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S" @' R+ M( `0 `9 n* ~( R+ D" x
文/塞你牙
& t( G1 y8 e' I* y4 ?1 P 作为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邮轮公司,歌诗达大概算不上财大气粗,论新奇好玩不如皇家加勒比,在价格上,恐怕也没有天海那么拼。可是来到中国第十年的歌诗达,总会让我有一种感动,因为这是一家把对一个国家的热爱拿来造船的公司。 8 E3 ^( d' Y! f
自从被嘉年华收购,御用内饰设计Joe Farcus空降歌诗达,把之后他经手的每艘船都造成了对意大利文化的情书。
$ f$ q- w+ E0 v, l% C ; q' m7 [7 t0 O
如同赛琳娜号的古罗马,大西洋号的费里尼电影,今年4月将要来到上海的幸运号也浓缩了意大利人引以为傲的一个侧面。只不过,这次的内容有点让人热血沸腾,因为它是大航海时代与属于整个欧洲的光荣——「文艺复兴」。 # H9 U' q F2 T9 ~( B/ V8 E1 X( `
这是一艘满是文艺复兴三杰重要作品复刻的船,除此之外,幸运号上的每层甲板都是大西洋两岸的重要港口,而每个公共区域都以意大利近代航海史上的船只命名。也许只有一层楼,你却已经通过这些名字,穿越了大西洋。就好像你刚刚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停靠的米开朗基罗号号上吃过饭,就来到了巴塞罗那晒日光浴。 1 u8 l* c4 p% L t F
而对歌诗达邮轮本身历史的致敬,也在中庭的天花板上,用倒挂的26艘公司所拥有的邮轮模型展示给每位来访者。(当然,也包括幸运号自己)
3 W3 N/ M3 b1 b$ e/ C $ [4 Z( I4 e* E% W: e" k
如果只是玩玩地名船名和艺术品梗,未免太小儿科。在文艺复兴的明线和航海史的暗线之间,幸运号讲出了一个关于意大利如何和世界交往的故事。
. E/ @8 R {+ e3 T ▌从马可·波罗到哥伦布 ) N: v" S- j8 P6 Z$ }( [7 Z
说起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菠萝先生(大误),其实大家应该不陌生。 , c# q! E: h/ z5 m# J
+ Q3 t2 E" Y+ t2 ^4 W: y
*马可·波罗本尊
' B* F8 y7 O8 a6 M% K5 n 这位生于13世纪中期的意大利人,当然并不是第一位踏上中国土地的欧洲人,但他却是第一个把自己的经历完整记录下来的,换算到今日,大概也是一个粉丝百万的旅游大V。 ! y0 z+ @& f2 U4 f4 n0 f5 B/ s8 a
. z% k3 J% w% E% m *大V的行程 . e. V! g. }9 L& g
+ o P- E& E* P1 l5 O! g *关于马可·波罗的事迹与游记都可以在幸运大堂阅览,另外注意那只盘旋在大厅中国龙花灯,那可是为中国旅客特制的
9 l& o; e5 l) `! a6 Z, x# B/ a 他在中国元代的见闻为欧洲描绘了一个政治制度与人民生活水平都令人羡慕的「天朝上国」,同时,这本写于中世纪末期的游记,也激励了之后众多的旅行者,正是这些人,用自己的旅途连接了整个世界,而这其中,有一个人,叫做克里斯托弗·哥伦布。 2 @- ^5 ~3 L/ o# h2 c8 Z# g( H; x
5 x z1 q5 X2 B9 f *这幅哥伦布的画像我们也会在船上找到
% e6 M4 N( s4 p/ C- t2 Q 我们的菠萝先生去世100多年后,哥伦布出生在了已经改天换地的欧洲。无论中世纪是不是被书写的那么阴霾,15世纪的欧罗巴都已经从那里走出来,进入「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古希腊古罗马的重新发现,人文主义的昌明,实证科学的兴起,让哥伦布的这个时代充满了对人的力量的信心。 * R3 D7 k, u8 G9 @$ q) x. a
如果说马可·波罗为哥伦布埋下了对亚洲向往的种子,那么「文艺复兴」带来的科学发现,则让他能真正走出欧洲。 8 l, ^- q d, E& q
4 G l8 c! D' @+ {+ S! x. S1 \3 Y 尽管「地球是圆的」这个理论,在当时没有说服意大利教廷,但这个执着的意大利人,带着向西穿越大西洋,也能到达富庶亚洲的信念,获得了西班牙王室的赞助。 , M" j9 t3 B' F% s( ]# g
( s h, A7 K5 x$ d *这是1986年复制的哥伦布第一次航行所乘坐的帆船Nina和Pinta
