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量学课后题 -23年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情分析,高分学姐分享-海洋工程测量特点分析

[复制链接]
# u3 ^+ v c" e( ~6 O9 M

往年数据

: f }2 u, i) b! N! F% z

1历年分数线

5 t# ?; X q7 f, g% T7 u
$ p0 s+ g& O7 _6 ~4 X3 Z7 ]
+ i1 \) A( O& Y& E& V9 Q6 S, F# [ / c: b9 S8 w! a d
0 d9 [0 {0 k7 V/ _) F8 Q
, t9 v; S [) ?. {

2历年统招人数

( y1 d9 Y. t$ ]# Y, d
% Q) U ~0 a0 V0 m
' w% f t8 i# n8 q" u" d4 F9 J 4 X2 B% s" k% a/ {0 l5 G
0 k2 L4 c+ W1 ~. z1 x- \
. X/ g3 @% N" a6 L8 V) p0 P

初试考试内容

% q6 E. p+ m9 o3 @ D* [1 _! b

1933环境学

/ E2 l7 Y: h0 u8 D- O6 ^

考试形式

& l0 c# N l( p9 t+ j8 {' N1 P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3 D: p9 b; W! {8 K1 T- a

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各占总分的20%。

/ Y+ }# r" V! s' v

考试内容

: W( f% d) S& y9 w

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

# z3 [9 D. o. H: J

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 e( V% ?; u2 F7 f8 x: B- d

3.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d+ F* i/ a' |' H5 a. S

4.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 p, D* E" ]! y

5.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 R, m. [- g. C9 v) U- G

6.环境污染的剂量、毒性概念;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d9 K% J: ]5 n, H5 B( \+ k

7.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 u1 n% B/ M' b- e: V* o7 Q

8.水中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和空气中SO2、NO2、TSP等因子的测定方法与原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

' X3 W0 m9 E! p$ i- _+ M N3 T

9.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别。

. ~* i$ M1 K: S3 U8 L+ r/ z- u

10.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

" e, }/ `; e: m+ z) U& Q" H

11.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0 i3 Y/ e- l0 A% y1 u9 d/ |
0 p$ I7 t$ v/ a. P9 Q5 G6 s; Q
1 ] @+ d! B$ a ! ]. h- \6 r5 r6 M; V8 K) g
3 L. `* q4 H! Q" F8 u1 h$ ~1 n
# H$ j2 o$ N6 l# E6 `. S8 |, O

复试方式及其笔试内容

+ R# B" e& b% d$ m8 N1 `

1复试方式

) w% Q* i3 D! G& } O

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等内容。

! S$ o: M2 I4 g% b. f; ~0 T u' Q

1.笔试

, r. M- `. i/ P* L

满分:100

) K/ B; a2 V" F3 m4 x

考试内容:考试科目如上,考试范围参见考试大纲。

# `" g% J2 M. _ Q! |; }3 i- u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4 E, c. @- X5 F- f. \: d# `

考试时间:120分钟

' n5 K* y t7 M) s- L$ }+ A3 r+ R

2.面试

+ B `6 X) D) q9 `( z, |2 j: N0 Q0 E

满分:100

( p: a2 V9 |3 h

面试程序:

: h8 [: \8 C( f( d" V& [3 t; @

(1)考生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不仅限于大学学习情况、获奖情况、参与科研工作和社会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情况、特长爱好等,约2分钟。

+ Z9 r$ j9 S0 `' u O

(2)考生回答考核小组专家问题,约13分钟。

- @" ?5 R# {* \: [$ j3 l- C

面试考核内容:考核小组对考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人文素养、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关实践(实验)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 x' }" R% ?7 f. r; @8 B

3.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4 V& w1 S" D5 N; u5 K

满分:100

# l' l$ E0 a$ Z: O( v" L

具体安排:

' j2 `3 c% Y' c7 z X

(1)考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约2分钟。

; B" u S2 q- s

(2)专家与考生用英语进行讨论,约3分钟。

k- M2 p8 A1 `7 F1 [

2复试笔试内容

1 P, g% ]4 I0 k

F1001化学与生物学

: x# W0 L0 }2 Z) P: [" l) N

考试形式

. \' I7 m" h, O) D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笔试答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 U* ?! Q/ ^- L# n

试题内容构成:无机化学部分占15%;分析化学部分占35%;环境生物学部分占50%。

/ a3 ^6 C- G1 J7 y; A5 I

题型设计:一般包括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7 p$ a# N0 \1 V0 [/ \

考试内容

( ]5 s- ]1 J2 U5 ] N

(一)无机化学(占15%)

" T" Q9 y3 ^9 s

1.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基本概念。

i% r0 V, [ K+ Z- a

2.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影响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因素及其计算,缓冲溶液的原理和计算。溶度积、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与有关计算。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电极电势及其应用。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解离平衡。

& _' D( M- w: B* \
) J, O5 s1 p; V% a. }1 V
1 a3 [4 R n u% |& s& V4 F! t) S 1 t$ k9 `" W" x) q6 \; I6 Q u
# r8 t" d- h4 x0 ~$ |9 i
1 I. o9 E7 Y/ {; ^- J

(二)分析化学(占35%)

: y5 b: h' M: x) q1 X

1.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B; Q7 p8 ~' B+ F

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各种滴定分析方式的特点及应用条件。重点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弱酸(碱)溶液中物质的分布与氢离子浓度计算的近似处理条件。氨羧配位剂条件稳定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 y+ |# J; C0 c; a* D

3.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主,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分析方法,特点及应用。

7 D$ _. F9 F& T) j4 {( d4 k

(三)环境生物学(占50%)

' a7 |8 l5 h& ?5 w) t

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规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配规律。

