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时代机遇。近年来,国家和地方上拆壁垒、破坚冰、降门槛,军民融合得到大发展,全国各地的航空产业园从2010年的28家激增至当前的140余家,经工信部认定的国家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已达32个,产业呈现做大做强的良好趋势。
, B+ o, I9 E/ k! e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必须走军民、军地之间的科技协同创新之路,需要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参与进来,打造“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模式,发挥技术研发优势,在战略高技术领域开展基础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创新,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共同探索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和武器装备发展。如青科大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重点布局的高分子材料领域、功能涂料领域、海工配套装备领域,化学工程领域、自动化与信息技术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科技攻关和产学研用合作优势。今年4月,青科大联合珠海欧比特宇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青科大一号”卫星,并在青科大建立卫星数据处理中心,为青科大开展军工合作助力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和国防现代建设提供了重大契机和坚实支撑。 / B' i; l! r* K. u8 g/ |
高等教育在军民融合发展战略中肩负重要使命,是军民融合无可替代的主要枢纽和动力源。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为高等教育实施“双一流”战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加快教育现代化提供了难得历史机遇。切实发挥高等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和优势,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军、校“人才培养共建、技术创新共享、高端人才共用、产学研用共融”新模式,高等教育在军民融合国家战略中必将大有可为。
% c8 q% S( o8 [( t高等教育要聚焦军民融合战略人力支撑,构筑军、校“人才培养”共建体系。通过军民融合和资源共享,建立以军队培养为主、高校培养为辅的多元化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有效提高军队人才的培养起点,为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创新型、技能型人才,更好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军事变革需要。 : c1 d3 { Z$ c
高等教育要聚焦军民融合战略技术支撑,构筑军、校科技创新共享体系。高校作为基础研究和科研创新的主阵地和活跃带,应主动将科研工作有效融入军民融合大型科研工程项目中去,对接军工和国防建设领域卡脖子的急需关键技术,聚合各类各级创新要素瞄准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四大领域”奋力突破,努力为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牢牢掌握创新主动权提供支撑,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 7 c' _* X4 q& P
部分高校具有开展科技创新的坚实基础,经过多年的军民融合探索,在军工科技创新交流与合作领域已形成了良好传统,取得了优异的合作成果。比如青科大是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保密资格单位,通过了北京军友诚信质量认证有限公司的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6年至今,青科大已立项各类军工项目28项。
1 a5 \- w5 Y5 b- u* M6 b高等教育要聚焦军民融合战略人才支撑,构筑军、校一流人才共用体系。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处于整个创新链的最关键环节。高校作为高端人才的聚集地,融入军民融合战略,以重大课题攻关为纽带,让主导科技创新的一流人才在军、校之间跨界发挥战略作用、协同攻克核心关键技术。 4 l2 _# O9 [9 S. o" e
走进新时代,高等教育应立足“政产学研”优势,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全面贯彻落实“四个服务”的时代逻辑,打开服务军民融合国家战略边界,扎实构筑军、民“产学研用”共融体系,为军民融合国家战略全面实施贡献高等教育的独特力量。
# f9 D$ S! q# K D( S. r$ R.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5 a' X9 u) a1 t; [2 l6 D* j% l. y4 Y& R$ w)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