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 P5 w4 g9 Z3 j$ ~9 v( t
% q9 ]. Z' O- U, x 据新民晚报消息
$ K3 m9 r2 U9 ^6 y. d9 Q/ K
5 [+ x4 A. U% S3 x7 ^4 V% L& j
" @. R$ t; _' l 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 2 D: O) G+ F. k( `6 O) A- W
2 L* W, ~4 `; n, N6 f
$ X6 Q" f- O" A' _: U2 F 我国迄今水下考古发现的 2 ~* q2 M+ @- C- a
5 y; e% Q/ k3 p* v% c! D; K
$ u: r! ]$ w# x; h2 |% N# q
体量最大的木质沉船
[* \% n; `5 ^8 g
5 z" M, C$ r; T; Z! E) R; s
5 R4 n; C1 ^7 D! m7 D5 i 长江口二号古船
8 c6 H/ K8 D6 B6 I' C% D& x; |& [ # e1 P+ B z' p0 Y9 b
! O& C3 O9 t- j: Q, L1 ^. X 在长江口水域成功实施整体打捞出水 7 s) i; i" x( O" ^" x) U
& k, L+ |" Z- q* f 6 @* {# V& {; l% P( F
0 ~, E0 M4 Q% S; K& w I " h2 [! L: `( y6 ?% b4 v
; D4 Z- K. P9 X
11月21日拍摄的长江口二号古船桅杆出水画面。
% Q4 i; C: r: W+ M- I; {& h % J* e; Z4 x- }/ J5 S$ {+ B0 i
6 i# Y: H& ]8 p+ [
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
: W* e, V( z5 s4 Q% V/ {: v% p! T: ]
0 T9 M6 _; T: r/ o + V0 x7 b+ r& T9 o: D; J s8 q! N
几天后将被“奋力轮”带入 ' T7 d& r; @. n8 |6 b, H0 }
( i) I( v+ Q+ i+ ^) D0 O& ]
, Z# X; D2 z* Z# e2 _8 E 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
; u5 ?& U0 G) k9 o8 m+ u" H9 m + z2 w. ~) A) Z0 P& X! R
3 A% t0 I/ O. |! f( r8 X& G 这是中国水下考古
6 m f) r/ h7 `. G 3 m" Q8 `/ Z; Z: {
* g, I+ X! p, C+ x5 y' k! M$ b# D 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 8 e: G' A& I' k
2 N) @% F0 |" L" p3 f6 f! {+ G; c
4 u: h3 T8 X1 T3 t2 z- ^' x 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 6 U& f3 s/ y4 r4 i5 a- D" ~
: o; B4 O2 S- s7 `4 D
. m& c' T( F, Q" B8 r 对中国乃至世界的
4 O( ?" a$ Q4 l: V/ W+ j- p ' {9 l7 q& Y9 H' d3 F
+ K" x$ A# p. J( P, [1 u
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 - J- S# _! N3 E4 R1 f
+ i8 F5 x9 v9 i 3 X: ^, J" B, t& D0 c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6 I) a0 a1 a; L2 q. X) K" x
% q6 |0 b4 h$ t) q+ {" c& L- R 6 {0 J( U2 M$ u; E# L
$ C) o! o( k# n
5 a6 G- ?8 W/ j7 m/ w
7 B" g& q8 I. s/ r6 I. M 古船初露真容 % g' } p) @. n" y5 a4 t9 F. ]) ^7 I
. i- p. ~8 n" A0 t" R# j. i" t* _
; s1 r" @$ u r, P0 y
& ~: k3 c1 ?! F1 p y) }' ?; B 3 ~ d3 V( a/ p2 @
9 s! z) B1 X! f" b1 o
11月20日在“大力”号上拍摄的等待作业的“奋力”轮。
0 {4 w+ _ `8 \4 P/ h
; K& ?0 H, [" U! [& w' A) a' \ 4 H& ~/ L- a, ~) T! ]' }
