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量学课后题 -23年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情分析,高分学姐分享-海洋工程测量特点分析

[复制链接]
# l" S- D0 u$ j8 T6 Z% ]

往年数据

# `$ T/ S9 k/ C& y0 H

1历年分数线

1 S: L* r) K5 ~7 e2 O7 j# k
+ a- @. n3 z5 e( t
2 H) i8 B& {: f; x" A: ^+ M * x h% V! U i5 |: Q
5 U, t- i, g9 o- V
8 ]% m. ]; v. Z6 X

2历年统招人数

. M- ]/ q" m! g' u, v3 X
0 p4 R3 Z! u4 V; }& J( n: r9 H K& D
9 J9 g. s3 x4 }1 u) T : F* a9 u! c F" p& A7 l U
6 O( n% `+ {0 r+ |- y
% m/ [) M0 v; E. \5 i" _0 b

初试考试内容

& ^7 Q% r! x( p2 W* [! m; |

1933环境学

# z" f9 O z/ o

考试形式

) b; k, y) z$ Y, X( ?, E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8 d# M& k* @ r% R

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各占总分的20%。

' M T B2 ~. A5 [) t) T' Q, D

考试内容

2 f5 S+ d! v6 H7 d5 Z

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

& O* Q4 @$ D/ c0 J8 s, d; I, x

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 W0 R! N1 Z y' f" T

3.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k2 z2 k8 V* p1 j. k

4.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6 f: A& z; D$ G

5.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 B# U0 b' O! t

6.环境污染的剂量、毒性概念;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5 p6 c4 w( E) |3 c( ?" y$ Y

7.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9 }' O7 q* ]! u+ I% G5 O# Q. f

8.水中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和空气中SO2、NO2、TSP等因子的测定方法与原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

9 C. [5 b8 W% \! J3 K

9.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别。

0 }( \2 X' G; d6 G

10.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

. w6 g7 T. ]8 W* ]

11.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k7 p& h* i9 p# [. P0 m
" T2 n; s7 F% Z( l
% d2 {# |8 `) v. d! t8 H1 H6 F7 ?8 P7 ] : f' v; X4 ~+ K0 |$ ^
, Y5 a3 f |0 z7 x4 Y1 H$ `; b
" W6 B# E7 B5 l* A. k4 f% l; S

复试方式及其笔试内容

. K8 T G, J1 _

1复试方式

$ B6 g: M2 U3 t

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等内容。

! |( ?! |; U. z, u# ]: W) e, N

1.笔试

, [3 W1 v2 n; e& e0 G' X

满分:100

. E& x$ C" M, n0 G& c

考试内容:考试科目如上,考试范围参见考试大纲。

7 l1 h4 m. ~% w# I0 Z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7 K V T( `( F) G9 N9 \

考试时间:120分钟

6 M; s# h* G9 _9 U! V7 D% M

2.面试

( o1 u) P" K! L- j

满分:100

' [" t( L. }- ^& Q: x5 i8 Y

面试程序:

6 v3 s. D7 }, q0 ?4 Q7 w

(1)考生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不仅限于大学学习情况、获奖情况、参与科研工作和社会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情况、特长爱好等,约2分钟。

- v. T. Z) E; u8 D

(2)考生回答考核小组专家问题,约13分钟。

6 @; s* m( O& S- ~5 \

面试考核内容:考核小组对考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人文素养、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关实践(实验)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 a+ T& J* Y) y- ]& y0 t% J

3.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 Z+ E$ R+ n# [ g

满分:100

2 t/ S4 J! I# Z% I$ e% m( U* R

具体安排:

2 l! x0 Q8 o) L6 ]

(1)考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约2分钟。

6 @3 l; r" J$ y5 l: }) y! v

(2)专家与考生用英语进行讨论,约3分钟。

4 `# ?5 q0 ]) i

2复试笔试内容

5 ~* E) f5 ]6 \/ k* U% w# A

F1001化学与生物学

6 J7 N6 E6 g& s3 ~ L2 u4 t

考试形式

- ~- w/ L$ i$ A* J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笔试答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7 O: u8 R! y7 \( L3 @8 v! V4 _3 _

试题内容构成:无机化学部分占15%;分析化学部分占35%;环境生物学部分占50%。

' o0 q7 a! y' N+ Z! i/ c I8 X

题型设计:一般包括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4 W, Z# e; h% W2 ^) M3 Z5 \

考试内容

$ U4 o( j+ U) a# s6 n

(一)无机化学(占15%)

9 |0 y6 ^) Q- L# H {4 f7 C. X7 p

1.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基本概念。

* U. q$ C" W/ h! ]

2.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影响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因素及其计算,缓冲溶液的原理和计算。溶度积、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与有关计算。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电极电势及其应用。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解离平衡。

& S7 u- l+ h D1 l# e+ N3 F& c
5 c3 Y) r# Y! p
% A R9 O3 L. u; T7 X w: f: ] i# a6 t' F( J% F2 ^/ o. J
4 Y5 C, f: ~$ `4 o9 [5 `, J
/ s! u5 {( v; `1 \% E) Q

(二)分析化学(占35%)

# F3 S2 u }, v4 a! `4 V

1.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e' N' h. i6 n' e6 G

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各种滴定分析方式的特点及应用条件。重点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弱酸(碱)溶液中物质的分布与氢离子浓度计算的近似处理条件。氨羧配位剂条件稳定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 Z' G$ W% i- D

3.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主,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分析方法,特点及应用。

! h: J6 I7 M0 x3 a) i5 K4 u I

(三)环境生物学(占50%)

4 g( w* d# E2 { D

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规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配规律。

