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 u$ F. m! W: E5 G
提到大海你会想到什么?是广袤无垠的蔚蓝,还是深邃无际的神秘?地球表面70%都被大海覆盖着,而我们对海洋的了解却并不透彻,它就像是地球上的“宇宙”,广阔、充满未知,并孕育着各式各样的生命。而就是这样的大海却面临着一个可怕的威胁——塑料。
: j0 q% F1 E& c1 U# `
3 J6 ?6 s( ^1 q/ J3 o4 G9 G
) B$ H! P' i1 I7 a4 {) d L
& E. d7 [- z+ [2 H
/ F$ N( D, D% q/ l 4 v9 B( `. y: h8 b' j
有时候,一些骇人听闻的数据并非不存在,而是我们没有去了解或者害怕去提起,海洋里就充斥着这样的数据。据统计,每分钟就会有一车塑料垃圾被倾倒入海,而预计到达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可能比鱼多。大海远比我们想象的要脆弱许多,大海也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需要保护。
( |) c; S p2 z7 P- m% X$ Y 而事实上,这个数据还可以更“恐怖”。地球上海洋的面积约为3.6亿平方千米,珊瑚礁的面积却不到地球表面积的1%,而这1%不到的珊瑚礁确实海洋中非常重要的生物,它承担着为近1/4海洋生物提供庇护的作用,但是伴随着海洋塑料垃圾的增长,这1%不到的珊瑚礁却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海洋正在遭受着破坏,破坏的产生我们难辞其咎,甚至我们面对已经被破坏的海洋能做的没有多少,但是如果我们什么都不去做,那么留给我们的只会是叹息与海洋生态崩坏后无尽的恶果。 8 u' Z& A% I/ t7 V* ~/ A2 N9 @
那么我们能为海洋做些什么呢?作为70亿分之一的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只有少用一次性塑料用品,不要乱扔垃圾,贯彻低碳生活理念;但是作为70亿个人组成的群体,我们可以利用发展起来的技术,不断成熟的科研仪器,为海洋带去力所能及的守护。 / n' |- [; m5 P# G8 d! {1 B; \& x
举个例子,目前在海洋塑料污染中,有一类非常棘手的难题——海洋微塑料污染。微塑料泛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颗粒,由于体积非常小,因此其比表面积非常大,并且传播性非常强。而由于垃圾排放等原因,微塑料在海洋中普遍存在,并且被认为是海洋中的PM2.5。此前“雪龙号”在科考过程中,曾将微塑料采样器放入海中,取样获得的海洋微塑料样本令人作呕且可怕。此外,国际上还有超百篇的研究成果表明,几乎所有的海洋生物体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微塑料。 # f, n& J! Z7 Q/ F: V
但糟糕的是,由于海洋面积巨大,传统的采样检测只能用于区域观测,想要实现大面积的海洋微塑料监测并不容易。那么解决方法是什么呢?遥感技术与红外光谱分析。 & {3 B, K; ?7 i m* J- m
随着人造卫星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逐渐掌握了同“天空”俯瞰“大地”的能力,当然这还是不够的,由于微塑料真的非常小,因此即便依赖遥感技术,也很难直接观测到它。但是直接观测不到间接却可以,塑料具备特殊的聚合物信息,这些信息借助红外光谱是可以掌握的,因此利用海洋遥感手段结合红外光谱技术,便可以实现大范围海洋微塑料污染的大范围监测了。
- H$ F# H) R. M5 p, |$ f 结语:无论如何,海洋如今面临的污染难题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30年,对于我们来说虽然不近,但也丝毫不遥远,为了30年后我们的海洋依旧蔚蓝,为了30年后,我们不会只能在海洋馆里体会海洋生物的魅力,我们更应该把握当下,避免塑料继续威胁海洋。 # D1 V% L1 x' m) M1 P# c
' a# Z6 O: p7 F3 _' p7 X! ^6 ]( v/ b; z# ~& P4 u& u
: u4 F' A6 E2 B$ W
3 P/ O* X0 V% g; c \) o
- T& d: E$ Z* F/ F& T$ W6 l4 F)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