+ [4 y8 m3 [( s( H( E5 i& ~ 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错把美洲当作印度的「路痴」航海者,发现了一片新大陆,也真正拉开了近代史的大幕。这个最先坐船达到如今的邮轮圣地加勒比海沿岸的欧洲人,大概当得起邮轮行业的祖师爷吧。 # c1 m* H: P$ F
▌北大西洋上的意大利人 5 F! D4 Y9 i, |& t: b( s
; J. v' Z0 w) C& H& `6 g/ b
时光快进400年,我们从哥伦布的时代来到了20世纪初。当初的那片新大陆,已经不再是欧洲的殖民地。但连接欧美之间的北大西洋航线,因为美国地位的日益增长而显得越发重要。曾经错失了发现美洲机会的意大利,当然不想在这条航线上再次落后于时代。 0 M' q( S( L7 {- B' J! d" M1 W
. {4 G1 y! B; B5 e; R# J! u 当时,会为向西穿越北大西洋平均速度最快的客船授予蓝色绶带。
0 S( F5 m1 }1 G5 k0 U
+ p9 Q* R" b0 { q$ K1 e* ^' n( e *这个奖杯真的很像大力神杯 / x& Z# N2 s/ R& O0 u( C& h
至于为什么是从西向东?因为这个方向需要船舶对抗洋流界的大魔王——墨西哥湾暖流。 ; K2 f4 g! M3 s" s& I
0 ]0 W, H5 B. u& W1 ], |5 L6 v9 q
( j& x% o1 Y9 I" ^, V5 [
这个代表了国家航海水平和投入力度的奖项长时间被英国霸占,一共35艘获奖船只中,有25只来自英国,其中玛丽皇后号和伊丽莎白皇后号的母公司冠达就有13次之多,而获得蓝色绶带次数第二多的白星(也就是泰坦尼克号的母公司),只有5次。
^4 s: \- {# D1 N6 e# h 直到1933年,一艘名为雷克斯号(Rex)的意大利客船,经历4天13小时,以28.92节的速度,获得了蓝色绶带,并将纪录保持了两年。 d, }8 n) Z: I) Q: U
2 i8 H. _" n* q2 r: |! d9 V
*雷克斯号是二战期间仅有的几艘仍然维持运营的民用船 C4 \ @) K( |' N3 B; P9 N, i/ s
这艘寄托了意大利人航海梦想与民族荣耀的船,由意大利政府赞助,揭幕时甚至有意大利国王和王后为之站台。整艘船以古典主义风格装潢,为了模拟地中海边的沙滩,甚至用沙子围绕游泳池边,又放置了彩色阳伞。
2 O3 `; D( M9 B6 F 为了纪念意大利航海史上的巅峰,幸运号将自己贯穿三层甲板的大剧院命名为「雷克斯1932」。
; _" K! J9 Y1 r% F/ k" K" B
, ]6 E& P, P/ k1 M: W& T 雷克斯1932大剧院 5 y: m% j# i( d" B+ i
贯穿3、4、5层甲板 | 船头 | 可容纳1,388人
; [- V- U+ s% u! D* f2 f9 c
4 L3 Q5 M; l; t7 P! X *雷克斯号的船模摆放在剧场外 7 m+ x h2 f6 a% ]9 O2 Q8 O
雷克斯号还有一条装潢更摩登的姐妹船,叫做萨沃伊公爵号。以意大利著名家族命名的这艘船,在幸运号上也有属于自己的纪念场所——萨沃伊公爵1932大酒吧。
# e- y8 o3 o3 O6 @
& n8 @' Z7 o. ` 萨沃伊公爵1932大酒吧
: k" J o7 N+ P4 }* e0 T) ?* ?* Z8 h; V6 B' `2 Y K
5层甲板 | 船中 | 可容纳293人 + j9 n4 b/ m8 a: r; G7 V
*船上共有9个酒吧,有足够空间让你喝点小酒唱唱歌
m& z2 o/ M, M( B' I8 c" S a - U7 y2 @% L* C, @6 z1 \) j5 |1 C: Z
*萨沃伊公爵号的壁画占据了酒吧的一整面墙 ; B' K+ |/ k5 O6 {2 z# z
萨沃伊家族在意大利家大业大,位于罗马的科隆纳宫就是家族的私人住宅。这座初建于14世纪的大宅,从文艺复兴修到浪漫主义,横跨五个世纪,多样的建筑风格简直就是一本欧洲艺术史。 3 u) D# {, q6 u& P; \8 [: j" C
; ^0 C: y" Y6 A0 I$ M
*以画廊闻名的科隆纳宫 $ }+ r; @+ h' ]& F
不过这两艘曾经体量庞大风光无限的巨轮,都毁于二战。损失惨重的意大利造船业也由此改变了理念,开始建造中量级,但更加奢华舒适的客船。与此同时,意大利政府也在战后补贴船运公司,恢复从地中海到纽约的航线。 * H8 s, ~4 m0 _/ I. ~
这种理念的实践者,就是于1954年下水的哥伦布号。
# G/ U# t7 ^2 B( Z5 r
. ^0 _6 V! v( [3 ]7 _ *哥伦布号的吨位只有雷克斯号的一半 1 l7 e- P j2 ^0 ]$ x& b) }$ V6 ?
