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白鲟:消失的水中活化石

[复制链接]

过去长江流域渔民们有种说法叫:千斤腊子万斤象,腊子指的是同为生活在长江流域的中华鲟,而“象”指的是白鲟。白鲟的体积要比中华鲟还要大上许多,一般能长到2~3米,其中“鼻子”就占了体长的1/3,就像大象一样,所以也叫“象鱼”。

$ x$ I# [$ ?, `& x

86899baa758c87d611f04fea4b6a66c0.png


/ F& z0 m" @7 N2 t0 @9 ?& k" ]

白鲟Psephurus gladius

因灭绝而被熟知

根据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长江全流域生物调查,当时全国每年可捕获的白鲟大约25吨。调查里,对白鲟的描述远少于中华鲟,缺乏其生命周期、洄游习性、生活史、产卵场地等基本的信息。这也能看出,人们对白鲟的了解远少于中华鲟。直到2019年12月23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研究员危起伟等人,在国际学术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发表论文,指出长江白鲟“已经灭绝”。论文一出,一时之间,“白鲟灭绝”在网络上掀起千层波浪。根据以前的文献、近几十年的捕捞记录以及1981~2003年间的210例目击报告,最终科研人员推断,白鲟在2005年~2010年之间灭绝。与中华鲟、江豚等物种不同,白鲟知名度较低,直到“灭绝”消息一出才把这一“水中活化石”推到公众视线中。


$ j7 @2 \6 a" E2 A+ I

46225dda561c1caad83eb722ff2c7546.png

5 e; ?- A0 u# k" l

白鲟标本

为何在数十年间灭绝?

原因1

环境的急剧变化

1981年,葛洲坝工程截流,挡住了白鲟的洄游产卵路线,将鱼群和产卵场分割成了坝下坝上两个互不相通的区域,产卵场的面积大大缩减;另一方面,长江航运频繁,加上沿岸采砂、排污等一系列因素的共同摧残,白鲟同时面临产卵场破坏、种群破碎、洄游无路等多重问题。此外,水坝的功能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水温、水深等水文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白鲟的性腺发育时间等。


  {9 Y/ v; g. E% f9 H

原因2

长江流域的过度捕鱼

长江流域的无限制的捕鱼会引起2个方面的问题:自大坝建成后,大量的白鲟聚集在水坝两侧试图通行,渔民就会在这些地方捕鱼。有资料显示,那几年白鲟的捕捞量大幅上升,对它们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此外,科研人员指出,白鲟陷入困境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对它食物源的打击,电鱼等非法捕鱼手段屡禁不止,一些渔民甚至连小鱼都不放过。作为长江中食物链顶端的白鲟,因长江鱼类的剧减导致 “粮食短缺”。加上大坝将通往下游的路截断后,它们也无法迁徙到下游去觅食。

. s( O- p% N) P8 r4 c( e

原因3

生性凶猛无法人工养殖

一些渔民称,白鲟“养不活”有灵性,它们生性胆小而刚烈,被人类抓到后,往往拒绝进食,或者到处冲撞墙壁,头破血流而亡。所以,学界还没有活体白鲟饲养成功的记录。2002年12月,危起伟教授曾在南京邂逅了一条白鲟,但在人工养殖29天后,白鲟撞进水池的管道里死亡。

; n: |  ?9 e  e" X

原因4

科研条件的限制

早期受科研技术及条件限制,没有掌握人工繁殖、饲养技术,等到技术成熟可以养活的时候,已经无法收集到样本。我国对白鲟开展的所有实质性的救援工作,如水声探测、尝试在产卵场进行捕获、人工生殖技术研究等,是在2006年以后开展的。当人们开始关注白鲟,想要研究它时,连基本的研究样本也没有了。

物种灭绝的故事每时每刻都在上演

研究人员张辉认为:长江食物链顶端的一个物种消失,意味着生物多样性减少,很可能打破生态系统原本互相依存、互相制约的平衡状态。“失去这种在淡水生态系统中独特而富有魅力的大型代表性物种,是可悲的、不可弥补的损失。”这支团队在论文里说道。科研人员仍然期盼,在长江某些未曾探测到的暗礁背后,还有几尾残存的白鲟个体,“就像象牙喙啄木鸟,一度被认为已经灭绝,却在绝迹60年后重新被发现。”张辉说,“从情感上讲,我愿意我的研究结果出现意外。”同时呼吁大家关注那些亦处于“极危”状态但还有机会挽救的物种,莫让白鲟“灭绝”的悲剧在其他珍稀物种身上重演。


" S3 ]( V7 j; X4 c/ P9 O
7 f( d5 u# T5 R4 P1 b. H. x! n  ], F
; {0 Q8 e, X; M1 M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农民的小帮手
活跃在2022-10-2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