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测量学课后题 -23年中国海洋大学环境工程专业考情分析,高分学姐分享-海洋工程测量特点分析

[复制链接]
" }2 p) e2 n' m' U# h* j

往年数据

! s# C6 [1 D( l# W/ e0 H

1历年分数线

; D( ^+ t! i* ?# t* s$ B
9 N7 V2 |( z) m1 \ A. K
0 t5 N% y5 G7 U0 S! a* G ' o$ G" Q/ x' U. b" \, _
* O# m: d, q% X- i
8 Q$ X; Q$ h& T- s

2历年统招人数

$ O- e+ j+ M3 x- m/ \
* I: a0 i3 D4 l. _
( [! l% n, O, `* A6 x0 ~# F 7 p- w0 E( E) h9 i( {. l8 m
- e8 l) T3 S" Y0 |! L
2 |; g. k+ s1 w

初试考试内容

; c% C' A8 J0 e7 S, I

1933环境学

k8 O1 R7 N5 i1 r) o* }$ Z

考试形式

9 f- z3 z1 v( t& @' l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 X2 _# z4 }; P* @

试卷结构:包括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和综合分析题,各占总分的20%。

+ H4 O, N/ }" _ I- ^

考试内容

: p: I5 j0 _/ g& n

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

# b/ Z+ N1 l' ?0 |. X# u% D$ _4 ?

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

S9 [) k9 k7 e3 J5 |

3.生态学的基本概念;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的计算方法;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 d- W1 f; h! F5 r

4.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

" }1 T, x0 ^; p! J, o+ }/ U

5.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影响因素及处理方法。

5 {6 K7 b% {. T, W9 S* b6 g/ B% g

6.环境污染的剂量、毒性概念;环境污染对人体的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v. d& p) U2 X! q3 n+ g; _8 [

7.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

9 A% N* @8 M6 D8 F0 t& m

8.水中溶解氧、pH、化学需氧量、重金属和空气中SO2、NO2、TSP等因子的测定方法与原理;实验室分析质量控制的方法。

7 i1 ?$ p; N3 w" V5 [/ O \

9.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别。

& |4 E0 f% D+ A( T1 \

10.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

4 _& o" ~+ J$ f B

11.海洋污染的特点;海洋中主要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 l1 J2 R: Q6 d2 Q, O2 n0 B9 L
! w' }2 `9 Z( }/ i# b) u# q
) Y. Q u5 R+ @$ L 9 t/ x8 ]1 c6 W" i' F
6 s/ o0 q" r& c0 V, ]% W/ D7 j
( q0 A9 P6 a9 W6 q( s

复试方式及其笔试内容

# n2 H3 o' B. r; ~

1复试方式

, ]0 B; [& E9 w' M. z: R

复试包括笔试、面试、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等内容。

0 e. M Y0 C: k2 f

1.笔试

+ K9 `( i1 c% T5 e& o; L/ A- G

满分:100

/ }! C6 Q, F0 k1 ^. W# i3 B5 F

考试内容:考试科目如上,考试范围参见考试大纲。

* q* _7 x7 j- }* h( D

考试方式:闭卷考试

# h# s% R; w' @& x" ?

考试时间:120分钟

; z! O- B; W' r% p

2.面试

" l& g8 k5 h8 }" t

满分:100

2 M3 L, e0 H1 v

面试程序:

6 z+ B# T+ o3 c" h( ^" O- i

(1)考生用中文进行自我介绍,包括不仅限于大学学习情况、获奖情况、参与科研工作和社会工作(社团活动、志愿服务)等情况、特长爱好等,约2分钟。

" D/ `$ m0 j" F. U& F' @

(2)考生回答考核小组专家问题,约13分钟。

8 K" a! ]/ \9 O+ Q, h

面试考核内容:考核小组对考生思想政治素养和品德、专业基础知识、在专业领域的发展潜力、人文素养、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相关实践(实验)能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

& `' D! o! I5 z% S8 d# c! ~5 F

3.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

% l; K- ^0 W: G6 b- u& M% ~

满分:100

- P) \1 y% c! i" {3 N: A- i

具体安排:

+ f9 W7 w1 O+ N5 T Z8 k

(1)考生用英语进行自我介绍,约2分钟。

6 J+ b0 V8 U4 m

(2)专家与考生用英语进行讨论,约3分钟。

, z6 _0 B; Y) C$ A, q

2复试笔试内容

% p9 V( K, R f

F1001化学与生物学

& P- A3 w% i9 f

考试形式

) [0 `, ~" e- D# M* H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笔试答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0 } C8 o( c- f$ b7 \$ I) t

试题内容构成:无机化学部分占15%;分析化学部分占35%;环境生物学部分占50%。

3 m, K/ o, B6 h. k

题型设计:一般包括填空题、问答题、计算题和论述题等。

' J1 ?' G. x3 F% u( t

考试内容

; K( ]0 \1 g7 j

(一)无机化学(占15%)

+ E# ?0 X7 m. {. |. s

1.气体和溶液、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反应速度和化学平衡基本概念。

0 b* x$ i7 a6 S/ l6 s* h

2.电解质的解离平衡,影响弱酸、弱碱解离平衡的因素及其计算,缓冲溶液的原理和计算。溶度积、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与有关计算。氧化还原的基本概念,电极电势及其应用。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配位化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解离平衡。

" u0 ?# j" z$ d
: ]( L2 Y& A4 u: Q4 b+ }0 ~# M
+ F+ {1 b' |" E% o. o ! s* w# u) d$ H# g/ l8 w
' c2 S/ f/ \! {# z6 v7 f4 P" y
. S, W: y' e& T6 H

(二)分析化学(占35%)

( T, V# _) ~1 S4 U# }. `

1.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定量分析中的误差,实验数据的统计处理,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 W1 t5 g1 v) |5 w$ L7 K- f" y

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各种滴定分析方式的特点及应用条件。重点掌握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和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和实际应用。弱酸(碱)溶液中物质的分布与氢离子浓度计算的近似处理条件。氨羧配位剂条件稳定常数及其影响因素。

2 A* g+ O" l. k8 l( D) D( v

3.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为主,掌握常用仪器分析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位分析法、色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定量分析方法,特点及应用。

- |+ x$ r7 k! m7 D: [+ M

(三)环境生物学(占50%)

: y# O( d) B; K* D; l3 i

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行为: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与转化规律;污染物在不同环境介质中的分配规律。

; [, t4 K3 T1 r4 H

2.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行为: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转化、排泄和蓄积等行为过程与效应。

* w' H7 y. w- G2 Y C6 T6 E

3.污染物的生物学和生态学效应: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的效应;物理因素污染对生物体的损伤类型和效应;生物污染的特点、类型及危害;“三致效应”的基本概念和内容;污染物的联合毒性效应。

* A( J. _5 p) V) p3 n7 g, {2 |

4.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污染物的生物测试方法、内容;一般毒性试验和污染物对生物不同组织层次水平效应的检测方法;“三致效应”检测内容和方法;联合毒性效应检测的方法。

' k( z7 \1 g* S6 c& j% E

5.污染物的生物监测与评价:生物监测方法及其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8 B. g* l6 J$ _, s9 G

6.生物工程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生物净化的内容、原理和方法;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学工程和发酵工程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R3 h0 h5 Y( d4 T1 F

7.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退化、生物修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方法。

* D2 N9 M4 l; `( @$ N0 E7 B8 t+ Z' l
/ R+ a- z8 d+ p" Q# b
4 t! V; d- V% Z) v 8 G! O8 m+ D# O; d
) R) j3 i2 m9 @ o, m+ U
3 F/ E' C) C1 w7 G, a0 Z1 d

F1002流体力学

' k! ^- T- ~& r5 a

考试形式

( N6 S/ X! q: u

本科目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 G5 d" D) K( a9 O2 ~; L+ f

题型设计:一般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和证明题。

2 H. V8 ~' p/ I

考试内容

, ?" O$ g& U' `

1.流体力学基本概念。

& h9 f* M' Q8 {: c) P* q" t+ ?