这艘船最为著名的一次旅行,是把「文艺复兴三杰」之一米开朗基罗的雕塑「圣母怜子像」从梵蒂冈运往纽约,参加1964年的纽约世博会。
+ }, n* r8 F# ^# q2 m* O
4 I% y. L7 C0 I3 |9 _$ Y* r% M *这座雕像是米开朗基罗本人签名的唯一一件作品 8 }6 A& _/ K8 R# j: C" n
而这艘重振战后意大利海运雄风的船只,自然也会在幸运号上找到一个归宿——哥伦布1954自助餐厅。
, {2 F4 Z% D5 m2 u0 K 2 I$ r/ o9 e; `
哥伦布1954自助餐厅(免费) 5 t0 @) _% z9 n8 p" O3 S1 r
9、10层甲板 | 船尾 | 可容纳609人
6 s' f( ~, M3 c" o# h0 W9 g W) ~, k5 K *注意左上角哦,看到那副巨大的肖像了吗?我说我们还会见到他的吧
' c! e- U: R( K# W$ ^ % {! J+ O: _5 e8 z: N7 D$ a
*同时,这个自助餐厅也满是对哥伦布本人的纪念 ( z& q& Q; L) M6 h f( V9 d
在邮轮上看到世界航海图/黄铜地球仪,简直燃爆了 4 B8 o( d, x1 b' h D
▌文艺复兴三杰和他们的船
+ E- {5 w) z2 {& o, r 刚刚说到哥伦布号运送米开朗基罗的雕塑,这可不是意大利航海业和「文艺复兴三杰」的唯一联系。
/ I4 ?- Q7 H) ^ 1960年,一艘名为莱昂纳多·达·芬奇的船加入了北大西洋航线。怎么定义达芬奇先生呢?发明、绘画、雕塑、建筑、科学、音乐、数学、机械、文学、天文学、植物学……他似乎无所不能。你甚至可以当他是降落伞、直升机和坦克的最初发明者。 + ~4 G6 W# ], r. H' b( ~8 e+ z ]
; u: E, n B( k6 [7 f7 m$ A; G6 t *说起来,八项全能的达老爷子也是长发飘逸的俏大叔 4 o# p' B* P' t: L8 i |
! y( _6 Q1 [6 g1 G( H3 C9 P! N# A 而这种先锋的发明能力,也体现在了以他为名的这艘船上。使用了当时最新技术和更好安全措施的达芬奇号,甚至为转向核能动力做好了准备。热水泳池、80%客房的独立卫生间、空调装置,你能想象这些设施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行驶在大西洋的一艘船上吗? ' L; n+ u) b- [' I( O; a3 U1 A
) M) ]7 S# ?* c+ F
*不过为了克服大西洋上肆虐的暴风雨,达芬奇号在底部灌注了不少铁,导致吨位上升,油耗惊人 / R: i0 \$ P/ c/ E! Q2 H
当然这个充满了好奇心与想象力的人,最鲜明的标签,还是「艺术家」。因此,幸运号上特别设置了达·芬奇1960沙龙,除了展示这艘船,这里也布满了大师艺术作品的复刻。
- x% x3 @. a( ?5 e t
. p0 k7 P4 K; y. E$ v! o 达·芬奇1960沙龙
! S( K) u- E! O6 o$ s- j 5层甲板 | 船尾 | 可容纳430人 Z5 M, g7 @0 R8 M
7 P S f1 E8 Q: A z/ o) m
*「蒙娜丽莎」和「维特鲁威人」分别藏于巴黎卢浮宫和威尼斯美术学院,而在这里也不过就是一个转角的距离因为航海业为船员和造船工人创造出的就业机会,意大利政府鼓励更大船只的建造,这就是创战后吨位纪录的米开朗基罗号与拉斐尔号的诞生背景。两艘船都在造船厂中经历了漫长的建造过程,50年代末开工的它们,直到1965年才下水。
4 h' K' R$ L1 n- A1 X 米开朗基罗年长于拉斐尔,后者的英年早逝标志着文艺复兴高潮的结束,也开启了新的艺术时代。而两艘船的装潢也在风格上进行了区别。米开朗基罗号更加传统,拉斐尔号则明显带有新潮的未来主义。 ( ?& @3 z' u3 E, b- k- v
: ~, L# W4 w& H( b- g, o: Z *米开朗基罗号
1 u) f( O1 N# z3 P. w. r2 L
; m& E9 c. ]* j *拉斐尔号
* [* b1 W* W8 m# Y 幸运号上的两个主餐厅分别以米开朗基罗1965和拉斐尔1965命名,除了两艘船的介绍,当然也少不了两位艺术家的作品展示。 5 a% U+ X+ X% F& f1 V
* U& a4 k- U! `
米开朗基罗1965餐厅(免费)
