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3 y" k4 A4 h% E! t6 C; C p
 ; `5 R: F7 S2 z2 f( S& r# ?$ [
编者按: * O8 G$ y0 h7 ^; y% P6 @
10月30日,十三届全国政协第42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在京召开,围绕“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协商议政。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作主题发言。现受权发布。 ) [& S% v c! O5 j

* D' c0 b. z: x) I( C 在全国政协“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双周协商座谈会上的主题发言 万 钢
0 z0 c9 g& ]8 M 我国是海洋大国,拥有漫长的海岸线、广袤的管辖海域和丰富的海洋资源。中共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把建设海洋强国融入“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之中,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为海洋强国建设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 W# s3 ~7 ?' g “十三五”时期我国海洋事业发展取得新成就,海洋科技创新取得重要成果,海洋资源保护由乱转治,海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海洋国际合作迈出新步伐。为了在“十四五”时期协调推进海洋资源保护与开发、推进海洋强国建设,就以下几方面提出建议。 一、完善顶层设计,统筹蓝色国土的保护与开发
1 P4 _" N7 J3 c 海洋事业关系民族生存与发展,关系国家兴衰安危。要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守护好、开发好这片辽阔的蓝色国土。 5 }( \6 U! o* _1 M7 t
一是加强总体规划。把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合作与维权纳入“十四五”规划,制定发展战略,明确海洋生态污染防治重点,统筹近岸、近海,合理开发岸线、滩涂、浅海、岛礁资源,兼顾深海、远洋和极地,加大开放合作,维护海洋权益。
\+ t+ b5 Z A0 U 二是完善法治建设。尽早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基本法》,加快修订《海域使用管理法》《海岛保护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渔业法》等,完善海洋资源开发、生态监管和赔偿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岸线、海域、无居民海岛等海洋资源价值评估和有偿使用制度。
6 q: g1 }- p1 M3 w8 `0 x- S, U; M6 w. ] 三是协调管理机制。成立国家级海洋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对海洋资源在国家层面实行跨部门统筹管理;加强跨部门协调联动,推动部门间政策沟通、工作协调和监督管理;在陆海污染防治、海洋生态修复、海域海岛资源管控和防灾减灾等领域,压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 二、坚持生态优先,实施海洋生态环境综合治理
. a% {. ?0 F5 u1 ~9 J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交通的命脉。要高度重视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海蓝天。
: l3 P/ w+ `) z9 c% V 一是强化源头污染防控。陆域、海域一盘棋,采用法律、行政、经济、科技等手段对海洋生态环境实行常态化监测,强化对主要污染源的管理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7 m8 k4 r' B( k0 `
二是重点防控海洋养殖污染。合理规划养殖空间,控制养殖规模,规范养殖行为,减少过量投饵、滥用抗生素等现象,减少环境压力;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加快新型材料替换升级,推动海水养殖业绿色发展。 * d1 k' h- V0 {5 F! z
三是加强海洋环境生态修复。开展海洋生态保护红线监管,重点开展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河口、滨海湿地等特殊海洋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的调查研究、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维护海洋生态功能和生态安全。 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5 M: U5 w( e" }1 e! n5 u8 E i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要持续优化产业结构,绿色、科学、立体地推进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促进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 Z' }# ?6 r. M; Y. V5 D( B
一是支持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强渔业资源保护,推动海洋渔业逐步向近海养护、深海养殖、远洋捕捞转变;支持海洋制造业做优做强,推动海洋油气、海洋化工、海洋船舶制造等产业转型升级。 , Z) }8 Y! B% l5 Q) |4 Z
