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H2 i( p# i6 t! Q 原标题:专业篇|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 Y2 i, N& j6 ~" z. A! ^9 P: F
3 i! L# x3 ~5 C' P. O9 B+ @' V. {. g* V/ V* R c4 v+ W
项目名称
) \6 z* B7 O; m3 j/ K8 T% m; B 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 s; B, o/ M0 b5 r% q2 _) ^3 ~5 `- l 教育部批准书编号
* m, p6 `6 R# J3 y8 I 项目概述
D2 n) F: F. w, F$ {' _9 S 浙江海洋大学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合作举办的教育项目,是浙江省高校首个涉海工科类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纳入国家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招生计划,面向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入学考试的学生招生。 1 h$ B; c0 y4 Z& p1 y
招生说明 5 f& d; S8 N9 o7 E: k. X( q" f
1.计划数:20人,其中浙江省5人。 . V% I0 O4 \$ x( J# {8 v. f
2.学制:4年。
, e! t6 i% S% ^* Q: V$ R* K 3.高考英语或俄语单科成绩不低于105分(单科成绩按总分150分计,具体按各省普通高考实际外语单科总分等比例换算)。 " N9 w- p, B! S
4.学费:19800元/学年。
/ Z) L6 M/ a" L( E0 z. M% r( `& ` 教学安排
( ~! B, l$ m) W 学生入学后,前三年在国内接受教学,授课由中、俄双方教师共同完成,俄方教师采用俄文授课。第一、二学年进行俄语强化训练。俄语强化由俄方专家在中方校园完成。除俄语强化课程外,1/3教学任务由俄方教师完成,采用俄文授课。其余由中方教师完成。根据协议,中、俄双方规定符合留学条件的学生第四学年去俄方学习。 - B2 U+ G, F$ y' }
/ c4 q/ X k) r B' N S" }! l6 \: D
颁发的学历学位和获取条件 1 \ ]8 h7 c# ?* a* ]
完成本项目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经考核成绩合格的学生,可获得中方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毕业证书和工学学士学位证书;符合俄罗斯教育和科学部教育标准的,俄方将授予工学学士学位证书。
# G. A: b# ~$ ^! h
2 U# C: P4 c- b7 l4 H 项目优势
) c8 }4 |# [* R* C, G( n 1.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成立于1930年,为俄罗斯重点院校,是俄罗斯唯一一所能够培养世界级海洋工程师和专家的大学。该校教学设施先进完善,师资力量雄厚,拥有高水平的教授、专家及教师队伍2000多名,专业学科齐全,并有严格的教学计划及管理制度,其培养的高水平毕业生符合国际标准,学历文凭被欧美等许多国家认可。 + q+ r( j5 S: Q5 W3 F
; p* B4 f. }9 M7 k+ t* x3 V, {! P 2.浙江海洋大学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是国家级特色专业、省重点专业和省优势专业,设有“船舶与海洋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拥有国家级“船海与港航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浙江海洋大学-扬帆集团有限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浙江省重点实验室、浙江省船舶先进制造技术研发中心、江海通达新船型研发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支撑。 ' P: ` p* m: N( I
! c5 ]/ a: p" y" n# Q( e 3. 2019年首届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外合作办学) 专业毕业生读研率达42%,其中出国留学占85.7%。直接就业毕业生主要在扬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兴港国际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宁波梅山岛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宁波达迅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等大型船舶与航运企业。
; c' ^* b) R- K, p* g4 m. I
- O4 g; o* H3 I$ P& e 相关说明 , d) r& E' D# G. i) A8 R9 A+ T" }
1.该项目学生应加强课程及俄语专业学习,完成规定学业,不能申请退出本项目的学习,同时也不能申请转到其他专业。 " P- e6 ]; m1 _; E0 `
2.该项目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需在浙江海洋大学提前办理好相关手续,学校为其保留学籍,负责必要的学分转换和学籍管理等工作,并协助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海洋技术大学进行学生在外的管理。
/ p9 N- t5 m# Y; L7 c9 M! i6 m 3.该项目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需要承担学习、生活、签证、旅行等全部费用。
0 K& d' T: d7 L% k% F \0 J 编辑:庄加涛 9 C, e% H1 N8 k M& F
审核:丁艳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8 J$ {3 w" Q' ~
- ^4 i8 x# b- W1 \" @; f
责任编辑:
2 o0 L W; x7 e' ~
6 z, q% Y7 k5 g0 z l$ a9 d5 p( I6 \4 U# N2 g1 `
3 U' e2 h; ~) K7 f& j6 M3 ?; l1 V) @& O, k8 T; B"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