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H$ g4 B; n$ x+ A) r. Z4 Q; X
那么哪些专业将会在未来充满机遇呢? : m x6 [- A7 ]% c
一起来看! , o* k6 T- {) M9 ]
01哪些专业领域将在今后充满机遇?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要大力建设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
# S" c' p+ q0 u# e s- `5 ]/ y& { 
9 [ |* `7 Z a7 z, j6 i/ O, ]0 U 要瞄准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生命健康、脑科学生物育种、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领域实施重大科技项目 4 t: Z0 X/ w! o5 r6 P
 / W; A9 G$ q E
要加快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产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现代物流、法律服务
9 g# I7 m5 t7 O) P d" o' [, s # a8 C1 X `9 Z1 Z
等服务业,要建设智慧农业。 + X6 f, m8 a' N Y- ^
2 \: O/ V; ?4 E: a( J4 |8 e& R

! Q* x& }4 A. \9 h 要加快培养理工农医类专业4 j' U1 `7 e- R7 H/ w, d2 |
4 |9 u! z8 s- q 紧缺人才
' B7 E {! E0 h# j3 E+ R0 ~" ~
% x; |+ Z/ y! H: t" }/ c3 A; @  & Z- g6 P: P% O9 J8 r" b$ b4 S
那么这些未来5年即将成为“新风口”的专业具体又是怎样的呢?
' ]! Z; U0 Z# }( ^/ \/ X% m3 s6 K. P 02未来5年“新风口”专业解析 以下重点介绍人工智能、新能源以及新材料 [2 Y6 v2 x* `: P; d5 |& o9 @
三个专业方面的相关内容 1.人工智能人工智能) ~* d' x0 ?: Z+ T0 B6 i8 R9 |1 }3 d
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 未来几年人工智能方面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随之而来人才缺口也越来越大,所以该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很好的,而且薪资高,根据GMIC北京2018大会发布的《AI人才竞争力报告》,AI平均年薪约33万,稳超互联网行业水平。2019年,专注人工智能行业研究的允能智库发布了《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综合排名》报告,这一《排名》从国际影响力、科研实力、人才输出、创新活力四大维度进行了分析,深层解读中国高校人工智能专业的真实水平与发展潜力。其中排名前30的高校如下↓↓↓) }8 x% O+ ]7 a$ Q) \
 . M9 H, @, z7 q9 G6 v3 t# d* r, B
来源:允能智库 2.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 j6 h) }) r. V" X, N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是一门新工科专业,主要研究新能源的种类、特点、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相关的工程技术等,包含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 由于它是面向新能源产业的,其学科交叉性强、专业跨度大,学科基础来自于多个理科和工科,与物理、化学、材料、机械、电子、信息、软件、经济等诸多专业密切相关。各高校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已有专业积累,设立了各具特色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方向等都有较大差别。温馨提示如,华中科技大学的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集清洁与可再生能源科学及工程知识与现代信息技术为一体的跨学科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厦门大学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是面向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化学储能、能效等国家急需的新能源产业方向,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经营管理人才的新兴专业。河海大学新能源专业以风能为主要方向。研究的是新能源发展所涉及到的基本气动力学理论、控制理论和发电运行理论- S' z2 g! C4 l
。学习空气动力学、电路、控制理论等专业基础课。学习风力机、风力发电机组控制,风力机塔架与基础、海上风电场、风电场规划与选址等专业课。 ) U+ P( ~+ [4 t2 i
同学们如果要报考这一专业一定要提前了解清楚,由于专业开设时间不长,专业方向会有所不同。 4 t% i+ R5 F5 v" v$ {0 G& ]& I
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可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和政府部门从事技术研发、工程设计、新能源科学教育与研究、新能源管理等相关工作,就业前景好。 3.新材料 / T G/ i. ~, m. g
新材料技术是近年来国际国内前沿科学与应用领域的一大热点,是工业制造、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精密机械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基础。材料类相关专业有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材料与器件、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等。 6 b" `5 m K& J4 U
在现代科学技术中,材料、能源、信息是构成社会文明和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其中材料更是科学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技术先导。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基础性学科,从民生制造到航天工程,无不与之有关联。 所以这一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是比较广的,但一般本科的时候只能学个基础,很多材料类专业的同学都会选择继续读研。读研率高是材料类专业的一大特点。
. E: @8 q( p; U& c- f( G  $ w/ B: R; C. z h7 @
声明:本文内容素材综合来源于共青团中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高三届,转载请注明,本平台尊重版权,文章仅作分享学习,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管理员删除。 : W2 j; G* d2 q! d
; E6 n* q! M) G
) h! E! Z% i0 h6 G; F6 w
. E6 i- K& _) j4 O
3 f: {. e. n3 N: s7 S9 w9 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