2022年11月21日凌晨0时40分,长江口横沙水域见证了中国水下考古新的历史性突破,22根巨型弧形梁组成的长48米、宽19米、高9米、重约8800吨的沉箱装载着古船,经过近4个多小时水下持续提升后,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中部月池缓缓露出水面,古船桅杆清晰可见,古船时隔150多年重见天日。几天后,长江口二号古船将被“奋力轮”带入杨浦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开启文物保护与考古发掘新阶段。
/ p+ F' ^: t/ J K7 z j, q v. L$ ]& u! h6 i; `) m! d
. r8 K+ O9 {% c$ ~; Z( X; q) [ $ \/ c9 @& ]- R5 D
( h, }; w6 V6 D6 J* V4 s& @
7 B5 K# v: J- h7 L3 d' o. S) [ 古船桅杆。
/ d6 I5 j' z3 ]3 N8 ~4 a! W
# j: u A9 j% v# E5 s6 A - e9 S, T6 S+ i3 M# [1 D
$ S7 ~7 O4 p+ a" ]6 c, N% D: a1 v
6 f$ S u+ g6 S
/ Y" ~' a& A. _, X) _3 E4 ] 工作人员对露出水面的古船桅杆做好保护措施。 " [9 S; a, C- j% u
6 g$ z; n6 P B3 q2 o5 w
- a8 p8 q8 h9 J# k0 d
5 _$ r- u6 C9 W
$ e# i: h9 G* W9 T9 ? % y1 S' i; ~5 M8 v
文物考古大发现
( L7 K, d* i6 g1 d9 }8 {' F: u
, _9 t2 A+ w. G6 V: V! G; o6 d7 m: D8 u # O2 t( \ V: R- U8 g+ n4 B
填补清代晚期古船空白
! j: m- v2 v( J3 G' a. U4 X0 H( A 6 ^: P5 |9 U9 k8 ]* \
; y7 j" t! Q0 A% I# X" j8 I: x& Q: a
2015年,在国家文物局指导下,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单位在长江口崇明横沙水域开展水下考古重点调查时,通过声呐扫测等技术发现了一艘木质古船,考古编号为“长江口二号”。为进一步摸清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性质和年代,从2016年开始,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等国内专业机构,每年对古船进行水下考古调查和多学科研究。
5 O* I* o2 n0 @1 E ( m! [5 d* M. ?3 n1 {* r, C! }
+ ?' H. k5 U: I/ g; t* G
- `8 C" K# U8 e* T& }9 E
* ?9 \4 }" c1 Q& l& J
5 ^: c y( Y! ]. d
长江口二号古船多波束声呐图
3 A; E: z5 n% i G! I l6 k
( }4 H |7 B% D' R* z3 g
! h. |- A' Q* p, e! p( [, d( `7 I 经过7年的水下考古调查勘探,探明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基本情况。长江口二号古船为木质帆船,确认年代为清代同治时期(公元1862-1875年),所在水域水深8-10米,船体埋藏于5.5米深淤泥中,残长约38.1米、宽约9.9米,已探明有31个舱室。古船上部的船艏、缆桩、主桅杆、左右舷等结构完整,从目前的勘测情况看,推测为清代上海广为使用的沙船的可能性最大。通过选取4个舱室进行的小范围清理,舱内均发现有码放整齐的景德镇窑瓷器等精美文物,已经出水完整或可修复的文物种类多、数量大。
1 _, Y' J2 w- \2 g# P e8 m + c0 W0 r% w+ g/ K
) S4 r2 h. A( H! A2 \! ?
# e6 f1 `. H i4 z( t 9 n9 U5 a% Y+ s/ f: o
" A& Q4 t+ p$ O' K8 w* z 古船模拟图 7 ?- E6 v/ U" g/ Q7 _% x
8 K# C2 q" `2 ~3 S8 \
3 c! c& L$ B2 ?" F# J1 J$ Y G& }
另外,在船体及周围还出水了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木质水桶残件、桅杆、大型船材、铁锚、棕缆绳、滑轮以及建筑材料等大量文物。特别是出水的绿釉杯底书有“同治年制”款,为古船的断代提供了重要的依据。2021年和2022年,上海市文物局两次组织水下考古专业机构对长江口二号古船及周围进行了水下调查,清理出了前几次调查未发现的元代瓷器和高60厘米完整的豆青釉青花大瓶等大型整器,以及一批产自江苏宜兴窑陶瓷器。 % v) V* [" H! m% i
