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卫星 -海洋卫星地图软件

[复制链接]
) ]2 U6 s$ U* M p; g& s
) ^9 ]$ g' u2 ~. X
2 Y- i6 P5 g' w/ a) m& e3 C
+ v( j) a/ C3 I/ [1 b
服务海洋强国战略高质量数据产品的作用居然这么大!
# ?+ o4 j$ v# S1 U: I( R$ T
3 D' ?, \) j& P

海洋观测数量在全球观测总量的占比不足1%,却在数值模式同化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8 R# D, A. I5 x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立以沿岸海域为主的海洋气象观测网和覆盖我国近海、远海的气象卫星遥感监测业务,形成较为完备的海洋气象观测体系

x: q3 S; Q3 c9 }; G- [

依托多来源海洋气象观测数据,研制完成的高质量海洋气象数据产品是海洋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及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对提升海洋气象业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8 s! L7 ^; ] M6 S+ U

1 f* ^6 h2 J' x: q8 c8 \

全球海洋观测数据“多来源”

: H! U4 C' s$ ?8 q0 ]1 E* ^

全球海洋观测网主要包含布设全球的浮标观测、志愿船观测、平台观测及验潮站等类型的现场观测。

4 M& z( i3 J$ o! e' n

中国气象局收集获取的海洋气象观测数据主要来自于沿海气象部门自建观测站、海洋局交换共享、国内(CTS)和国际通信系统(GTS)接收等渠道。

+ a& @2 r! N8 \8 Q9 @, y- P. t

截至2020年底,气象部门已建设包括沿海自动气象站、海岛自动气象站、锚碇浮标自动气象站、海上平台自动气象站、船舶自动气象站等在内的1400余个气象观测站。

' x0 k# F. n# K; c1 @% U4 a# y3 T

自2010年起,气象部门与海洋部门建立专线交换数据,目前可接收国家海洋局40余个近海浮标观测数据。实时收集的国际各类海洋资料主要包括世界气象组织各成员国共享的船舶观测报告、浮标观测报告、船舶航行轨迹资料、海洋深水温度观测资料、海洋温度\盐度\洋流资料等。

. t3 I# }- c' E* F

5 y2 \ n. A( h! k, s" A& U

全球海洋气候数据产品“强支撑”

8 _% N4 L5 Q/ {! L" Z

自2017年以来,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连续五年参加数据浮标合作工作组(DBCP)会议,持续跟踪国际浮标观测发展动态,收集全球船舶、浮标观测数据及元数据信息,为产品研制提供支撑。

`9 b& B2 a; ~2 G" g6 m

通过整合全球多来源船舶、浮标等多平台海洋气象观测资料,应用自主研发的全球海表观测质量控制技术,研制“全球海表观测定时值数据集(1900-)”。

0 r9 I5 |7 c& T: l T$ B9 w; h2 V+ y

该产品空间范围覆盖全球,在中国近海空间覆盖度和质量优于国际同类产品,包含气压、温度、湿度、风、云、能见度和海表温度等27个海洋气象与水文观测项目。

1 x; D g9 j3 J& Q& v* ^9 U

长期以来,气候监测业务应用的海洋气象数据产品主要依赖美国、英国等国家发布的数据产品。面向海洋长期气候监测业务应用需求,国家气象信息中心以“全球海表观测定时值数据集(1900-)”为基础,研制完成2°×2°分辨率月尺度的全球海表观测基本气候数据集和全球海表温度格点重建数据集

& ]7 ` _7 g2 }4 L6 J1 ?

全球海表观测基本气候数据集

# i) l& w# `/ K" x

对标国际海气综合数据集(ICOADS)的网格产品,应用自主研发的数据优选技术和网格化技术研制完成,包含海洋气象监测应用最为广泛的海表温度、海平面气压、气温及海气温差等四个要素。

3 S4 {7 o' c0 h+ e& m! W

全球海表温度格点重建数据集

% k, U, d N5 T1 T; z

基于全球海表温度观测百年长度的时空分布特征,吸收引入并优化完善美国ERSST数据产品的偏差订正和格点重建方法,通过时空重建,有效填补了原有观测存在的数据“空窗”,能够较好反映全球海表温度的历史演变及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我国开展全球海洋气候监测、预测和分析服务等具有重要意义

& _5 ]# X) U- e/ ^' d# V

结合应用收集的海洋观测元数据信息,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正在开展不同观测平台风速等要素偏差订正技术攻关,将研发系列高分辨率、长序列海洋气候数据产品,为海洋气候监测、海洋图集制作及海洋气象预报等提供支撑

- u: E& _. \0 ?) a7 m1 z8 |

( @! ~! H! L# G6 r% Y5 U* @/ P) U

全球海洋观测及产品“重服务”

: R2 b' Y& G$ ?# e+ i3 i# t; p. H

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自主研制的全球海洋气象数据产品已提供多项业务应用:

% @6 K- V7 S: y" K

“全球海表观测定时值数据集(1900-)”已提供中国第一代全球大气再分析产品研制同化应用,同时为多源数据融合及长序列气候数据产品研制提供数据基础

% p3 d. ^6 A0 D; Y# ]

全球海表温度格点重建数据集为应对1.5℃增温科学问题研制全球表面温度序列产品提供自主研发的海表温度数据基础。

. p) w( O- m/ N1 N" R) X* `

多来源收集的全球实时海表及深海海洋观测数据、国际海洋气象数据产品以及自主研制完成的海洋气象数据产品,通过气象大数据云平台提供应用服务,用户通过申请账号获得资料访问权限,可实现数据文件批量下载,检索订制及接口调用等多样化、综合性数据服务。

: L/ g# W' n: {. x1 j8 r, }

该数据平台提供包括全球海洋海面观测要素资料、全球海洋深水观测要素资料、全球海洋潮位资料、海洋局交换的船舶及浮标数据等30余个海洋气象观测数据及产品。

# r$ e- i/ N+ s/ k- C

3 h7 @6 K: E9 D, U( P* F; G5 i& ^
3 Q0 `; @0 |- \8 V1 z
' s- f. J/ [% {! X. c- L+ d$ _" h, Z
举报/反馈
. y0 s& d7 p+ t( A6 z" R7 O
# A8 T6 |$ B+ c" z/ d" M) q" @! D$ H5 O A* c( u' J . U: p! N/ i9 v1 T. L- L" C % S1 \1 F0 Q: P: M ) G& l) S O4 v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魏辉兵
活跃在2025-3-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