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p& u2 r' N" ?! O
# i- ?, T' R' ?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5 w0 ], h" [" C" A3 J
D君是某大学音乐院系师范专业的学生,主修钢琴,因为着迷小提琴的“高雅气质”而选择辅修小提琴。为期一个学年的辅修时间过去了,D君琴艺进展如何?连6个音符的《小星星》都演奏不下来。
/ X+ o- N/ Y o- Z- j 是D君乐感不好吗?不是,其钢琴演奏水平在班级属于上游。症结出在哪里?原来,小提琴老师上课是按小提琴专业演奏家的标准要求学生,非常强调正确的持琴姿势,“没有正确的姿势,怎么能够拉出正确的音乐?” ; ^2 c$ q8 s1 m- Z
实践则证明,这种极为“专业”的教学方式,用一学年的时间都无法让音乐专业的大学生演奏出简单的小曲子。
- C2 F+ m6 s* i1 V 后续情况如何?现实并不像电影那样剧情充满反转。辅修期一过,D君的小提琴就被装进琴盒放到阁楼杂物间,连带着小提琴音乐也被D君深恶痛绝。
! W7 u! [, l* P0 _) }% ^ 音乐院系学生毕业后极难进入专业表演团体工作,出路已经被收窄为“音乐教育”或曰“基础音乐教育”领域。但是,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教师,他们会以何种方式开展自己的工作?恐怕还是以他们所接受过的“专业音乐教育”的方式,或曰“培养音乐家的方式”。 3 u$ D3 x" P9 V; G' {
但是,有多少人需要成为音乐家?万里挑一。有多少人需要接受音乐教育?百分之百。这就像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课程一样,所有的学生都要学习手工制作,但只有极少数人需要成为工艺大师或者靠手工制作谋生。劳动课是为了让学生增加动手能力,更深入生活,增加生活体验能力和优化能力,而不是必须成为环卫工人或者电动车维修师,更不是要成为航天飞机制造专家。教育目的改变,必然要求教学方式随之改变。“先打一年专业演奏姿势基础”这样的“专业式”音乐教学必须改变。 ' l' W4 Z& u: b" ^! l/ L4 [1 ~
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绝非专业音乐教育,而是美育,其价值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的话来表述就是:“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所有的人都需要美育的音乐教育,但是只有极少数人需要“成为专业音乐家”的音乐教育。 ' c' b( E& }1 R/ |
教育部要求小学生学会做几道家常菜,您遂按照“专业”的方式先让学生练一年的切菜。请问,这是劳动教育吗?用万里挑一的方式来对待百分之百的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学生,这就不是教育,而是虐待。这话过头吗?让我们换位思考:如果体育教师是以培养职业短跑运动员的方式在给普通中小学生上体育课,请问这是“体育”还是“体罚”?
8 q+ g! N7 q8 z( I5 Y# Z; _ 有人问莫言:“您都拿到诺贝尔奖了,为什么还这么低调?”莫言回答:“我拿的是文学奖。如果我拿的是诺贝尔物理奖,您看我高调不高调?”
: T1 r. U! R% l/ h; B 当然,莫言的意思并不是要分出文学和物理孰优孰劣。笔者讲这个故事也不是为了分出职业的高低贵贱。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如果学生在物理上更有兴趣和天分,为什么一定要他成为音乐家?如果不是一定要他成为音乐家,为什么一定要用培养音乐家的方式给他上音乐课? - F6 R) m6 Y6 V3 s8 I
音乐教师,不应该只会培养音乐家。如果音乐教师只会培养音乐家,那么全国有一两千音乐教师就够了。然而,人人都需要音乐,那就需要更多的音乐教师,需要更多支持学生“提升审美素养、陶冶情操、温润心灵、激发创新创造活力”的音乐教师。具体人数会达到多少?目前仅仅是义务教育学校就需要40万人左右的音乐教师,随着艺术课程地位的提升这一数字还在上升。
* Y# Y. h3 q; r* U$ T$ Q" t 马克·吐温说:“手里拿着锤子的人,看什么都是钉子。”就是因为我们这样的手里只有锤子、只会一种“敲钉子”方式使用锤子的人,让世人不能平等对待音乐教育。
4 h1 C5 W9 j4 b( T: i N5 e 当前,众多的“专业主义”文献集中于两个方面。一为“新闻专业主义”,一为“教师专业主义”。新闻专业主义强调新闻的客观性、新闻媒介和新闻工作者的独立性,以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伦理。在鱼龙混杂的信息时代,新闻专业主义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不过这并非本文的重点。 2 k5 \% F3 A+ p4 p# M# l
此处的重点是“教师专业主义”。早在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即明确提出:“应把教育工作视为专业。”所有教师——音乐教师当然包括在内,首先应具备教师专业能力。
2 u3 G+ P/ u+ y& Y3 u- K 与我们常见的教师集中在发展学科能力不同,教师专业主义认为教师首先是教师,必须接受过教师教育,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具备教师素养和教育能力。教育能力首先表现为面向学生发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你会拉琴,不等于你会教拉琴。并且,会拉琴也并不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程之目的。音乐教师当然需要音乐学科能力,但要注意音乐学科能力并不能简化为音乐能力;音乐学科能力必依附于教育成为音乐教育能力,必不能独立为“音乐专业能力”,更不能绝对成“音乐专业主义”。
; ~2 h) y h5 L( F) v 教师专业主义需要根据教师的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效果来评价教师的专业性程度。目前基础音乐教育尚未有合理的评价体系,但评价理念已经很明晰:学生成长是人的成长,而不能局限于音乐考试分数的提高。并且,如果教学目标是学科考试分数的提高,往往会损伤人的成长。中小学生心理问题频发即是其中的一种表现。
4 Y$ b p1 K% K5 n9 x1 H 让我们重温上个世纪英国教育科学与就业部的教育绿皮书《教师:变迁中迎接挑战》中的一句话:“孤立的、缺乏问责的专业人员独自决定课程和教学方法,不考虑外部世界的需要——这种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张 燚 ! L# Y2 i: F2 w
8 D S& R, M/ c T& `0 [5 W
2 L$ [5 `8 K# m9 }' j
a9 |. a: A' Z% x7 Y3 L: o( e
$ L3 C2 ]6 |+ ]# c, y1 a; ~! v9 V
6 C$ d. g8 k0 B x" M0 u) h0 N2 m% [3 o* i7 z
/ `/ }5 W; ^- I( H0 e' i" w) @# A# i6 G0 G
' z! b+ b- K1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