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建设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的主旨演讲,回顾了十年前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初心,总结了十年间取得的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更振奋人心的是,习主席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一带一路”下一个金色十年露出了桅杆尖头。
( l+ i s) X7 U+ d2 _ C这八项行动顺应了时代前进的方向,因而具有高度的前瞻性。这些具体措施突出了数字经济、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和民生建设等,相关领域正是当前各国都在着力去做的,它们与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在这个备受关注的发展问题上,一些国家选择“小院高墙”,将这个过程视作“赢者通吃”的“生存竞争”,但中国的八项行动展示了一条截然不同的路径,那就是大家可以携起手来,相互助力、相互成就,让彼此都拥有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正如习主席所说,共建“一带一路”注重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互帮互助走得远,崇尚的是自己过得好、也让别人过得好,践行的是互联互通、互利互惠,追求的是共同发展、合作共赢。
' d- Z4 r4 o. l' \, o) H这是过去从未有过的全新范式,共建“一带一路”的历程清晰地展示了中国方案,经过十年的发展,它从“大写意”进入“工笔画”阶段,一幅幅规划图转化成为实景图,一大批标志性项目和“小而美”的民生项目不断落地生根。部分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也从开始带有观望的态度,逐渐转为对它越来越多的赞许和支持。共建“一带一路”之所以能成为当今世界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就在于站在了历史正确一边。# s: o3 _" g, t$ S
18日发布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主席声明,梳理了本届高峰论坛的丰硕成果,包括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举措、一系列务实合作项目清单,以及各国代表在相关论坛上取得的广泛共识等等。可以预见,未来随着更多项目的不断落地,共建“一带一路”的四梁八柱必将得到不断夯实,更多国家和地区会选择融入这股历史大潮,与中国成为志同道合的同路人。4 x* j1 w. ^7 d$ `- J4 s* ~
习主席在演讲中提到,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是共建“一带一路”最重要的力量源泉。习主席还强调了“三不”与“三反对”,即不搞意识形态对立,不搞地缘政治博弈,也不搞集团政治对抗,反对单边制裁,反对经济胁迫,也反对“脱钩断链”。这样的丝路精神绝不是中国单方面的主张,而是在古丝绸之路上千年的交往历史中、由合作伙伴在实践中共同凝聚和提炼出来的,因此它从根上就与共建国家高度契合。丝路精神之所以获得一致的欢迎和认可,无论是身陷战乱的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以及一些发达国家,显然不仅仅是现实层面的共同利益,更有价值层面的共同追求。正因如此,共建“一带一路”源自中国,成果和机遇属于世界。
' n9 r7 S: G6 D. ^9 X面对动荡变革的世界,中国始终代表着稳定性和正能量,始终行进在历史前进的正确方向上。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在开幕式上表示,共建“一带一路”为世界数十亿民众以及我们共享的地球带来希望和进步。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所取得的成果,对处于困境中的全球经济是难得的好消息。中国从不追求独善其身的现代化,而是期待并致力于推动和平发展的现代化、互利合作的现代化、共同繁荣的现代化。这一导向是非常鲜明的,本届高峰论坛再次展示了这一点。我们因此也更有理由期待,汇集着人类共同发展最大公约数的“一带一路”,将在下一个十年书写更加波澜壮阔的新史诗。; ? l/ }4 A' s! M
文章来源: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