6 G$ R V* `- U
, ^% b1 a9 q6 c# _5 D* g r ) ~0 u& j4 e) e* C5 f
3 P# L7 m3 g; b/ Q+ V c" c6 D% p
* C; f* X& h' g5 M
部分出水文物 , {9 g5 G' ?* F' `$ D
4 c( {" w. m2 N- B1 s5 j& J" r . V1 h# B/ l; ?; [: l! I$ q
可以说,长江口二号古船是中国水下考古又一里程碑式的重大发现,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发现的体量最大、保存最为完整、船载文物丰富的古代木质沉船之一,填补了我国清代晚期大型木帆船研究空白,是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同时,长江口二号也是水下考古工作者在全国水下文物普查期间首次主动发现并进行考古调查的古船,船体的完整性和丰富的船载文物,对中国乃至世界的造船史、航运史、陶瓷史、经济史等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m8 Q* _+ ` b/ [ 7 e7 `/ l) H. e5 P1 T
; ]" \) d3 `. g, n \* q
2 D$ Q+ T2 m9 D% }8 W 0 t3 g1 ]) O A5 h
3 m, V: t# ^- @ D; A
科技创新大集成 6 l- q! V6 {; ~
/ c$ w/ D' G; H9 m. F: Y( B. a6 a + X% U% `& y+ q- j
世界首创打捞技术获得成功
1 c1 z' B3 [: z8 x0 ^' E
! x3 v, v) S& v7 b 5 d7 d0 w! B* ?/ n2 s
长江口二号古船从发现到水下调查、再到整体打捞,科技赋能始终是推动古船考古与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方式和核心动力。
8 n3 t1 Y& R' [& f 6 }( x. Y1 ]/ ]! Y( K
1 M' ?9 ^4 g1 [" [9 [9 k 在长江口这片能见度几乎为零的江海交汇水域,找寻水下文化遗产犹如大海捞针。浑水环境是中国乃至世界水下考古发展至今极难跨越的瓶颈。在水下考古工作启动之初,上海市文物局组织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上海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上海大学、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等机构的考古工作者与科技工作者开展跨界合作,联合攻关,自主研发了获得国家专利的“浑水水域水下成像装置”,开发了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的“机器人水下考古装备关键技术与应用”,综合运用无人艇、多波束声呐、侧扫声呐、浅地层剖面仪和磁力仪等海洋物探设备,对长江口水域开展水下调查,科技创新融合发展成为发现长江口二号古船最重要的因素。
6 ]- c6 W( X- |7 P5 T
3 ~/ n$ l, [+ I7 k3 F5 I v ; g8 ~8 }, o0 p, r7 d' q( Q4 \, d
8 ?' G0 b( e4 @; m0 C' d @ 3 C/ N: ]! E' T4 L
" W' p4 `% O6 I% p: ?5 B
# h4 q6 M, L' l! \$ K# B& b9 C, t
) \! J& L+ C% q% L1 L6 u
0 w# z- A1 {' z 古船遗址水域打捞现场
/ e% I2 r$ i$ e) U% N# e2 @ 2 S0 z' `4 i2 z! A6 x! ]8 E( ]
7 J5 v1 l( u7 F$ H4 J# u* H' ] 在国家文物局同意采取整体打捞方式对长江口二号古船进行保护后,上海市文物局会同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集成当前世界最先进的打捞工艺、技术路线、设备制造,最终研究并形成了世界首创的“弧形梁非接触文物整体迁移技术”来打捞这艘古船。该项技术是大胆进行科研和技术创新的基础上而提出的全新打捞解决方案,创造性地融合了核电弧形梁加工工艺、隧道盾构掘进工艺、沉管隧道对接工艺,并运用液压同步提升技术、综合监控系统等目前全球最为先进的高新技术。
9 h. z$ n) f# ~7 A' h 9 }$ n2 S1 g* o
. w p. s: ]6 R$ s5 {. j# \ 弧形梁方案动画 * j' G% E9 t9 x9 p. o! N/ s9 w
( ]7 S9 \7 p0 e& [ d/ |1 r 0 E% w0 n* i- @* c
