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无赖还需无赖收拾:日本想霸占一块海域,投资几百亿却全打了水漂

[复制链接]
* E* W* [2 K9 w0 E/ d+ ^$ l

原标题:无赖还需无赖收拾:日本想霸占一块海域,投资几百亿却全打了水漂

# u* \5 F% X, E' Q: p3 d$ J. p- Y 0 I& ~8 n4 }9 X0 j% i

日本是个令人讨厌的邻居,它的烦人之处就在于总能折腾出新花样,以常人难以预料的手段去达成一些隐秘的目的。然而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就做了件蠢事:往汪洋大海里豪掷了几亿美金,最终却连个水花声都没听到。

/ W' j y0 O, l& l5 N) X6 U

" w" e; ~) o8 ?9 l

那会儿,日本经济发展正值巅峰期,意气风发的他们一边在海外疯狂买买买,同时也在想办法“开疆拓土”,突破“战败国”身份的约束,重拾世界大国地位。在这一轮试探中,他们盯上了位于琉球群岛东南方约1070公里的一片名为“冲之鸟”的礁石。所谓“冲之鸟”,实际上就是五块露在海面上的岩石,一个海浪拍过来就几乎看不到了。

! Z+ o, ^* \) P3 ]' Y4 v1 f

1543年,当西班牙航海家贝尔南多途经此处发现它时,还特意将其命名为“Abre Ojos”,提醒过往的同行们“睁大眼睛看”,就怕一不小心被它碰到刮到。由此可见,冲之鸟礁都小得可怜,无论出于何种角度考虑都几乎没有利用价值。然而在日本政府眼中,它却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

# f8 z( a3 Q4 k8 R7 i

1931年,日本政府在对外扩张的过程中对这处海礁宣示了主权,即便是二战后遭到清算,把此前通过侵略攫取的利益吐得干干净净,冲之鸟礁也被各国忽视,它在名义上一直属于日本。饱暖思淫欲,进入50年代后,逐渐缓过劲儿来的日本人又动了歪心思。他们开始小心翼翼地提起冲之鸟,不过在当局口中,它被称为“冲之鸟岛”。

: i/ E7 g: q) ^( L* H" P5 Q

+ v" N! @* n3 n

别看“岛”和“礁”仅一字之差,我们也常说“岛礁”,但在国际规则中,这可是一个非常严谨且严肃的话题。

% g6 [- D7 b4 ?+ X; A6 q2 y, A1 y/ p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对一座岛拥有主权的国家,可享受该岛周边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块经济海域就相当于拥有国的领海,后者可以在国际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随意经营,其他国家不准冒犯。但在1982年的联合国第三次海洋会议上,海洋法公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拥有国是否有权占有“专属经济区的权利,要看“岛”的性质。

' T" w4 _" s$ m- n# x \4 q% s& ~3 D2 P8 d; s4 q' H$ R 首先,岛必须是自然产生,即便在太平洋当中人工填出一块大陆来,不好意思,周边的海域也不是你的。- Q7 n3 j4 C4 ]0 \' a 其次,岛必须具备支持人类生活的条件,否则也不能算岛。 " ?5 `3 m* a: U2 O; _5 o% e 1 T2 q" H7 Z. V- P

毫无疑问,小到连立足都难的冲之鸟礁是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日本政府无权霸占周边海域。然而,别看日本人一口一个“冲之鸟岛”叫着,他们早在几十年前就开始了改造升级工程。

1 g Y0 Z5 h9 l. M$ c! h% O" A% C

# E& m4 S; e( M/ w( p( s: Z: @( U

最初,日本政府盘算着搞一次痛快的填海造陆,并且在岛上修一座核电站,铺上线缆直通日本本土。这样一来,不但本土的居民有电可用,核电站的存在也证明了冲之鸟礁上有足以支撑人类生活的条件。更何况鉴于核电站的特殊性,怕是日后有人想把日本从这块海域逐出也没那么简单。总而言之,这种手段充满浓重的无赖色彩,非常符合日本人的行事风格。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经过一系列考察后,当局发现这套方案的成本和难度实在太高,别说在礁石上修核电站了,光把冲之鸟礁填成足够大的岛,花费都很难承受。

