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X* j) |2 a) v& s' N
来源:环球网
W3 ?3 O2 G; T1 R4 F4 Y 7月15日,由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指导、中交集团主办的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大会在京召开。中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创新联合体总指挥王彤宙出席大会并致辞。中交集团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创新联合体副总指挥裴岷山主持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 1 J! _+ m1 ~7 e( t
本次大会以“向海图强,逐梦未来”为主题,国家有关部委、高校院所、学会协会等与会嘉宾、院士专家深入交流,共话推进海洋工程技术发展,共谋海洋强国建设。
; G2 Z }* T: D, l; P6 t
/ R1 I' P5 w9 j7 O* e0 R& l 王彤宙表示,中交集团因水而生、向海图强,已有近130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中交集团立足“海洋基础设施的先行者”定位,坚持以核心科技为先导,组建了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深远海工程技术装备研发中心等一批科研平台,形成了离岸深水港建设、岛礁快速成陆、海上风电施工、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系列自主可控的核心技术,打造了以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为代表的一批大国重器,建设了港珠澳大桥、深中跨海通道等为代表的一批世界级海洋工程,培养了一批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打造了具有中交特色的海洋工程全产业链发展模式,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中交方案。组建创新联合体是国务院国资委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最高层级科技创新行动。中交集团担任牵头单位,一是要深刻认识建设海洋强国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意义,义不容辞扛起历史使命,以新作为推动海洋强国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二是要深刻认识国资央企是我国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自觉彰显“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强化创新主体地位,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再立新功;三是要深刻认识创新联合体是我国新型举国体制的重要实践,必须全力以赴开新局、谱新篇。王彤宙代表牵头单位,提出四点倡议:一是聚力践行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全产业链和综合一体化服务优势,依托在重大工程建设中积淀的一流技术、先进装备、成熟经验,围绕海洋强国建设提供硬核支撑;二是聚力推进科技创新,积极发挥总牵头作用,全力带动创新联合体各成员单位同向发力、通力协作,推动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磅突破;三是聚力创新成果转化,搭建更多务实高效的合作平台,加快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应用,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国海洋经济迈上更高台阶;四是聚力完善协作机制,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协同攻关、人才培养激励、开放共享、成果转化、利益共享分配等工作机制,围绕创新联合体一体化配置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确保创新联合体发挥出最大效能。
* ]- U# W' C5 v4 e+ U3 { 会议举办了中央企业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成立启动仪式,宣布了创新联合体战略咨询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名单并颁发证书。翦知湣、欧进萍、张喜刚、丁荣军4位院士作主旨报告,8位行业专家在举办的学术论坛上作交流。中交集团总工程师汪双杰主持院士主旨报告,中交疏浚有关负责人主持学术论坛。 0 {" W: a( j3 X7 w
1 X! o, u6 y- v* D# ]2 k 创新联合体由国务院国资委科技创新局指导,中交集团等10家行业领军的海洋工程中央企业为核心,联合清华大学等24家具有海洋学科优势的高校和科研院所,12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民营龙头企业,集中优势力量组建而成。组建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旨在践行国家海洋强国战略,支撑国家重大工程、重大装备以及产业发展需求,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创新联合体将集中优势力量快速突破“卡脖子”问题,完善自主保障体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海洋工程领域创新能力进入世界前列,引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建设本领域最顶尖的高效协同创新平台,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彰显央企主体地位和作用;形成高效协同、良性互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推动海洋工程产业链优化升级;完善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壮大海洋产业集群,促进海洋经济绿色可持续发展。