! f* J# d% Q) @/ |' B 3、4层甲板 | 船尾 | 可容纳1084人
$ f) P- n4 Z6 [, H0 |, I2 G. k9 a% e4 [
+ a; E8 g- C8 i *米开朗基罗号的船模 ( a4 u# n3 t( ^' M( X
*当时发行的关于米开朗基罗号的邮票,上面当然少不了米大师的代表作大卫先生啦
5 T" d$ Y4 g! X: y; G *雕塑的复制品在船上也看得到 7 T- d& u3 z/ ]6 z' b5 u! {" S
; P& z! R1 b. D4 ?: y# G& Q2 u
*坐在「创世纪」下吃午餐的体验,又怎么可能在西斯廷教堂中获得呢 : V0 R; I$ H7 _# c T) J
" t" l1 S( H" F) W5 I6 e7 k
) m- P0 H6 A, L3 c! H
拉斐尔1965餐厅(免费)
; G4 S6 X5 i8 r, d$ b# V) u* B 3、4层甲板 | 船中 | 可容纳654人 & p2 |; M' ~6 d1 o, F' u, f
* `, w" O, n# v9 e# f *37岁就去世的拉斐尔,留下了一张不会老去的脸
j- l( _3 P* i* ^& A! z8 B1 J3 z- {/ c$ g
*论一抬头就是「雅典学院」是种怎样穿越的体验
d6 V+ H- I T4 P2 y: R- j$ A
# X; w9 i8 L, d# G. C+ @1 Y *原作可是远在梵蒂冈的一面墙上啊 # ~4 ]9 W5 j8 d7 r
不过这两艘船的服役时间都不长,70年代开始,航空业逐渐取代航海业,成为大洲间客运的主力。在海运向空运变化的转折点,意大利人选择了错误的方向,竭尽全力使用最新技术建造这两艘客运船,甚至没有考虑让它们成为邮轮的可能。由于庞大的身躯与巨额的改装费用,使得它们难于被改造成邮轮,因此这两艘船在大西洋上航行的时间,只有短短十年。而作为意大利最后一批为北大西洋航线设计的船只,它们也成了亚平宁半岛远洋客船的绝唱。
8 L3 ?% c' t4 w3 g4 b! Y J& y 说到这里就有点沉重了,其实乐观开朗的意大利人其实并不需要这样的哀悼,旧时代带给他们的财富与教训,都在「幸运号」上得以体现:一面是超越时间的隽永艺术,一面是跨域空间的无尽探索。亚平宁半岛就用它们在500多年里,和世界不断发生着联系。 8 ~( X2 B5 ]1 C, p
▌终于到达亚洲的意大利人
. x/ `+ i K3 I6 `( k. l: E$ m 不过既然是歌诗达公司来华十周年的献礼,没点儿中国元素怎么对得起去年的重新装修呢?除了刚刚提到在幸运大堂中的中国龙元素,露天泳池和免税店也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
4 b: f4 S9 n3 P+ c- u3 ?' ]* N. y* v0 c5 Y2 J
*转发这两条锦鲤大概是会有好运吧 : }+ u1 i1 c. b5 C% B# z* Y. v5 U
4 `7 C9 k! k, e0 y, o$ y. ]) t
*以「8」来命名船上的免税店,售卖的商品也是八种类别
, J- N4 o q+ f; D" y; j 虽然觉得画风不符,也要尊重歌诗达对亚洲市场的重视。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幸运号让文艺复兴艺术与中国元素出现在同一条船上,仔细看看说不定也有种独特的反差萌。这大概正是当年跨越大洲、横穿大洋的马可·波罗和哥伦布精神,在这个扁平世界的最好体现吧。 2 q0 Q# H+ k) T# L
————————————————————————————————————— * \% I/ @' n6 e) `
" Z9 u; m/ W' ~* e* H' ^" k 无论你是对邮轮旅行感兴趣,还是想听邮轮历史八卦,都欢迎关注我们的原创微信公众号——携程邮轮,里面有大量邮轮干货、特价、体验活动等(关注后回复200,有福利^ ^)。 {4 O- K4 ^6 [' |1 N
) ]$ [0 O1 ` N+ R+ P# V
& p _5 R+ M8 _
/ L* t& z( }* s
+ f/ p0 d4 T+ W+ B) N" W* l. i- J& V4 E5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