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 j/ t4 V* U, Y" e
原标题:[感慨]我们处于海洋工程行业人才断档的年代
& s% t, c9 K5 H3 y5 z8 d7 q9 I
8 ~" B% b. t h' `% j* U C 一个好的工程技术团队一定是金子塔的形态:有顶尖专家坐镇,若干资深工程师支撑,一定量的工程师做打手还需要有成规模的助理工程师来协助。团队要持续发展,规模要不断扩大,还想吃下想要吃下的项目,在目前的状态下这几乎是一种奢望。不谈别的因素限制,我认为在国内,海洋工程行业目前处于一个人才断档的阶段。 : R7 O- Z( u1 |# M- j- b
潜伏于多个有大量学生党的群组中的小编,现在日常见到的最多的问题和最能激起共鸣的话题无非两个:是否转行和往哪里转行。
6 U. X- U5 \( k- s 答案基本上会很一致: ( g! S- E& R8 b
- v( W0 {3 _9 J2 e0 ^9 Y* R$ D
赶紧转,不转留着过年?
: p# Y3 P5 k( E. v+ @ 转IT和金融。7 G, ?' s) P$ [( L W
. N. `! ~1 r( Y# V4 b 这让从业不到10年的小编很有感触。想当年本人毕业的时候基本上没遇到“转行”这个命题,那时更关注毕业以后能去哪里从事本专业的工作。那个年代以能去北京的某研究院,交通部下属的某船舶入籍机构,上海的某设计院和7某所,武汉的当邻居的某两个所为荣。能去这些地方的同学能力都很强,像我这种不成器的只能以糊口为首要目的,先找个混饭吃的地方。尽管如此,“转行”这个想法似乎也没出现过。从业以后虽然换了几次工作,但基本还是在工程圈子里转。原来和我一同加入的10个硕士应届生,现在只留下3个,有转行做风电的,有转行做金融的,从事本专业的已经不多了。
* t& }; |% |* E X 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我们面临的人才断档将会越来越严峻。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态,大家都明白,我也没必要费口舌。
" I$ x X @% w$ R8 T% G 能实现自身价值,养家糊口,过上更好的生活,这不挺好么。 2 |9 @. y# U4 X5 k" e' ?( _" N
目前国内的设计单位普遍面临人力不足的问题,人力不足体现在两个方面:
8 H! P5 r7 h) t U! a7 K5 \4 L a( N/ A9 Z7 B8 k' J# W
肯干活的人越来越少;
# T2 r6 h6 g/ a. g. q 找到合适的人越来越难。9 `7 c& x. ?6 ^; k
, ~% [) ]& \1 S: j& Y1 C 这种状态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是一个日积月累,持续量变的过程。年轻人不肯吃苦,坐不住这种论调还是省省吧。有这个时间不如扪心自问:凭什么年轻人就要坐住吃苦,而我们又为他们做了什么? 6 E; a+ {+ `0 d5 @+ s
时代不同了。 . ]+ M* d& D+ e% I
现在的年轻人眼界开阔,思维活跃,不会像我们那时候一样“傻”。 . A! j1 o4 V* z7 K4 H4 f1 t9 R# p
感谢这个时代能让年轻人敢做敢为。
6 G, U! q }# y3 Z4 H! K 我不知道两三个经验不足的人挑大梁这种状态能持续多久,更不知道这碗饭能吃多久。我不由地想起某地收费站裁撤以后,原收费工作人员的表态: ) U# l! h, z) W- e
我把青春都献给了收费站,除了收费现在啥也不会。 8 [3 ]& d* h$ V3 h
还是一位长者说的好:工作是单位的,本事是自己的,没有一个行业是万古长青的。 , Q0 j+ w( ~& V) m+ f
4 z% Y9 d6 e: ]) _. J+ f Email:mail@dgoffshore.com 7 X- m( @/ o3 a+ h: i; k* Z( }
https://dgoffshore.com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I8 @: T$ J4 u; ]& V
% f8 q# B, |: e# A! W: _$ O* U
责任编辑:
/ x* s' u- \% H# `: j5 d
* J9 z+ I9 \- `! k6 k
) ~: d9 B7 r) g4 P0 B
1 b/ S0 x& z, U/ j4 n$ [. l
' b; s: u$ k$ b% e4 X( M.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