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 \ U2 S9 i0 D8 t& } ——中科院海洋所科技报国70年系列报道之十一
, \+ f1 Y1 z _# i
& l" C( d9 ?2 B+ W4 o! \ 第三届NPOCE国际开放科学大会
; I7 a# b B8 b: k7 q
7 a) S( E, g# a( }* E1 y ”科学“号科考船靠泊波纳佩港补给期间,海洋所所长王凡向密联邦外交部长、教育部长等介绍海洋科学考察情况
" V& Y0 g2 C7 ^! k/ ~. ]. g- I 1 i' R, ]' Z6 Q! e- Z
海洋所、烟台海岸带所第三届国际科学咨询委员会会议
, r- m# j% j- M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
/ A Y4 C; w. l+ t% K# a4 G6 \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以下简称“海洋所”)自成立以来始终将目光投向世界,一直致力于国际合作力度和层次的提升。
/ G7 X# h) g2 p9 b( J% p9 x* n 回望建所70年来以海洋为媒介、努力拓展国际合作的奋斗史,海洋所一直是海洋科学国际合作的积极践行者,先后同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意大利、英国、德国等30余个国家的120余个科研和教学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海洋科学合作研究。
4 e1 @4 b& d: i3 t! z( [& Z+ t: ^
从跟跑者到引领者
; b0 y; Z, k/ i, ?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海洋科技也不例外。为了博采众长,迎头赶上,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海洋所就率先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和工作,开展中苏渤海、黄海、海南岛的海洋生物调查和中越北部湾海洋综合调查以及中德海洋合作研究等。
0 m7 G- ?+ P' E, D0 O) z$ `
尽管国际合作因为历史原因曾经短暂停止,但时局稳定后,海洋所的国际合作又迅速展开。1975年,以海洋所前所长曾呈奎为副团长的我国第一个科学家代表团访美,重启了我国与国际海洋科技合作、交流之门。1977年,海洋所刘瑞玉、曹登宫等赴阿尔及利亚工作,指导对虾养殖技术,并首次成功完成欧洲对虾的仔虾人工育苗。这是阿尔及利亚对虾养殖史上破天荒的第一次。
9 [8 w2 y# y7 Z' k
此后,海洋所在阿尔及利亚完成欧洲对虾的仔虾人工育苗,与美国华盛顿大学进行美国海湾扇贝合作研究及引进项目,为我国海水养殖业开创新局面。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海洋研究所共同进行的“南美白对虾繁殖生物学的合作研究”,为我国今后大规模生产和普及、推广南美白对虾奠定了理论和实用基础。此外,中日东海物质通量合作和海底地壳热流合作、中美南黄海环流与沉积学合作、中德海南岛海洋生物联合调查和赤潮研究、中韩黄海海洋学合作等,不断扩大了开放合作“朋友圈”,提升了国际影响力。
& y9 V1 Z7 F, [* z* I$ b 进入21世纪,海洋所的国际合作项目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茂景象。以海洋所科学家为主导发起的国际合作计划,更是得到了美、日、澳、韩等国海洋学者的积极响应和支持。
: W s# v S/ N+ ^ 从跟跑者到科技合作者,再到引领者,海洋所用了70年。“没有国际合作,或许我们会摸索更长时间。”海洋所所长王凡直言。
' h7 H$ d) g8 j3 a6 w! i, {$ R2 C
从参与者到主导者
. w F# d2 H5 f& D% T& _
科技合作加强了海洋所科研软实力的提升,同时,海洋所积极参加各国举办的国际会议,也邀请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发展出谋划策。
; W3 c- u! k0 d @
国际海藻学术讨论会、全球海洋联合观测组织会议、西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开放科学研讨会、国际海洋生物技术大会、全球海洋生物多样性大会……一系列大型学术会议,海洋所成功将世界海洋科技目光引向了中国。
7 P. R; c0 g* ^+ m- z& ?" G
2010年,中国科学院院士、海洋所研究员胡敦欣领衔发起“西北太平洋海洋环流与气候实验(NPOCE)”正式获得“气候变化与可预报性(CLIVAR)”国际科学组织批准,成为国际合作计划。