- T; E$ n+ [* N, I' q

经过几年的摸索后,他们制定了一套代替方案,并于1987年开始实施。

/ w3 w$ `% y9 m+ S# b; o

首先,日本政府组建了浩浩荡荡的船队,带着混凝土、钢筋和1万个金属防波堤快赶赴冲之鸟礁。他们用混凝土浇筑了防波堤,又用金属块加固,防止礁石被海浪冲刷殆尽。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政府有针对性地对冲之鸟礁做了一些补救工作,如东侧的礁石受海浪冲击严重,施工队便用钛合金网将其覆盖。仅此一举,日本政府就花费了约293亿日元,按照当年4月的汇率,这笔钱折合当时的人民币约7.79亿元,美元约2.1亿。

. |5 A: W, k# _8 A( t

接下来就是计划的核心了:日本政府偷偷摸摸向冲之鸟礁投放了约30万个珊瑚虫卵。

( d1 _4 i" y. y+ J * C2 _( S% U8 t 珊瑚虫是一种奇特的生物,它喜欢吸附于岩石等硬物上,在生长的过程中可以吸收海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分泌出石灰石作为自己赖以生存的外壳,我们所熟悉的珊瑚就是珊瑚虫的分泌物。而珊瑚虫的繁殖周期极短,一周就可繁殖一轮,其生长和死亡过程也非常短。7 u1 e3 j, S6 D' K7 V& O! X! _ ; R5 y5 X A2 R& [/ G- w) f; B

也就是说,日本人希望借助这种生物来“自然”地帮助冲之鸟礁扩张,等到后者面积足够大,当局便可堂而皇之地宣告对附近海域的占有。

! l$ T4 n6 J) Q" p. G

, ]8 `# P8 s. f' s# r3 ^

这个计划不可谓不精妙,况且冲之鸟礁面积小,根本就在国际社会的关注之外。如果计划顺利,那么日本将会凭空多出一块“领海”。然而一段时间后,当日本政府派人去冲之鸟礁验收工程时,他们却傻眼了——礁石的面积非但没变大,反而缩小了!

9 E# v; u: Y# d( N# U3 d) W$ F

经调查发现,珊瑚虫之所以没能完成任务,是因为不知从哪儿跑来一伙吃自助餐的不速之客——一群海星把珊瑚虫吃了个七七八八。照常说,自然界里弱肉强食再正常不过,但值得注意的是,突然出现在冲之鸟礁的海星大多是棘冠海星,这种生物多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的热带海域。棘冠海星个头大,捕食能力强还不挑食,小到浮游生物、小鱼小虾,大到死去的大型鱼类,都在它们的食谱上。

3 x8 Q7 r, G3 w }3 \

此外,棘冠海星的破坏力也是出了名的大,它们时常以数百万计的庞大群体出现在某片海域展开地毯式捕食,会直接威胁该海域的生态平衡,横行霸道也颇有几分“无赖”气质。真让它们敞开了吃,几十万几百万只珊瑚虫恐怕还不够塞牙缝的。

) [1 d b" V6 J! k* _" j

但话说回来,按照棘冠海星的生活习性,它们是没有理由突然造访地处温带、食物并不充足的冲之鸟礁的。

8 _1 M0 n2 a1 }) b, ]5 Z

5 u$ t7 i4 e- _" @: ]

总而言之,日本政府为这个计划豪掷了不下400亿日元,最终却石沉大海,连个水花声都没听到。事实上,真正让他们心疼的不是这笔钱,也不是少了一块经济海域,而是其“外大陆架”提案的破产。

|7 t+ `% y2 D! p; `

以小见大,冲之鸟礁不过是日本近半世纪来小动作的冰山一角,而作为外大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冲之鸟礁最终也没能化“礁”为“岛”,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计划的整体进展。最终日本人向联合国申报的74万平方公里的专属海域的提案被否决,只有一小部分获批。气急败坏的日本人甚至埋怨起了邻居,指责这些反常出现的棘冠海星是周边某个国家故意投放来坏他们好事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8 k; b7 e% N" a1 b 5 F+ V4 h( ^9 f- ?% D

责任编辑:

# C# l$ O$ s* p9 w : p- p9 _$ g# ?4 N1 B : h! Z% p. {: E1 k - E" e2 {9 M* ?8 E& r6 k$ r+ @ 3 E: f- \7 r( _4 m+ y/ e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凌平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