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5 B9 {" f7 F& W 【要点梳理】 9 c4 z, S7 I. T2 ^. X# k
要点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h2 \9 A, E- j/ D
1、声音的产生: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物体只有振动才能发声。 5 l6 v3 v$ @. h+ S
2、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 G+ x4 V2 u% I
3、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声音的传播速度决定于介质的种类,和温度。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 @+ z3 r) M" h: s
# D, D* h4 c! x# K. ]. p9 U u- b5 j 4、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碰到大的反射面(如建筑物的墙壁等)将发生反射,人们把能够与原声区分开的反射声波叫做回声。人耳能够辨别回声的条件是:与原声的时间间隔大于0.1S。 7 }1 R F. e) ]$ ?
▶要点诠释
+ x/ e0 ]3 g2 F/ _& f* w8 e 1、有些振动是不能直接观察到的,可以通过“等效转换法”来感知,如拍桌子,桌子的振动看不到,可以在桌面上撒一些细小物体 / _& [& v0 l) ]2 t+ {
2、利用回声测距,公式S=vt,回声是传过去再返回来,所以计算出的路程是实际路程的2倍。 8 i) H0 a/ F; Z5 T6 E+ {. @
要点2:我们怎样听到声音
) d0 {4 A2 a+ n* t1 A: Z 1、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我们就听到了声音。
' H& e0 F. s* x+ {) T 2、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把这种传播方式叫做骨传导。 & E; d7 b; Q( S: x' l1 K& @
3、双耳效应: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出声音传来的方位,立体声音乐就是利用了双耳效应使人有身临演奏现场的感觉的。
. n4 f4 ^# e9 d( S* P" F" P3 g
, H1 O2 H' g4 v7 C8 [ 要点3:声音的特性 0 h7 b" Q$ }' x9 M
1、音调: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与振动频率有关,物体振动频率大音调高,频率小音调低。
2 D) U1 f/ n3 t- j, N 2、响度: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响度与振幅和人耳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1 b* C, D% U/ h 3、音色:音色又称音品,是声音的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因素决定。 5 X3 H0 t7 R& K$ F
▶要点诠释
P. K, F! u8 g3 _) r 关于声音三个特性,音调由频率决定,同种材料的物体的音调与材料的长短、 粗细、松紧有关;而响度由振幅决定,还与人耳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有关,因此不同乐器的音色不同;注意联系实际生活从定义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
1 @ T& U+ q8 w3 a9 A1 P 要点4: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5 A" x( `) K: T3 Y 1、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产生的;
2 L+ W/ C- a7 G: B6 n5 X 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 o! t; U* J; _- j8 @" T ▶要点诠释 : F2 I' }: B! ]
% e! N) J, O$ R9 Y! K
1、噪声的来源: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交通噪声、社会生活噪声等。 3 H/ L1 R e8 l! f3 _# W
2、噪声的等级:以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0dB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 b# c8 F$ d( Y, m0 w: g8 `3 Z 3、噪声的危害:强度大的噪声可引起耳部的不适,如耳鸣、耳痛、听觉损伤;噪声超过85dB,会使人心烦意乱,工作效率降低;噪声还会损害视力。 ( T; Z3 R: U+ E! B( f
4、噪声的控制: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 _) ~3 K. E4 h c+ I6 Y) P
% q; w, F2 T5 i
# D6 K/ i: d1 \( y9 U6 U7 S& V
0 P4 u) K! A, h& U
4 m7 r& ~$ [1 ~. [3 j'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