2.流体力学基本方程组。

9 y) ~' P3 H, z% P m

3.量纲分析和相似原理。

2 w1 u- @2 |7 l- x9 A

4.流体静力学基础。

" Y4 R$ {+ i9 o0 K/ I- `7 x

5.流体动力学基础。

8 @, d: e9 R, u0 ~5 ?% x

6.湍流与边界层基础。

; M! ~0 p' F$ [2 D. t9 D# M- A0 T

成绩的计算及使用

, f) d, c' L: I& b \; w: ~

1成绩的计算

V3 z. r' l6 D. m) y& s, k- g+ W

1.复试成绩

3 U5 P( k1 ]3 I# ] b! e6 {5 B

复试成绩=笔试成绩40%+面试成绩50%+外国语听力与口语测试成绩10%。

, G7 @) m l; X' |

复试各项成绩均采取满分百分制。

1 J- T" b; l0 E

2.录取总成绩

E w+ R4 p5 O; F+ I

录取总成绩=(初试成绩5)50%+复试成绩50%。

7 K# z k/ J$ \2 V7 I$ K

2成绩的使用

/ @' H) Q4 T8 A2 p7 [

1.按照二级学科(领域)划定复试分数线,各二级学科(领域)按录取总成绩的高低依次录取。

: e' K; U6 R+ O1 g

2.复试成绩不及格(小于60分)者,不予录取。

! b1 M: K' ^% `6 ~/ m" ?3 c

参考书目

: N% g$ }. S7 ]; t! W4 f

《环境学》,左玉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本;

. S% \( l% l$ ?# s- u

《环境保护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 f- N4 n8 B! e( G8 @4 J7 Z- z

备考经验分享

; A5 h+ e! N) x

1备考经验

7 U( t. u) v, Q( ^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它承载着特殊的年度记忆,因为疫情,整个上半年,我们基本上都在家中度过,但这也给予了我充足的时间去备考,在家里的日子,我保持着规律的作息和学习时间,早晨六点半起床,晚上十一点休息,每天学习时间保证在12h左右,当然你可能要说,学习不是拼时间而是效率,但我觉得如果条件允许,保证充足的复习时间还是很重要的,在此基础上提升效率,稳中求进。

) w) Z$ b4 `, n: \+ b* b

我从六月份开始复习专业课,专业课有两本书,分别是环境学和环保概论,我一开始以总结性的大纲为主,上面囊括了几乎所有考点以及重难点,相比于直接复习两本厚书,无疑是事半功倍的,后期再去看书查缺补漏,专业课的学习更多的在于反复背诵,会经历一个背了就忘的绝望的过程,但这就是难啃的硬骨头,需要我们坚持,背就完事了,知识早晚会牢牢的刻在脑子里。

7 L N; l( A& u% k8 R2 y) l4 p

其次,历年真题也是复习的重点,虽然近些年真题的重复率较低,但同样的知识点却又经常出现,一些概念经常换汤不换药地以各种提问方式出现在试卷上。因此,充分理解、掌握、记忆真题尤为重要,在做过连续几年的真题后,做题就会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2 K3 O/ {% T1 v/ U! }! B, X# y

2初试题型及应答技巧

: p& v9 t0 b0 |8 N5 Y1 M' i- \

名词解释:复习名词解释重在记忆,部分概念之间有相似之处,可以类比着来记,不要死记硬背。考试时要注意每个名词解释的得分点,作答时按给分点回答。

) y+ R# z& j5 B! V7 C2 g

选择题:近几年多为不定项选择,难度偏大,部分题涉及的知识点超出大纲,复习时要注重积累环境领域的热点。考试时要擅长用排除法,充分结合已有知识选出答案。

% o3 g) n' { w$ \+ X7 X

简答题:简单题考察的范围大部分在大纲内,熟记大纲、真题答案之后就没太大问题,考试时要随题目灵活应对,分点答题。

/ E j) e3 F& y7 b) Q+ L

论述题:该题型考察较灵活,内容不局限于大纲,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个人观点以及知识面,复习时不光要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要积累专业术语、紧跟时事,答题时放开思路,分点作答。

: c1 J/ J3 `5 C+ m& H

观察分析题:注意该题可能涉及到环境监测以及较细碎的知识点,计算题也有可能涉及,要仔细审题,擅于结合大纲中的知识点进行适当扩展,复习时注意对计算题的练习。

& p5 h1 y; t, k& | 9 c. [. v8 ]4 A, e 7 h! V, V, [4 [8 `1 b' A! t$ D % r2 E' U: H2 m3 s! r( o# S+ F$ Z- c5 { % S7 y& Z8 O* I+ W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亿脉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