此外,为了平稳安全提升弧形梁形成的沉箱并顺利将其护送至船坞,创造性地设计并建造出一艘专用打捞工程船“奋力轮”。“奋力轮”主尺度长130米,宽34米,型深9米,设计吃水6米,两端设有同步提升装置,在船中部开口,自带一个长56米、宽20米的月池。穿梁完成后的弧形梁沉箱装载着古船直接由“奋力轮”从海底提升至中部月池,并转运、卸载至船坞,一艘船完成了提升、运输、卸载三项任务,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性强、科技含量高等诸多优点。
% U# T* _0 S$ u( a c% ?; l7 q2 S2 G6 ]; {, z4 k: i
5 I! D6 U: b0 O! d1 _5 l( C9 u5 U 1 [: B* x* z0 A- w D' S" p3 G7 k
4 J- S5 @0 R$ w* i# I6 W' t9 B4 r % @) t7 X! G: G7 U$ R2 j
大力号与奋力轮。 0 m( k- ^! E( C* k- Q7 i/ V
' Q# S# @( F( o* m2 \; u$ o
: {$ ]- v# v* Z
2 I3 t S7 r, g) X- r# Q, W O & H' U& F" e& \) Y
% I X4 Q2 I/ A( \: a2 r; |
/ k( E. S7 B$ V1 Q( M, ? , [* m+ J- n7 l4 a& H; S
! O9 b v% n% b) D* f o4 I
+ u* Y+ P3 c9 k4 i4 Q. ?3 R0 y( x
$ g8 }8 A! G1 A! x# r) p: ~3 a # y9 w, w: c. C2 @9 o
弧形梁穿梁现场
& X; z: X+ Z6 h : d6 X$ X8 \& c
. W* g7 N! U2 I& k- o5 F
今年9月6日,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工程主作业船“大力号”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正式开展古船整体打捞和考古保护工作。 / _$ P, M3 {; h* K0 d' i, g
5 V5 J* C1 F, f. g
4 f2 I) P" L! | 9月12日,古船整体打捞专用“端板-纵梁”组合框架沉放至设计位置。
0 z3 F% }; W4 L1 p
( F& r; B3 E( [8 @) c 6 @% X" x! `3 r! i$ n' e
9月29日,海上施工进入安装弧形梁阶段,正式下穿22组弧形梁中的第1组。 3 Y9 Z: h" Q2 V& \) `
2 y" j" [& ~& t% {( d% U
- G ?4 {: I# x4 o% y4 M3 {
11月15日,第22组弧形梁穿梁到位。
* V$ H6 z) ^' P! G ; Y6 l" F( Y' t, k: f5 R
3 u+ _* z4 y; ^, c; E
11月17日,专用工程船“奋力轮”到达古船所在水域,整体打捞出水进入关键阶段。 6 i. A& |5 J, \3 j
. N% i$ ?4 K4 C5 o6 p5 }/ u1 ?! _ 1 }# f& z/ w3 g( L9 n
11月21日,经过77天的海上施工奋战,古船成功整体打捞出水。
4 j7 c- r1 g( U' f. E( G
6 \, G6 n/ G4 V$ v/ h* {8 N
! P4 z6 L2 c# l8 u/ r. P0 p+ B 9 m @# b& _: T/ E! l" L( i
! @- g0 ^+ u7 o7 W% w+ j x4 x
N. f$ E* |4 ^ _! }# x 21日零时40分,长江口二号古船的桅杆率先出水。图源:央视新闻 ; \" ~; m# B7 H" K9 N
2 z+ @) l! m2 c' X ' F+ F/ I3 d1 [3 b6 e3 J! \
能够在2022年内顺利实施长江口二号古船整体打捞,一方面依赖的是上海的高端制造能力和高效的组织能力,另一方面也证明了首创的弧形梁打捞技术的先进性、稳定性和安全性。这些首次应用于考古与文物保护领域的技术,充分体现了文物保护与科技创新融合发展,为水下考古整体打捞模式提供了新方法、开辟了新思路、增加了新案例,为世界水下考古提供了中国理念、中国经验。 8 }& C9 l* i9 ?( m/ B
! Z3 E$ Q- p6 Q1 @, x" G
( r. w7 q+ Z4 H# _
新民艺评:打捞“长江口二号”古船 2 z# H! X0 @0 }$ J6 P/ n
% J: V+ |- R% z) m& V. h' [
5 m9 a, K, `" ]" e3 J+ n/ q3 { 就是打开一个时代文明的窗口 " ], M- D4 l! c/ F/ j9 G
5 Y5 t# {) O$ w5 K- j
* z8 x# C' P3 n5 U7 N/ ?0 |) \ (朱光/文) % u6 f% ]7 {& [# q
* D) i* }+ Z1 E1 J& t2 }: e! L
6 V- p4 J3 R q