* T- o/ v; U- v/ I# H 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总体思路是在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央企国家队的创新引领作用,积极践行海洋强国战略,以海洋工程优势企业为核心,以国家重点工程、重大装备需求为牵引,以夯实自主创新体系薄弱环节为重点,共同组织开展海洋工程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科研攻关,共同推进海洋工程产业重大成果转移转化,共建共享海洋工程创新平台载体,推进国内外海洋工程科技交流合作,共同探索海洋工程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海洋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材料、装备和系统的创新突破。 3 {( j1 f8 H( i$ q& i; L5 b
海洋工程技术创新联合体主要瞄准海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运维、海洋风电光伏工程施工、海岸带海湾保护修复与开发利用、岛礁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深海铺管铺缆5大领域攻关方向。近期确定了深远海域大容量风力工程施工新体系与关键技术装备、3500吨深水大型海上风电安装平台、5000吨全回转起重船、3万方等级超大型耙吸挖泥船、沉管运安一体船等重点任务,积极抢占海洋工程领域的创新发展主动权。
. R$ Z+ N0 m% N. V7 }8 x 为确保海洋工程创新联合体高效运转,联合体成立了指挥部,设立了联合体办公室、战略咨询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联合体技术组。此外,联合体指挥部还建立了工作调度机制、收益共享机制、风险共担机制、技术交流机制、任务动态评估调整机制。
/ k0 t$ y x4 Z; j9 ~ Z 作为创新联合体的牵头单位,中交集团在海洋工程技术领域优势明显,集中体现在8个方面,一是在港口航道工程方面,研发、设计、施工方面都处于国内领先、世界前列;二是在疏浚吹填工程方面,中交疏浚等单位自主研制了以“天鲲号”为代表的一系列国之重器,技术攻关能力世界领先。疏浚技术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拥有世界规模最大、试验条件领先的疏浚技术研发试验基地,可以开展疏浚行业全产业链技术服务。三是在跨海通道工程方面,拥有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共建了长大桥梁安全长寿与健康运维全国重点实验室,在国际上率先开拓“智能桥梁”产业发展方向,为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等100余项国内外重大工程的高质量建设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四是在装备制造方面,旗下拥有重型装备制造行业知名企业上海振华重工,连续20余年保持集装箱岸桥全球市场份额第一;五是海上风光能源工程建设方面,公司已累计参建海上风电项目60余个,包括亚洲规模最大的海上风电场工程,占领了目前国内海上风电市场50%左右的份额;六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方面,具有多项海岸带修复关键技术,技术攻关能力强;七是在海洋牧场建设方面,具备一定行业知名度和行业影响力,多次参与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八是在海上浮式设施方面,成立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整合中交内外优势资源,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 }( Q6 h8 Z2 L5 n/ D+ H 创新联合体参与企业、高校院所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会议。
' ]7 x4 K9 [3 x) W: ]6 z6 |5 u. V1 M3 Q7 j: d9 H0 x8 o, g4 G
: M7 d. F0 A8 |7 v7 `( J5 }
# q8 ]( F3 @8 @% T& @/ e' q* Y8 g2 X5 W1 e0 X% f, _3 o
* e: J* ]3 t( t5 N* V
' v, j' B! H& V$ S2 r" O
* T$ G G% D7 f7 C& N: d# `
, q7 ]/ Z8 ^1 P( D' f3 A1 ]
5 j/ b% L4 c- q3 [0 I7 r
" i- p: ?9 J- g3 C% B: l& O( ?6 T3 e1 A1 c
# ?0 M' E' |% M* A) Y! R
8 g0 x3 s w$ g) v2 [
2 Q" p+ m' {+ f* d
5 L# J1 X& [5 I, s/ R$ S! o! L
- m% E* l8 A1 y- z. v2 M. `% E" J2 n' o9 r$ q. \2 v% V$ D: r. ^4 U" y
( R: c' k$ X4 F \/ ]
$ J. b! k$ M" Q j2 i7 d+ K: L" J9 k
1 w1 e5 w% o+ B. p5 P; Y
' G! M1 \) z& m! ~: R3 m N* r) q( U- X0 P" R' P2 `& t4 _
9 U8 j% U E) S& u) M: R2 I, c
5 p5 n/ r% s' m: X9 T; K9 J5 ^ O
# B6 g) |; v) \
1 N- q9 C9 r5 D# H( ^
5 Y3 f6 T; I/ z. Y: U U. S' Y+ p) O. ?
& G" q7 x% @3 v4 {' W" h2 z+ P2 `
_( j6 A/ j* ~+ G3 z/ f0 l' N
1 {& h9 O8 A+ j. t
* f* P) r! M9 c3 \, C6 A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 c6 B9 K9 I, T! u) r& \
7 O$ Z: G i6 q- _& Q0 Z
! n6 H: u* O( }- \$ l& U
# T+ g/ U) u- D- K# A% O2 ]" b |' {2 v! b$ u: O
# h. _! H! N9 D+ P* x3 d8 O3 D
' D8 z! }0 _/ e9 ], m( h3 e4 Z
% N* b u$ g. x, s' L. o) b; \# B+ V: j, z
. j% i+ H" E+ |
c4 F/ X4 T# B) b I& e4 h4 O( s5 w1 y7 m# g3 }* _ n
; m! y, @1 S( y2 I# d, w7 `8 r S: S$ P* Z1 h# M* S" k6 y
) c1 O/ e6 L( `3 ^% V- ?2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