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c6 v0 x9 n( T/ q( r* m 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国重工(601989)、中国船舶(600150)、中国动力(600482)、中船防务(600685)、中船科技(600072)、亚星锚链(601890)、海兰信(300065)、天海防务(300008)、国瑞科技(300600)、中科海讯(300810)、江龙船艇(300589) & M& C0 e5 w$ [/ L/ t# _: L
本文核心数据:中国船舶制造三大运行指标;重点监测船舶制造企业产值;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出口船舶三大指标。
+ b) }' r) z4 ]- s9 f 行业概况 ' F* S( r2 q) p1 C
1、定义 ! _0 S1 a9 [) ]& @
船舶是各种船只的总称,指能够航行或停泊于水域进行运输或作业的交通工具,按不同的使用要求而具有不同的技术性能、装备和结构型式。
# C# J0 }8 b0 j* r6 G- T 船舶制造行业,即造船业,是现代综合性产业,也是军民结合的战略性产业。作为关乎国民经济发展与国防安全的重要产业,船舶制造行业为海洋开发、航运交通、能源运输、国防建设等提供必要的技术装备,是我国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 6 D* r( F5 }$ }5 X: k8 A+ [
现代船舶种类较多,可按船体材料、航行区域、动力装置、推进方式、航行状态、用途等方式对船舶进行分类。其中,最能说明船舶特征的是按照船舶的用途来进行分类,具体参见下表。 6 }# M- W; @: C: S, Q
6 f0 D8 t0 }% F$ f: F2 I1 u
% q; Q N# ^# {7 K' [ 2、产业链剖析
' H3 M9 w7 J0 W0 |, S/ T7 W& X 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和船用配套设备等是船舶生产中重要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的任何变动都会影响到船舶的生产质量、成本等。了解钢材、有色金属、复合材料的产量、价格走势将对船舶制造行业成本的控制有所帮助,同时了解船用配套设备的技术研发,有利于船舶新产品的开发。 % `2 y6 g6 n. n0 K* J% D) K
船舶广泛应用于航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是航运、国防军工、海洋工程装备等行业的重要配套产品,其产品性能必须满足这些行业的需要。船舶制造行业的发展依赖着下游行业的拉动,同时也制约着这些行业的发展。 : F4 Q2 C3 z' v
- V0 g# r2 X9 J1 \5 J4 U
4 [% B9 L, n2 v; ^) E D
8 v( Z+ m0 S- w/ S) ^ 行业发展历程:初步建立现代高水平船舶工业体系 6 \% \6 M3 v- @. r. K7 [6 s
世界大国的崛起,无一不起步于造船、经略于海洋。作为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象征,船舶工业具有高度的产业扩展性,有着“综合工业之冠”的美誉。 # Z5 F9 R% }/ x' D. v6 y- m8 j# e
回首自近代以来150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船舶制造业经历了废墟起步、对外开放、世界跨越、继往开来等主要阶段,由千疮百孔到重获生机、由百业待兴到脱胎换骨,见证了时代的兴衰百态,镌刻了实业兴国的永恒。当前,我国已迈入世界造船大国的行列,国际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基本形成了船舶现代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建立了现代高水平的船舶工业体系。
4 B0 ?2 s) Z$ T" ~8 B; M$ e* Q1 B
' { X0 f8 Q9 ] 行业政策背景:船舶制造行业向绿色和智能化转型升级 $ J9 T* C( s3 G' L) T# y
根据十四五规划,航运业的绿色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将为一些小型和小众船型的新造船板块带来新的发展机会,中国整体造船市场将呈现出三大主力船型以外的多样化发展。前瞻分析认为,未来五年内我国支线集装箱船、小型和大型LNG船以及海上风电船舶建造前景向好;邮轮板块受益于疫情后游客数量增长、中国邮轮港口建设的影响,中长期发展前景光明。
% h v7 F- y+ Y/ B" ^ 同时,为实现中国“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发展目标,船舶制造行业必须大力推进零碳排放船舶发展,同时加快培育低碳/零碳排放船舶新内需,将液化天然气(LNG)加注站、船用加氢站、船舶大功率充电桩等纳入“新基建”范围,在资金投入、运营维护等方面提供支持政策,确保基础设施建设与低碳/零碳排放船舶研发运营计划保持同步;制定瞄准未来更高温室气体减排要求、实施新一轮老旧船舶淘汰计划和“绿色长江”“绿色珠江”等产业化项目支持政策;通过设立产业基金、财政补贴等方式,支持高能耗、高排放的远洋、沿海、内河船舶拆解更新;推动LNG燃料、锂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动力应用,支持船舶改造油气收集系统和岸电受电设施。 . X x( r4 x% J, m0 z$ [$ i) U+ P
9 h; @" b) N* s1 A( w7 c
2 j7 w* y% w; ^. q* ]; p
行业发展现状
4 G# E# m4 L4 s 1、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平稳增长
0 R8 A( m. f' L 2020年,全国造船完工38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4.9%。承接新船订单2893万载重吨,同比下降0.5%。截至2020年12月底,手持船舶订单711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2.9%。
