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飞 等-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南沙群岛无人珊瑚礁区微塑料最新研究进展

[复制链接]
  中国科学院边缘海与大洋地质重点实验室珊瑚礁及其环境记录学科组联合海洋环境污染和修复技术学科组在南海远海无人珊瑚礁区微塑料污染空间分布特征和溯源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8 D& o) [  m/ c' ]6 [) M
( F, ^& L* t# B  海洋环境中的微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污染物日益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珊瑚礁作为热带海洋生物多样性最高和最典型的生态系统,对于维持海洋生态平衡、渔业资源再生、生态旅游观光和海洋药物开发及海岸线保护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海洋微塑料颗粒小、数量多、分布广、携带有毒有害物质、易被生物摄入与传递,因此成为影响珊瑚礁生态系统健康的重要因素。南沙群岛无人珊瑚礁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检测远离沿海污染源的远海珊瑚礁区微塑料污染水平。 - \+ U3 A! w* p0 G! S- y

1 S+ ^( D7 Y' x" y+ E, Y  研究团队首次对南沙群岛广泛分布的无人珊瑚岛礁生态系统开展了全面的微塑料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溯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尽管远离大陆污染来源,但微塑料依然广泛分布于这些远海无人岛礁生态系统中。研究揭示该区的微塑料污染物主要为碎片状和纤维状的聚乙烯和聚丙烯,研究认为礁区附近高强度的渔业活动以及过往商船等排放的垃圾可能是重要的污染物来源。研究还发现南沙群岛无人岛礁微塑料污染与世界其他珊瑚礁区以及沿海高污染区相比处于较低水平(0.0556 ± 0.0355 items/m3),但其生态健康风险依然不容忽视。 3 M. _9 z# i9 f% ]7 q4 i) n
% k3 r: l5 S  D0 D' Z4 y
  该研究开拓了对南沙无人珊瑚礁区微塑料污染的科学认知,有助于加强对偏远珊瑚礁区中微塑料污染的生态安全评估,相关研究成果可作为科研公共产品向域内有关国家提供,对国家间制定相关的生态协议和环境保护国际合作战略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0 a% s- s: F3 G' y; M& z/ f2 {

# x0 m/ o+ }7 M, l* x: M  谭飞博士研究生为论文的第一作者,杨红强副研究员为第一通讯作者,李恒翔副研究员为论文的第二通讯作者。该研究主要由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A (XDA13010103)资助完成。 : B% k6 ?. q* ^* v5 b) P- Y

& g2 r2 \! ~0 `3 d$ }/ X  |  相关论文信息: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48969720318969 - }5 B6 {1 s1 K4 ^
) ]+ a$ M5 \' J7 f/ H9 a0 I
                               
登录/注册后可看大图

4 g& r. C' G; H& R+ S! h0 n
南沙群岛远海无人珊瑚礁微塑料污染浓度空间分布特征和成分组成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txi06un6c5
活跃在2021-7-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