/ K( Y6 a) }9 W. x+ o" @
& l. _) D) M% `7 }- b/ H* U; }3 \
, F; v7 K, y& F2021年5月29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省科协、省科技厅、大众报业集团、山东广播电视台共同主办的2021“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发布仪式在济南举行。
+ v3 c/ [ H# {( r10名“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分别是:6 n" }: z+ W0 E4 ~% a: j# }3 p" w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生命学院院长包振民;* z- ^0 D! q5 J0 v: Q
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
: D9 h3 t; @* P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测试仪器首席科学家、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年夫顺;5 F- i0 m; Q5 @$ f
山东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院长、教授崔洪芝;- @+ \: R* Q- U" x+ s. ~
山东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国际创新转化学院副院长、教授邢建平;% y) J5 E, |2 \3 \
山东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研究员李永胜;- ~% W4 z" _, T9 Q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济南特种结构研究所研究员张明习;* U" A# Z" ^1 P
沂源县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研究员刘进;) h4 O. ^( z4 k" G2 `
鲁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赵丽丽;7 r9 k( F+ U: }
山东省交通规划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究员毕玉峰。8 p: b0 f4 \% W" n8 x4 T
& c1 O. h( E4 M1 u- {; o9 \
3 U( D! k( A& r& N1 Q
% ?1 C0 \$ w/ ~齐鲁最美科技工作者——包振民 . W1 k# t0 H2 d+ T' C2 U# {! q
) [+ ?5 U- g' k- } V" i
# P% g. w/ u" r2 k9 u, b" r7 F$ r' b1 r' S0 b! y
一群人,一辈子,一件事,包院士和团队致力于破解海洋生物“生命密码”,把事业深深扎根大海,苦干实干,久久为功。% O! ~: \ W& G g4 w! s
上世纪90年代,一次大规模流行病害,使全国很多贝类养殖场,遭受严重损失,从那时起,瞄准培育高产抗逆的扇贝良种,包振民带领团队开始了攻关。( |& J7 `2 f, O- G
十年攻关,包振民和团队筛选出了一种,抗逆性强、养殖产量高的优良扇贝新品系,然而,就在即将报国家审定的时候发生了意外,十年心血毁于一旦。尽管心痛,但是包振民攻关的脚步却始终没有停下。当时,国际上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得到发展,可以一次对几万到几十万条DNA分子进行序列测定,精细分析生物基因组全貌,包振民想把它用到水产生物育种上,但又遇到了成本难题。此后,又是十年攻关,他带领团队自主研发出的,针对全基因组遗传效应评估的算法模型,准确率较国际算法提高20%以上,价格只有国际市场的十分之一,这项技术助力包振民科研团队自主培育出我国首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此后,包振民团队先后育成5个扇贝新品种,改变了我国扇贝养殖,依赖野生苗种的局面,累计推广900多万亩,创造产值近500亿元。: P6 a! N4 G1 P) N
目前,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已在鱼、虾、水稻等80多个物种,育种上得到应用,推动我国水产分子育种技术跃居国际前沿。
9 J4 D- l/ G( h: T. G; a, {; i% D+ d. I. b& H3 ]
该文章来源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3 }- h1 s, k" i! H
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