- I3 V' _* f# c 2021年1-7月,全国造船完工2418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7%。承接新船订单452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3.2%。截至2021年7月底,全国手持船舶订单89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8.6%,比2020年底手持订单增长26.1%。
, n) [' R/ l( C2 ^: x
4 B4 o; M# k" t' K6 {4 [& M
3 i- @9 x8 S4 M+ \# K: z 2、2020年重点监测船舶制造企业产值达1530亿元 4 x0 ^$ S1 d9 _# D# B; j
2014-2021年,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重点监测企业的工业总产值波动变化。2020年1-11月,船舶行业75家重点监测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411亿元,同比下降0.9%。其中船舶制造产值1530亿元,同比下降2.3%;船舶配套产值251亿元,同比下降4.6%;船舶修理产值147亿元,同比增长12.2%。
) s4 L0 @3 L$ z, S8 z 2021年1-7月,75家重点监测船舶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2140亿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船舶制造产值931亿元,同比增长16.2%;船舶配套产值174亿元,同比增长20%;船舶修理产值81亿元,同比下降10.9%。 ) R0 s, ^. y, [8 T, \; R( T
4 z5 N: k3 h y; t% G+ k/ p
! e' y" s: F0 v* f6 b" v
注:每年重点监测船舶企业数量略有不同,2014-2021年重点监测企业数量分别为87、88、94、80、80、80、80、75和75家,同比增速根据企业数量进行相应调整。 " U2 g/ Y3 @( ~5 D
3、船舶制造企业营收受疫情影响较大 ) u9 _. O4 d( O
不同于船舶工业其他业务的增长态势,2013-2020年,我国规模以上船舶制造企业的销售收入呈波动下降趋势,作为传统制造业的船舶制造行业持续低迷。
; g. P* j- U7 j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船舶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362.4亿元,同比增长0.6%。其中,船舶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3029.8亿元,同比下降13%;船舶配套企业销售收入为494.9亿元,同比增长2.4%;船舶修理企业销售收入为299.3亿元,同比增长13.5%;船舶改装企业销售收入为39.3亿元,同比下降2.7%;船舶拆除企业销售收入为54.3亿元,同比下降31.1%;海工装备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439.6亿元,同比增长19.3%;航标器材及其他浮动装置的制造企业销售收入为5.2亿元,同比下降17.2%。
# e; [5 e" e; r$ O2 M3 v, P/ ^3 c6 Y8 `# |
1 A: Q1 Y. k0 g) \, ] M% x1 v
注:1)部分年份统计口径不同;2)同比增速根据当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进行了调整。 ) g0 s" g( Q9 A: B; S
4、出口船舶订单占手持订单量的比重高达88% # Q! X0 F4 p$ y+ E4 d# D* g* z
2020年,全国完工出口船3425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承接出口船订单2445万载重吨,同比下降9.3%;12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6521万载重吨,同比下降13.3%。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88.9%、84.5%和91.7%。
5 M- l' R& [' F0 L4 H" Y* `, G 2021年1-7月,全国完工出口船2265.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2.4%;承接出口船订单4031.2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19.4%;截至2021年7月底,手持出口船订单791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3.7%。出口船舶分别占全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的93.7%、89.1%和88.3%。
7 o% H2 _' D7 L w
4 o$ O' u& m/ T* ~# G 9 t8 z+ D- j+ S, o# _
行业竞争格局
; t i& \3 V+ X 1、区域竞争:华东地区造船实力较强 " d- `- Z# p! S2 U
从企业数量上来看,截至2021年8月18日,国内船舶制造相关企业数量多达82449家,其中大部分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江苏(20340家)、山东(10156家)、上海(8440家)、浙江(8417家)、广东(7642家)、辽宁(4513家)、福建(4249家)、湖北(2709家)等八个省/市,前八省份产业集中度达80.61%(按照企业数量)。
/ _: }2 |& [) x! D. T$ s9 C1 W6 o. T6 r
+ M' f- W6 g0 M( q0 v+ z( ?