“长江口二号”古船昨夜今晨出水,待得涨潮到船坞入口处水深不低于6米之际,就会入坞,从而“停靠”于上海船厂旧址1号船坞,并在全面保护的前提下进行长期现场考古作业。其中,仅建设好“保护罩”考古大棚预计会到明年8月……此前,从安全角度考虑,不会向公众开放。所有人都好奇——古沉船里有哪些宝藏?但是,国家文物局相关专家表示——打捞古船,不是捞钱、捞宝,而是打开一个时代文明的窗口。由此,古船本身的非物质价值,远远高于古船装载的物质价值。
, U- K. c f" V; R3 R) |& }$ v
: Y4 k$ j- q, K" k* M: l" R | ( f5 x7 D# G' ? S t7 }: L
船、车等交通工具——代表的其实是一个时代文明发达的程度。18世纪60年代瓦特发明的改良蒸汽机,及其在船和火车上的运用,是推进工业革命的源动力。直至20世纪初,蒸汽机依然是当时最重要的动力。米老鼠诞生于迪士尼的第一部有声动画片——就是1928年的《蒸汽船威利》。蒸汽火车、蒸汽船——亦即狭义上的“轮船”,让我们从绵延千年的农耕社会,突飞猛进入工业革命时代。而以互联网与全球化普及为标志的信息革命,也正在深刻地提升生产力、重构生产关系…… + ~0 U' `4 g( X* c
4 o+ Y! b3 i. w- k! O# D; x3 I
5 u5 B) s/ l; U
这个道理,放在“长江口二号”古船上是相通的——我们可以从这艘古船,窥得清同治年间,海上丝绸之路贸易往来的社会生活画卷。目前,这艘古船是我国水下考古发现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船载文物数量颇为巨大的木质沙船。它的出水位置,在崇明横沙岛东北部港航道。据悉,古船残长为38.1米、宽9.9米,船头朝南。据水下考古队早先收集的该船断裂的桅杆,鉴定为“东南亚婆罗双木”。为确保出水时,舱内文物尽量完好无损,此前先出舱了400多件瓷器。此外,还有大量紫砂器、越南产水烟罐等。目前已经清理的600多件出水陶瓷器大多产自景德镇窑,包括“同治年制”款绿釉杯、粉彩二甲传胪图杯、豆青釉碗等。其他陶瓷器可能产自江苏宜兴窑和福建地区窑口。据此,可以初步判定,古船航线连接东亚。据初步统计这艘古船装载的文物数量之庞大,加之古船本身具备的考古价值,使之总体可以构成一座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古船博物馆。未来,在现场进行考古作业的船坞旁,计划建造一座隶属上海博物馆的“古船博物馆”。
; s* L, ?* W9 v) K5 F* O, c " Y% O: `6 C# k
! {( E$ i. B9 X5 `
古人造船没有图纸,靠的是口口相传的营造技艺。因而,不曾有图纸来精准描绘“长江口二号”的样貌。但是专家打了个比方:“可以看上影厂《51号兵站》里‘小老大’的沙船的样子了解一二。”沙船的特点是方头平底吃水浅,哪怕遇上沙滩也不容易搁浅——适合长江下游水域。一度,清道光年间全国有万艘沙船,而上海沙船数量占据一半。但它也有缺点,可以乘风——多桅杆多风帆,逆风也能前行;不宜破浪——因为方头平底,“破”不了浪,不能远洋。 * o5 y6 V) S. N a. {5 T7 ]
l% \9 S$ ?+ S6 U* f - t8 @ L% a) G( `/ q- G( p8 O
; V7 N/ R, W( r. w: D
9 v8 q1 m: H: M7 l
0 m: C6 u& w3 ?% E 据上海打捞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此前,他们首先围绕古船挖了一个54X19米的坑,便于有足够的空间,在古船上固定46个点位。这些点位是打捞时的着力点。“因为不可能打捞过程中看看不对再放回那个坑里,因此操作上必须保证一次过。”而打捞的时机也十分讲究,必须在风力、水流、潮位等各个条件都“恰到好处”之际。因而,出水时间比原计划提前了几天。 + g3 g" P d. `! o/ L
! J; b. m- o% |
, F) b' J- I: X% N$ X 把古船整体打捞出水之后,文物考古工作人员将根据古船考古和文物保护方案,围绕古船遗址形成过程、建造技术、航线等课题展开全方位研究——判断文物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市值多少的价格,而是科学价值、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船舱里的小社会,就是折射当时中国社会和文化的大世界。
s& |3 U$ r2 x$ d9 `+ u ! l) n6 p9 h# t0 c& j$ r
* {9 z/ f2 K8 F 举报/反馈 8 j; m! u E$ q& Q8 a1 q
2 }3 s/ b1 N6 J& J) H. A$ h
5 O0 _8 p' B! m. O$ Y4 J7 D3 w7 ?7 z+ p/ j2 [! Q7 }% k
`2 W8 W- I8 _9 ~: r6 [+ ?* w9 e2 r& d9 l d&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