! h, L. G3 |/ `# }% T/ }6 Z* r. r

2.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和蓄积等行为过程与效应。

* E$ u5 x& ~+ x; {9 W$ R

3.污染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效应: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的效应;物理因素污染对生物体的损伤类型和效应;生物污染的特点、类型及危害;“三致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

+ a: k/ z8 ~0 `) v# B# X9 [

4.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污染物的生物测试方法、内容;一般毒性试验和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效应的检测方法;“三致效应”检测内容和方法;联合毒性效应检测的方法。

/ Z* d. m! H8 y( @

5.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评价:生物监测方法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 } `; v! V1 x, C

6.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物净化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T3 b+ ], m) i& x0 m

7.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退化、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

# `" @5 A: p7 l1 q( @7 e m
* k& l$ F$ a" l3 N( r
5 `0 l9 k9 V7 Y( u 6 \4 O' O/ E* S4 t- i8 e* E* ]
& h- v4 z6 s/ p3 |
9 R, t3 z; C. g6 R3 x8 P7 K D

F1002流体力学

/ x$ N4 X. M* w2 R- k! Z( h

考试形式

- s8 o4 s, L$ r+ [/ i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 K% F7 g. w0 p: d/ h, D" `5 N

题型设计:一般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和证明题。

4 a. A+ d6 f9 e

考试内容

3 W' U% @& C; y3 d3 Q

1.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 o' |+ a6 u7 r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7 G8 R; A2 B6 R% K- T% A8 V4 ]

3.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 v4 Z# O7 I& _" m, l: w" N: E

4.流体静力学基础。

- s) b$ D) p" P. `6 B

5.流体动力学基础。

P& a7 ~$ N; u Z* z f

6.湍流与边界层基础。

- P. m# J) c! r, h$ `$ ~7 O

成绩的计算及使用

~) g9 b, D# q, R6 d' K! @9 e' r

1成绩的计算

1 g+ |5 n4 E# T& p# ?1 M) G$ y

1.复试成绩

7 ]* o5 P( s- x5 [& j& F0 @5 I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5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10%。

/ H* L- M9 k$ y/ l d7 V: x+ c$ v

复试各项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

6 V1 C* {- p1 w5 r

2.录取总成绩

. c, B: D. ]* w& r6 J, T+ V

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4 x+ c4 a" _, r& y4 l

2成绩的使用

' q. l7 j0 d4 J! ?

1.按照二级学科(领域)划定复试分数线,各二级学科(领域)按录取总成绩的高低依次录取。

% J$ N+ X: k9 K2 J

2.复试成绩不及格(小于60分)者,不予录取。

- L1 L4 p8 l/ J* x) a! o. m

参考书目

; l4 s# w6 a) U% `, N

《环境学》,左玉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本;

2 T( ? ?- Z' A2 [! q8 Y8 v! G

《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 _5 D! A$ `. q9 e

备考经验分享

; D# l+ H$ ^ t3 G ?

1备考经验

- g4 Q+ W7 a6 B8 i* }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承载着特殊的年度记忆,因为疫情,整个上半年,我们基本上都在家中度过,但这也给予了我充足的时间去备考,在家里的日子,我保持着规律的作息和学习时间,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休息,每天学习时间保证在12h左右,当然你可能要说,学习不是拼时间而是效率,但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还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提升效率,稳中求进。

# c3 Y6 K3 n( s- E

我从六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专业课有两本书,分别是环境学和环保概论,我一开始以总结性的大纲为主,上面囊括了几乎所有考点以及重难点,相比于直接复习两本厚书,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后期再去看书查缺补漏,专业课的学习更多的在于反复背诵,会经历一个背了就忘的绝望的过程,但这就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我们坚持,背就完事了,知识早晚会牢牢的刻在脑子里。

8 C y6 ]" b5 _1 Y& m

其次,历年真题也是复习的重点,虽然近些年真题的重复率较低,但同样的知识点却又经常出现,一些概念经常换汤不换药地以各种提问方式出现在试卷上。因此,充分理解、掌握、记忆真题尤为重要,在做过连续几年的真题后,做题就会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q& l. D* a0 k

2初试题型及应答技巧

* d& L2 a8 X% {; Y4 i

名词解释:复习名词解释重在记忆,部分概念之间有相似之处,可以类比着来记,不要死记硬背。考试时要注意每个名词解释的得分点,作答时按给分点回答。

* w) h* V2 W" _0 [! {- Z2 c* H

选择题:近几年多为不定项选择,难度偏大,部分题涉及的知识点超出大纲,复习时要注重积累环境领域的热点。考试时要擅长用排除法,充分结合已有知识选出答案。

7 L4 q2 u" G3 m5 \# @+ k8 g

简答题:简单题考察的范围大部分在大纲内,熟记大纲、真题答案之后就没太大问题,考试时要随题目灵活应对,分点答题。

: R1 I; U$ p: L! ^

论述题:该题型考察较灵活,内容不局限于大纲,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个人观点以及知识面,复习时不光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积累专业术语、紧跟时事,答题时放开思路,分点作答。

3 n# a) ]: j$ F7 l2 x

观察分析题:注意该题可能涉及到环境监测以及较细碎的知识点,计算题也有可能涉及,要仔细审题,擅于结合大纲中的知识点进行适当扩展,复习时注意对计算题的练习。

* X+ L9 c% v5 s: W G! l # S, X+ Y8 J! c( H" w/ d 3 Z/ S0 A3 l0 G% V S6 M4 W& w j) q2 _. K$ M/ b9 X 2 G. n) u( s& G7 i0 T1 P " U3 { ~$ p) }- S: ?) b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亿脉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