" i p7 d5 A+ g" I

2.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和蓄积等行为过程与效应。

5 |" K% s3 L, _9 L

3.污染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效应: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的效应;物理因素污染对生物体的损伤类型和效应;生物污染的特点、类型及危害;“三致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

. b7 S, [3 e8 e! O( i- A* T! M

4.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污染物的生物测试方法、内容;一般毒性试验和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效应的检测方法;“三致效应”检测内容和方法;联合毒性效应检测的方法。

. _0 S+ t2 ~9 v: B

5.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评价:生物监测方法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K6 ~2 k; h+ u0 e# {6 h

6.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物净化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6 F( j( ^; F/ m2 N5 K* l" @

7.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退化、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

' Q+ [0 w, ]! @) N% V& S
3 i4 P# @% Q, _6 W
8 N: A& j. ?8 g8 Z; B& i . b0 L1 }7 K) Z k
" [0 b1 r; V/ {6 y0 b2 l
6 a5 q8 h0 H! F" B! z

F1002流体力学

6 o$ |$ D9 X! T- @( n

考试形式

6 s2 f; Z$ S/ Q% t( a" S" Y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 ]3 w8 j3 j8 X4 a" M+ v( c8 f+ F

题型设计:一般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和证明题。

# u! d) L8 | S3 s8 T

考试内容

+ F/ r2 m5 v& V

1.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5 `; t' T( R9 s/ h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 i* ?2 g0 T$ e. J5 T) i

3.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4 _: ?7 L/ |/ _- f1 a% G7 h

4.流体静力学基础。

+ ^+ A5 P0 v/ u. o7 w; j

5.流体动力学基础。

9 o' v' f. {; i$ n

6.湍流与边界层基础。

/ z! l4 R# |, L+ d* C B- r( C

成绩的计算及使用

. G+ X9 v6 s* Z. d

1成绩的计算

1 V7 @* D0 \" T5 q" A: E

1.复试成绩

3 U) H6 o) C$ y3 P0 c# n5 ?) i; b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5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10%。

* Q0 u7 H* L8 y! J$ ?2 F/ L

复试各项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

: Z4 }/ N1 |1 U0 B) f4 i( Q4 y

2.录取总成绩

% R4 C3 b% f0 g7 c

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 ]0 V* }: ~: b0 C. n v7 _3 y0 M. {

2成绩的使用

" I* T. |. R: G. {4 f4 p

1.按照二级学科(领域)划定复试分数线,各二级学科(领域)按录取总成绩的高低依次录取。

9 \* u A% |& I( O! A. }/ g

2.复试成绩不及格(小于60分)者,不予录取。

- C4 N U8 F, d9 M. w* }

参考书目

% D: p1 c2 F/ t. w' Q; b0 J

《环境学》,左玉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本;

8 g% v3 p& Q, Y- z* _: J; a

《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 O, p6 Y- l: T

备考经验分享

4 z9 o2 o# z( o' f n. ~

1备考经验

3 G) {7 _$ @+ r6 Z) }0 L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承载着特殊的年度记忆,因为疫情,整个上半年,我们基本上都在家中度过,但这也给予了我充足的时间去备考,在家里的日子,我保持着规律的作息和学习时间,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休息,每天学习时间保证在12h左右,当然你可能要说,学习不是拼时间而是效率,但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还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提升效率,稳中求进。

2 F d5 P2 Z) ]9 w' d& e; x

我从六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专业课有两本书,分别是环境学和环保概论,我一开始以总结性的大纲为主,上面囊括了几乎所有考点以及重难点,相比于直接复习两本厚书,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后期再去看书查缺补漏,专业课的学习更多的在于反复背诵,会经历一个背了就忘的绝望的过程,但这就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我们坚持,背就完事了,知识早晚会牢牢的刻在脑子里。

2 H8 O" B# Q% G# t' F9 [# K

其次,历年真题也是复习的重点,虽然近些年真题的重复率较低,但同样的知识点却又经常出现,一些概念经常换汤不换药地以各种提问方式出现在试卷上。因此,充分理解、掌握、记忆真题尤为重要,在做过连续几年的真题后,做题就会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 W$ z% t+ H' ]% I; ~

2初试题型及应答技巧

7 i( m7 m6 P8 ~/ ^) O: X% ?5 c" J. ]

名词解释:复习名词解释重在记忆,部分概念之间有相似之处,可以类比着来记,不要死记硬背。考试时要注意每个名词解释的得分点,作答时按给分点回答。

b1 ?* z3 Q8 r

选择题:近几年多为不定项选择,难度偏大,部分题涉及的知识点超出大纲,复习时要注重积累环境领域的热点。考试时要擅长用排除法,充分结合已有知识选出答案。

( L5 O! K( g, H# K

简答题:简单题考察的范围大部分在大纲内,熟记大纲、真题答案之后就没太大问题,考试时要随题目灵活应对,分点答题。

% G* Y) f6 ]6 R- g! B

论述题:该题型考察较灵活,内容不局限于大纲,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个人观点以及知识面,复习时不光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积累专业术语、紧跟时事,答题时放开思路,分点作答。

8 c# W) T j9 D- c! O5 x9 }/ P c

观察分析题:注意该题可能涉及到环境监测以及较细碎的知识点,计算题也有可能涉及,要仔细审题,擅于结合大纲中的知识点进行适当扩展,复习时注意对计算题的练习。

0 d) @5 V* C) b0 K! N T4 f8 @ : ] M) i% G0 i2 @. P! x6 N- z' l 8 x& O% q. ^. p. Z( c& B2 f2 V # z( \6 L2 b( p( t , T4 G( i$ ?4 K4 W & `6 p1 `! t1 U9 A+ W9 e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亿脉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