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z. @( m% b) {. ^' b
10月27日,财新网发布《2023年硕考报名踊跃扩招后学费看涨》一文。其中分析了当下扩招趋势和变化。氢考研摘取了相关内容。
$ ~- O# b, a6 ], l' R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持续扩招 7 @7 m/ Y6 b. B- |
近年来,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已持续扩张,增长率一般在3%-7%之间。202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首次突破百万,达105万人。今年扩招仍将继续,大部分公布2023年研究生招生简章的高校,拟招生人数都有不同程度增加。 + t2 s# g9 m8 ]; i n f9 I% e
停招缩招人文社科专业2020年,教育部等多部门联合出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及《关于加快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划出改革思路:
9 L5 L0 N' M# i+ `( f, `" { 一是持续增加专业学位规模——到2025年,要将专硕的招生规模扩大到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左右;
2 J' G# ]" W ?5 P 二是压缩学术学位的增量、存量——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原则上只开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点以专业学位授权点为主。该政策目标引领下,高等院校变革招生方案,近年已有高校明确宣布,部分学科不再招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如复旦大学从2021年起不再招收软件工程学术学位硕士生,自2022年起不再招收经济学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
6 f2 r' m n% M/ x2 L* l4 l 据相关文件,未来增量将主要投向科技、公共卫生等领域,重点指向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突破“卡脖子”关键技术。 ; x' g) s# t' R4 m
2020年,农学、医学硕士已扩招30%以上、工学扩23%。近来人文社科类专业缩招、停招的现象突出。
: A- R# f& W* P7 N" j 如西南政法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十余所高校均缩减了法学相关专业的招生人数。当前中国研究生教育不同学科领域的培养规模差异显著,以理工医类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人文社科类学科中除2001年才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管理学外,其余学科门类所占比重较小。 ; b) r% I2 \1 t7 e0 u* L+ E
从2020年在校硕士生规模来看,排名前3的学科分别是工学、管理学、医学,学生人数占比超六成,占比最低的3个学科门类为艺术学、历史学、哲学,不到5%。 8 k# l8 x9 K% m. m3 F8 W
中部、大湾区高校扩招迅猛布局结构上,扩招服务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大力支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和长江经济带等区域”“振兴东北地区”“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与国家及区域战略相匹配的学科专业”。
( a/ ^6 b, m3 {0 n2 d7 x. p 在此引导下,近年河南大学、郑州大学、安徽大学、暨南大学、广州大学等中部地区、大湾区高校扩招迅猛。2021至2023年,河南大学、郑州大学扩招1500余名硕士生,安徽大学扩招超1800人,暨南大学超1900人,广州大学超1400人,尤其是2021年,不少学校扩招超千人。扩招名额主要流向全日制专硕,非全日制硕士涨幅极小甚至缩减。
6 t# z# a0 A( V [
1 X1 Q# r" k F* T4 U& n3 `1 D( C$ ^) V. ?$ ^
4 a7 C5 u% t9 H* s$ M* }1 C1 w5 k4 J0 K- L
" Q2 V5 J) [" S; R% r+ g% U
3 H8 R- M+ b5 K2 A" `( _2 u3 P
/ r# f+ Z3 w5 m
3 D* i/ F2 A) |3 k6 a- ^9 h" d8 n
2 J! |! z$ Z$ i y
2 |2 P3 c e# ]! h+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