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纪录!总投资5亿元,中国又1科考重器,续航力12000海里

[复制链接]
* U. r, P( I- D
$ T1 b9 j k( B H/ x3 Q8 G2 m

图为实验6号

1 X7 M0 `! `" ^! Q+ \1 Q

在船舶工业领域,中国创造了全新的纪录!总投资高达5亿元,中国又一艘科研重器亮相,它的续航能力达到12000海里,这就是实验6号科考船,同时也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中型地球物理综合科学考察船,虽然它的排水量只有3000吨,跟其他远洋科考船相比,这个吨位并不算大,但它的实力却绝不属于给其他任何一款科考船。

( |" A: M. O% h; h5 m
7 k' Y' `3 W6 a O

图为实验6号

8 v5 t$ L+ U$ U2 `9 K

实验6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可以携带60名科考人员,实现连续2个月的海洋科考工作,并且具备除了极地外,全球任一海域的科研能力,3000吨的船只能够做到这一点,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充分体现出中国造船实力的进步,而且这么一艘在外人眼中只能算小的船舶,各类实验室却达到16个,总面积超过330平方米,并且工作甲板面积达到600平方米,同时这艘船也非常重视科研人员的舒适性,要知道在海上长期作业,非常容易产生各种问题,所以实验6号也在尽可能保证人员的生活,比如这艘船的床铺设计,统一为平铺,而不像传统船只一样,为了提高空间利用率,采用双层或者多层床铺。

- D+ M+ ]% n$ w! I9 u
0 K" g; j6 K. X" H, W

图为实验6号

) g1 P7 Y- R# T

那么中国为什么要研制实验6号呢?一方面,是受国内发展需求的影响,因为走向海洋已经成为新的国策,要知道地球上陆地面积只占29%,71%的面积属于海洋,所以开发海洋资源,也成为各国争相发展的重点,中国自然也不能够例外,放弃海洋就意味着放弃未来,另外一方面,海洋环境其实也在每时每刻发生变化,比如海底地震,火山喷发等,都在改变着海洋,很多人甚至认为这没什么影响,毕竟人类又不生活在海洋中。 其实不然,美军就曾经发生过,因为海底地图没有来得及更新,导致核潜艇一头在海底撞山的情况,直接导致损失惨重,如今中国海洋活动越来越频繁,自然需要对海底情况了如指掌,所以实验6号就具备检测海底地形,以及预测地震与火山爆发的能力,从而将海底地貌的改变,直接回传给国家信息中心,从而对全球航行的船只以及潜艇提供支持。

& p. T6 g9 J0 Q6 a% [, v' P+ d6 [
/ C8 k" C7 \1 t. H$ J+ o

图为实验6号

* W9 W0 c' A5 ~; x7 m" p

传统科考船因为船体设计原因,容易产生气泡干扰,从而影响探测设备的灵敏度,而实验6号创新采用了控制气泡干扰的船型一体化设计技术,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它通过采用内凹的小球鼻,虽然牺牲了一部分航行流畅性,增加了阻力,但却保证气泡下泄最优的路径,从而确保船只科研取得相对准确的实验数据。 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全球公认的造船大国,制造3000吨的船只对它而言简直易如反掌,但如何在有限的吨位下,实现船只的最大功能性,恰恰最能够体现一个国家真正的造船实力,实验6号就是典型代表,而且它还能够有效预防海洋灾害的发生,比如海底地震容易引发海啸,如果实验6号能够探测到地震的前兆,就可以即使通知附近的民众避难。

5 V6 ?+ _. G: | M0 h 2 C, h8 D, x9 m' \! M9 K) f! @( L, a; D0 `2 [, t4 c- i: e, _ . b! q r( u0 [7 m* @ / o+ \( B# r7 a# Z1 F- T+ C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荆无命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