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质样本采集工具 -海洋区域地质调查规范

[复制链接]
1 [8 x% `# U$ r0 H6 k' Z& s

/ y1 \- ^3 }' Y n, F3 t # {0 F2 H0 T. ?4 r# N9 y' p9 {0 Y

  该校科研团队带回的样本。 吴涛 摄

7 y0 a0 F4 ]. t + X% W: T& H( {6 G% B. ?

  中新网杭州12月8日电 (童笑雨 $ x h0 q7 S9 W( x; u, Z; A6 f" k 高楚清)12月8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科考团队首次挺进万米深渊马里亚纳海沟科考,并在万米深渊处取到宏生物保压样品,这在中国科学界尚属首次。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家旺表示,课题组研制的系列设备通过万米海试,突破了全海深保压取样作业技术难处,填补了国际上全海深保压取样设备的技术空白。

# `# n' [* @* W. b5 d7 g7 n& w {& T( s& ~' Y

  挑战者深渊位于马里亚纳海沟南端,这里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被誉为“世界第四极”。

$ W, J9 O( O' T$ t 1 |; U( p! W( b) E% b- J, E

* {3 u) R. q: F) `2 V   12月5日,浙江大学(下称“浙大”)海洋学院海洋地质与资源研究所青年教师吴涛研究员和海洋化学与环境研究所博士生孙振涛搭乘“探索一号”科考船,结束了在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渊科考任务,顺利返航抵达海南三亚。

; k8 Z: o4 C# R c + a8 H B# i' N. @

9 p3 D% p* B8 V5 k   科考期间,两人均搭乘“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完成了下潜作业任务。其中,吴涛在挑战者深渊东坑下潜,到达海洋最深处,最大深度为10901.3米。

8 E/ r$ y T+ U- ]# J) X2 Y 5 m6 R8 L& w) b/ J: [& W1 ?

4 }/ a5 o: |- R" U- D   吴涛作为地质组科学家,主要负责挑战者深渊最深处地质情况调查、极端环境下岩石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原位观测、关键样品采集等。11月5日,他乘坐“奋斗者”号下潜,到达马里亚纳海沟挑战者深渊最深处,并在海底跨过太平洋洋壳和菲律宾海盆的分界线。

- e# d. ] G, f) @( X8 t. w9 E. \4 I& T1 D' M0 b

4 \ S; O( A/ d# r   “在世界上最深的区域,我工作了将近6个小时。”吴涛说,在挑战者深渊,他测量了一系列原位环境参数,采集了大量珍贵的深渊岩石、沉积物和海水样品,以及第一手照片和视频资料,还手绘了该区第一幅地质信手剖面图。

/ z7 d# A8 _2 t5 x5 t; F! f9 b) {' [5 T. `! C/ }- g [- K0 {

  11月18日,孙振涛乘坐“奋斗者”号于FDZ075潜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南坡下潜。

3 k$ M2 X1 _2 m3 C. ? 2 E: ]- `' O1 `

- Q h/ g$ J3 \/ n' o+ R   在下潜过程中,孙振涛顺利采集了保压水、沉积物和岩石等样品。“我成功带回了四份宝贵的深渊保压水体样本,这为我们之后的生物化学分析提供了巨大的支撑与帮助。”

0 g& V8 e% E/ Q9 H/ S; t & u' W. g1 v2 U! B2 {

3 W- {' \3 |. T6 R   助力孙振涛完成海试任务的深渊保压采水器,由浙江大学海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共同研制,是海洋学院教授陈家旺团队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深海关键技术与装备”重点专项课题“建设深渊生物资源勘探、获取、培养及保藏技术体系”所研制的设备之一。

- r- X2 G0 `( t ) c! Y( c+ F$ y" U1 V

: P; D8 R5 |- u* ]- H3 h W& O   在今年8月中旬至11月参加的“探索一号”深渊科考TS-21-1,TS-21-2航次中,由浙大团队研制的包括深渊宏生物保压取样器在内的所有设备均顺利完成万米海试验收。

; O1 T+ t) N L/ X6 m. Q5 E ( b( Q2 P; W4 ? M! k) }+ O

% F5 o, t' [+ u   此外,在本航次的海底作业过程中,浙大海洋学院与机械工程学院联合研制的全海深重载比例液压机械手,展现出抓、割、剪、拨等“十八般武艺”,首次实现百公斤级作业机械手在万米海底成功取样。

* c K8 V/ C" A9 n* S) {- k) _$ [5 f6 f# f

' v( N8 x* F% k$ ]5 Y5 y   陈家旺说,课题组研制的系列设备通过万米海试,突破了全海深保压取样作业技术难处,填补了国际上全海深保压取样设备的技术空白。“这些设备将为获取万米高质量海底样品提供装备支撑,为深渊海底生物资源和基因资源开发、深渊生物生命过程研究提供技术手段。”(完)

5 G' Y( h4 c* {) u , }, M# c2 y0 j# S L2 K4 m
% J& e, T6 |; |5 @) O catalogs:115955;contentid:8845980;publishdate:2021-12-08;author:李丁丁;file:1638966426069-04ae0d5a-1b0a-40ba-a6b6-6dd60d51115e;source:29;from:中国新闻网;timestamp:2021-12-08 2 G. r3 X) b/ W+ L 20:27:06;
5 U/ Q8 E$ Q/ w# A$ T/ \: |: ~$ ^: s6 P! ~/ ^2 k/ i( z3 p' G
[责任编辑: I) u' I, ^" U& X. f5 O& m) S8 b% y/ i+ y ]
; z4 y4 |; o; [) t7 T9 {+ i' u / m0 e" q: e% H# f% K. G0 P- A3 d5 ?4 X 1 F$ |& k8 w+ J* A 0 ?9 z3 I' x( Z: |7 S! r6 f8 Q5 B; {& H$ O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任光彬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