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o+ H# P" @% r8 C9 ^* b 12月20日,我国第一艘自行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正式进入建造阶段。相比“雪龙”号极地考察船,新建破冰船的破冰能力和科考能力将得以显著增强,特别是将极大提升在水体和海底的探测能力,成为我国认识极地、利用极地和保护极地的重要支撑。新建破冰船究竟有哪些特点?本报记者为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 o+ [4 h$ D/ f+ u& }# I7 J J0 j2 r" I* {# }+ o/ \8 Z
( A9 U. Z: U/ f' e$ s, [2 k■本报记者赵宁
: `; }7 {( }) K4 J% B- |0 n6 z# ]) A# V1 r" u% s, N$ t- I
! K) a# o0 ]0 g. ?& u n+ o
破冰能力超强·艏艉能够双向破冰7 v; x4 A5 W# G5 i: E
新船采用的是双向破冰新技术,船艏、船艉均可破冰。船舶在冰区的操纵性能极大提高,可实现冰区快速掉头、转向,尤其是在南极近岸冰情复杂、水域狭窄的条件环境中,增强了船舶的安全性。该船建成后,将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双向破冰技术的极地调查船。
6 b% O' ~4 }6 z7 B 新船能够满足在两极水域混有陈年冰的当年海冰中作业,艏向和艉向能够在1.5米厚层冰加20厘米积雪上,以2节~3节的速度破冰航行,并可在夹杂着多年冰的水域航行。艏向航行具有冲撞破冰的能力,艉向航行时能确保在10米~15米海冰脊(含4米堆积层加20厘米的雪层)中不被卡住。
1 |6 E: q$ {9 o% k* x
2 ?! ]' I2 N2 y2 V
2 C$ E! H3 u! U5 P( `6 }. F' f% k耐波性能优良·设备实现定位收放! d5 N* U8 a& R: l9 P
耐波性是指船舶在风浪等外力作用下,在出现摇荡运动以及砰击、上浪、失速等现象时仍具有足够的稳性和船体结构强度,并能保持一定的航速安全航行。( x; J" D. ^& X9 Q4 c
新船在4级海况下,能满足大型科考设备的定位收放要求;在6级风、1.5节流条件下,能满足漂泊调查作业要求。同时,新船还采用了被动可控式减摇水舱,以提高耐波性。0 Q8 {& Q0 s* t
6 f* t! O/ u M: R9 M
& P# ^: U4 _1 q( O" t科考设备先进·作业可以上天入海, D! K+ W% w4 a) ?
新船将配备国际先进的极地海洋/大气/海冰综合环境、海洋地质地球物理和海洋生物生态的大气、水面和水下调查设备。在综合环境调查方面,具备在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主要海洋和大气综合观测取样能力,成为极地海洋基础研究综合调查观测平台。在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方面,具备在极地海区季节性开展海洋地质、海洋重力、磁力和地震调查作业能力,成为极地海底科学调查研究的工作平台。在海洋生物、生态调查方面,具备海洋生物、生态调查和评估的手段,成为极地海洋生物储量调查的基本平台。0 s q3 B t: Q( |2 f$ V- P
. L/ |$ F: b/ @' p; w
; b# R' A1 w- K* S) U9 \作业时间更长·防寒设计更加暖心
! w& d5 M+ U7 V. w& ] 南极的气候条件和冰情变化较快,即使在同一天,上午和下午的风速、风向、气温、海冰运动都有较大的变化。目前,“雪龙”船基本上选择在有利的季节和时间窗口下进行考察。: n7 H. N7 [$ F3 I: y! T5 p Z# {+ R
以科学调查为主要目的的新船将通过加强破冰脊的能力、提高机动性和动力定位能力、增设冰区作业的月池等手段,有效延长科学调查的时间窗口。/ V8 r3 E& B2 ~' w
今后,新船将进入比现在更靠近南极大陆的海域开展大洋科考作业,这也意味着它将面临更冷的天气和更多更厚的海冰。因此,新船设计十分重视低温环境下作业的防护,例如增强了CTD(温盐深仪)车间的温度保护、室外作业通道的防滑处理、影响视线的窗户和室外摄像头的除冰防雨水功能等。/ ^ X: |+ v, z- C. N% E
}; k5 _, l+ Z8 N! H7 h1 |6 ?$ `+ h5 M" X
绿色理念凸显·领先技术满足环保
4 D3 O. E: o6 E1 p7 p9 E& p9 p 极地生态脆弱,新船在绿色设计方面也有诸多考虑。它创新性地选用了废气清洗设备,解决了破冰船排烟污染问题,是世界上第一艘采用最严苛环境保护技术的极地破冰调查船。4 Y5 H& \* ^5 U3 l# Y
从基本的高效节能船型开发,到低排放高效动力推进装置的应用;从处理污油、污水和垃圾排放控制,到空调、采暖的实时调节;从对装备小型化和材料轻质化的研制,到环保无污染涂料的应用,新船全方位地体现绿色理念,不仅能够满足新船的功能定位、航行性能和安全性要求,还可以节省资源和能源,满足船舶全寿命期经济性和极区航行的环保要求。
# i1 X7 ^) O/ F' } 新船采用了燃用轻质柴油的全电力推进系统,同时加装的主机排气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系统,能满足国际海事组织对氮氧化物的排放限值要求。另外,新船还增设了一套移动式LNG(液化天然气)发电机系统,包含一个LNG液罐和一个LNG发电机集装箱,在极区进行科学考察时可根据需要投入使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确保采样的干净度。此外,新船完全满足极地规则对于燃油舱双壳保护、垃圾处理、污油和污水排放等绿色环保要求。5 D& V% `% K7 V- s7 n
, f7 O( Y! T! A- v2 B( X" _7 H& D- ]
9 n- J. ~/ x# l* F插上信息化翅膀·全船覆盖WiFi
: M, B" w- a; Z+ N 新船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将加大投入,其卫星通信系统采用船载VSAT、Inmarsat五代(Globe Xpress)、铱星OpenPort等系统,并建立基于LTE(4G)通信技术的数字宽带集群系统,实现船舶内部、同时实现以船舶为中心半径10公里范围的LTE覆盖,为各类科考和现场作业提供专业的集群语音、视频调度和数据服务。. p. j+ r' S. B; @6 o
全船计算机网络系统采用万兆以太网技术,实现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终端)。同时,新船将真正实现包括居住......查看原文:www.52ocean.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