! S6 C: Y. q& S. K 作为我国发起的首个海洋领域大规模国际合作调查研究计划,它开启了西太平洋海洋环流和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研究的新篇章。
. a6 s% \. K) U
该计划围绕国际合作调查研究的热点海域之一——西北太平洋,对其边界流及与之邻近环流系统的相互作用、在暖池维持和变异中的作用、区域海气相互作用及其气候效应等科学主题进行研究。
4 s$ K* T" L- r% n3 d 在过去的十年中,NPOCE国际计划研究团队完成了西太平洋深海潜标科学观测网的建设,共布放潜标30余套,破解了深海观测数据实时传输的世界难题。这也让我国在西北太平洋观测研究中的贡献度占到50%左右,奠定了我国在该领域的主导地位,推动了国际相关研究的发展。
3 `! \ S0 i3 K# A' f1 }6 y 从走出去到引进来
/ D1 g7 `- v' X' M( M8 {9 u# `) u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 ?" ?+ F* S# e8 {0 E 与世界合作、拓展科研疆域的同时,海洋所也在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意识和素养,并引进高端国际人才参与科研合作。2019年初,海洋所申报的美国籍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彼得·乔治·布鲁尔博士获得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国际合作奖。这是海洋所历史上合作的外籍科学家首次获此殊荣。在海洋所建立的所级国际智库中,7个国家、14位世界知名海洋研究所的所长及著名科学家被囊括其中。
; c% E) t# b3 c0 T3 C& { “从国际顶尖科学家身上我们学到了他们的科学思维,与他们并肩站在一起,让我们看得更远。”王凡说。
& p8 A D+ C8 F) X5 s 在向国际同行学习的同时,海洋所也在努力做出自己的贡献。依托2014年正式首航的“科学”号科考船,海洋所构建了国际一流的深远海综合探测与研究体系,获取了一大批突破性原创性成果,使我国有能力真正挺进深海大洋。同时,依托从近海到深海,从南海到西太平洋再到印度洋的科学考察研究,海洋所与“一带一路”战略沿线国家也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如今,海洋所正以“科学”号为平台积极推动国际联合航次,希望成就更多的国际合作。
& L( }: P( x/ i. a4 }1 p 如今,海洋所已先后与30多个国家(地区)的120家科研机构开展了海洋科技合作,持续深化与发达国家海洋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并构建长效合作机制,构建了中澳近海健康联合中心、中葡星海联合实验室、中日海洋腐蚀环境研究中心、中法趋磁多细胞生物的进化与发展联合研究中心等多个国际合作平台。开展国际合作项目100余项,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科技人才,在国际海洋科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9 k3 w8 Z; j. ^% o& E1 n3 Z
大海无路,八方敞开。
8 W" C$ ]" G; T. e; ~* I2 Y# c
曾经艰苦奋斗的过去铸就了今天的辉煌,无限的未来也正在一代又一代海洋所人的努力中成就。
5 z) f `4 W. v
如今,由海洋所牵头建设的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以精诚合作之心欢迎有识之士。
5 S6 A! V' ]1 w$ Y" A" y 未来,中心将围绕海洋生命、海洋环境、全球变化等领域,倡导设立新的国际大科学计划——“印—太交汇区多圈层相互作用”,支持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计划。
0 w* x9 D& S9 y- P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下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合作倡议的推动下,海洋所将敞开胸怀,走向世界,在合作与创新中跨越下一个70年。
: B/ W) e1 j' v*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科学报、科学网、科学新闻杂志”的所有作品,网站转载,请在正文上方注明来源和作者,且不得对内容作实质性改动;微信公众号、头条号等新媒体平台,转载请联系授权。邮箱:shouquan@stimes.cn。
# u! i! v X/ U+ D. c;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