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央企、地方造船企业、民营造船企业“三足鼎立”的格局。央企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地方造船企业和民营造船企业则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如江龙船艇、扬子江造船、新时代造船、金海湾船业等。 $ X d2 V+ x( a$ t
' ?& g2 j1 _1 e+ H8 Q( n 6 c2 Z) G; E; u$ l
从船舶制造行业总体运行情况来看,据《中国船舶工业年鉴2020》所统计的2019年情况来看,华东、东北地区和华南地区的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占据了全国相当的份额,其中又以江苏省、上海市、辽宁省、浙江省、广东省等占比较多。 _8 ^5 x2 _ i1 z+ S8 S
0 k% H3 l; q4 ~" _5 L
. L8 A- I1 r8 C, e: a% q; Z0 ?; K 2、企业竞争:前十企业市场集中度不断提高 , }1 K" w" P3 ~( A6 u2 d
近年来,我国船舶制造行业的市场集中度持续提高。2020年,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70.6%、新接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74.2%、手持船舶订单前10家企业占全国总量的68%,新接订单向优势企业集中趋势明显。 - J+ \$ V7 q5 y- ^' j# v
2020年,我国船舶制造龙头企业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分别有5家、6家和6家企业进入世界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前10强,并且我国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世界十强相比2019年分别增加了1家和2家。
# B$ H" |- ^" D
% z# l* Q& ]: `9 p% f9 r, p
8 m5 c+ o2 a0 S) `) F6 q5 `# I( { 在船舶制造行业的11家上市企业中,选取8家较具代表性的企业,对其业务布局情况整理如下。 8 v" {; W: ]8 t) d V# [0 q
7 Y3 M1 j+ {/ a3 C
# S! f5 C4 `! U- q
行业发展前景预测 ' x7 g; w: o9 G x/ m5 {
展望未来,全球多国已开始接种疫苗,新冠疫情将逐步得到控制,世界经济贸易有望慢慢恢复正常。随着国际航运业和油气产业的复苏,船东投资信心得到提振,被压制的市场需求可能释放。
B- Y3 L y$ X2 Z 然而,由于环保政策、可替代燃料等原因,未来船海市场的发展仍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综合全球船舶制造行业发展情况、各船型船龄情况、船东对存在弊端的LNG动力船舶的观望态度、我国造船三大指标的历史数据等,前瞻分析认为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预计将达3900万载重吨,新接订单量有望增长至5500万载重吨,由此手持订单量将进一步增加至8711万载重吨; 9 o& @0 X" y3 V, T4 |
2021-2026年我国船舶制造产能预计将与2020年基本持平,新接订单量波动变化,造船完工量将根据新接订单量灵活调整,手持订单量则根据每年新接订单量及造船完工量进行计算,预计2026年绝对环保的可替代燃料动力技术仍未能实践应用于船舶中,新接订单量将下降至2800万载重吨。 }! a% M6 _: ^
1 M$ ]# B; e: S$ ?( e
5 a7 l1 }+ b/ |: ]* _9 p- E% ^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船舶制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1 ?: C, r1 k+ v4 _. s
4 W( y w6 G. r9 h* ~) e3 h G; f" n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产业链咨询、产业图谱、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招股说明书撰写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0 u6 o) Y: C( s2 t* W6 V) d* G) ` U/ R
" q5 z" V5 s0 G: }# V
3 k* n1 V3 u Q* ? F
; J+ z) i+ A/ m0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