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S2 O7 P3 p3 v/ V* s! A* ^1 t, D
本文转自:聊城日报
' X' c8 `+ Y5 z9 u& O 甘坐“冷板凳” 勇闯“无人区” 8 l: Q. |3 z! m/ W
——专访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者刘名名 8 M) y, _! O" j1 E+ ?5 e; ^! k. k
■ 本报记者 崔崴 ) H7 `. A; R4 B% m% j u
“我们要让国内企业发展不再受国外工业软件的制约,‘中国制造’同样可以领先世界。”11月3日,聊城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一间多媒体教室内传出阵阵掌声,聊城大学教授刘名名正在向大一新生分享自己的科研经历。 9 f) A+ i5 N+ L; W
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届全国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刘名名团队的“海底基础局部泥沙冲刷数值模拟软件”项目在海外赛300余个决赛项目中成功突围,获得银奖。“我希望这项科研成果惠及更多企业。在复杂海洋水动力环境下,以海上风电、跨海大桥以及海底管道为代表的海上结构基础泥沙容易被冲刷,导致受力不平衡、地基承载力下降,进而严重威胁海上结构的安全运行。”谈到自己的获奖项目,刘名名侃侃而谈,“一旦海上结构发生破坏,不仅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引起严重的环境灾难。在进行海上结构施工之前,设计人员必须用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以指导基础埋设设计。但是目前国产商业软件在此领域为空白,这是行业的痛点,也是关键‘卡脖子’问题。” ) L: O1 m4 V2 x. R+ c: c6 ~
刘名名带领团队经过10余年的潜心科研,成功开发“海底基础局部泥沙冲刷数值模拟软件”。这款软件旨在解决复杂海洋水动力条件下海底基础泥沙冲刷问题,可输出流场结构、结构受力、冲刷地形、泥沙浓度等结果。该软件具有三维计算速度快、数值精度高、可模拟海底泥沙冲刷全过程等特点。主要应用于海底管道、跨海大桥以及海上风电等工程领域,用于冲刷风险评估、管道(海底基础)设计和维护决策。
* g5 ?" E; ]9 r: o& K “我觉得做科研不能什么‘热’就做什么,要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解决‘卡脖子’问题贡献智慧和力量。”刘名名说,“搞科研的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我们要始终坚守科研初心。今年,我们团队的软件已经在国内10余家企业投入应用,社会反响良好。我们也更有信心取得更多成果。” : ]0 g/ t: \9 ^7 }1 ]$ G2 t Q5 e
5 ]( [) E; T B" w) m- K
! Q2 q1 ?5 x9 z, [8 [/ L2 O: s
% r9 `) s* X9 T$ }
; H3 ~; r1 ]1 ?7 o9 Y k9 h
9 t ~& l+ P; c; Z" n7 Q6 _! E6 f, x1 d
" P" t: A( T ]; V! @/ {' ~% p, B: W+ W2 R. @
6 c" Z% H" ?1 P8 |2 d# o
$ F1 K5 \; C5 T.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