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_; M; C+ ~* D; _) E2 g 近日,“海洋石油771”物探船搭载着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海底地震勘探节点采集系统装备——“海脉”顺利完成了渤海海域的渤中8-3工区作业。“海脉”系统的核心装备——节点采集装备,能够捕捉到相当于蚊子飞行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性能更加优异,这也使得“海脉”能够更精准地为海底地层“号脉”。 * s+ p% [3 J, w& m
“海脉”作业队震源船副经理 王刘博:这次我们在渤中8-3工区的作业,是“海脉”完成的首个工区作业。这个工区作业水深20~30米,我们用40天的时间,高效完成了104平方公里的三维地质勘探。2009年做过拖缆地震采集系统勘探,证实了该区有较大的勘探潜力。 ' m. y7 A2 r& U, x; @
“海脉”系统这次做的是更加精细的勘探,这个精细探测,是如何完成的?
8 E0 F: k% A1 Q9 k3 \& T “海脉”作业队节点收放船工程师 黎泽山:这些安装在海底的节点采集装备就是完成精细探测的核心装置,它集成了高灵敏度检波器和超低噪音采集电路等设备,大幅提升了对微弱信号的检测能力,能够捕捉到在万米地层下相当于蚊子飞行声1/150大小的地震波信号。 3 e1 f% z" f! u2 Z" Q8 {0 ^, |
作业过程中,作业人员将数千个“海脉”节点通过缆绳有规律地布放在海床指定位置,形成一个覆盖在海床上的巨大信息采集网。这些节点就像一个个“听诊器”,接收着来自海底地层反射的地震波信号,并以数据的形式存储记录下来。作业完成后将其收回,下载分析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处理成地震剖面,最终可生成海底地层的清晰“核磁影像”。 ) Q# ^$ E1 ?; {5 h
“海脉”作业队震源船副经理 王刘博:这次作业,我们一次性投放了6000个节点,节点运行稳定可靠,灵敏度、稳定性和一致性优于国外主流设备,获得高清的油气藏数据信息。 * x8 x, E- B; F1 U0 Z. @
来源: 央视新闻客户端 * T0 x9 A& D% |8 A
% ^8 s1 s! B2 n+ C5 p4 r! H5 e8 W+ F5 S! i, l8 d3 M2 L. G
8 ^# I) [( x; t" a$ v
# U# m' I a Q+ X ]# 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