二是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加强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建设可再生能源大数据平台,组建可再生能源产业联盟,拓展海洋能应用范围,推动与海洋经济活动的深度融合;推动海水利用、海洋电力、海洋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做大。 2 b0 J* t& ]3 y. O& y
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海洋服务业。挖掘滨海旅游资源的社会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丰富旅游产品种类,推进滨海旅游多元化发展;加强重点港区公共基础设置建设,完善现代港口物流体系。
' q- z! G( {: B 四是引导金融、保险和社会资金投向海洋发展领域。探索设立海洋经济发展基金、海洋开发银行,积极发展涉海保险。 四、加强科技引领,提升海洋科技创新能力9 k& y4 J( e% l* F" k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要坚持自主创新、开放合作,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海洋强国建设。 5 g' _% l# h! Y7 `% K6 g. n" K
一是聚焦深海领域。实施深海进入、深海探测和深海开发。推动南海综合科考,对南海资源进行深海勘探、深海网络、深海生物、深海矿产资源等全方面多角度的考察研究;持续加大深海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投入,设立海洋观测、资源探测、海底测量的通用技术与智能化设备,以及天然气水合物、深海金属矿产资源、深海生物基因开发装备的研究专项;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持续开展国际深海大洋钻探合作计划,加强深海资源、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问题研究,促进以我为主的大型国际海洋合作研究计划。 8 x8 O/ Z! D' k
二是围绕海洋核心关键技术加大自主创新。加强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发挥其在海洋科技中基础研究、前沿探索、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培育和国际合作中的领军和示范作用。在科技计划专项中侧重支持海洋生物、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淡化、海洋装备研发和应用等核心关键技术的攻克;利用海岛高温、高湿、高盐的海洋环境推进耐盐防腐材料研发;对接沿海发展需求和海洋工作需要,进行产业链及创新链研发部署,加强产学研交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及时转化。
/ s7 U& l9 g0 c8 M5 D8 d 三是加快发展海洋信息技术,服务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开展基于遥感遥测和气象数据的海洋生态和环境变化分析。建设基于海洋能源平台的智慧海洋网络,开展对海洋绿潮、赤潮、风暴潮等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决策支撑系统等研发工作,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保护提供优质服务。 , X0 Q5 Y4 w, |* k$ X
四是培养海洋事业发展需要的多层次、多类型人才。加快制定海洋创新人才发展规划,发挥政府政策性引导作用,统筹教育部门、涉海院校、科研院所、海洋主管部门、人才需求部门等各方面力量,形成基础研究人才、技术研发人才、复合型国际人才等各类海洋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合理分布的格局。 五、重视海岛资源,促进海岛建设与保护
& ] s4 G8 Z- R4 ` 海岛的建设与保护关系国家权益和国防安全,关系海洋环境和生态平衡,关系海洋经济和发展空间。要创新思维,充分认识海岛的保护价值和利用价值,促进海岛更好更快发展。
9 d5 a, F; ]$ m3 t" U 一是推进有居民海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发展。加大海岛交通、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调整海岛渔业结构和布局,发展海岛休闲、观光和生态特色旅游;发挥海岛在海上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中的电力储存和中转的功能,打造功能多元化的智慧海岛。 9 L% x$ u( ?; c' v6 r6 r
二是促进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正常有序开展。贯彻“保护优先、适度利用”的原则,严守海洋生态安全底线,在土地利用、环境保护方面加快探索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市场化出让;理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活动的审批、规划建设等环节,建立综合为主、分工合理的无居民海岛管理体制。 三是军民融合创新海岛治理。发展海岛军民融合产业,实现军民优势互补,推动创新发展,努力做到“一张图”规划、“一盘棋”布局、“一体化”实施;发挥海岛特色优势,形成军事要素、旅游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的融合体。(来源:致参;编校:董巍伟、赵阳) " [) A' j- N& G6 P8 a6 Z
热点推荐: 中国致公党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春节后上班第一天,致公党中央召开网络会议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o2 v S) v$ o7 \. |6 i. u/ r
万钢蒋作君曹鸿鸣赴安徽开展“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调研并与部分住皖全国政协委员座谈 蒋作君闫小培出席首届“一带一路”侨商侨领交流合作大会万钢吕彩霞出席致公党中央助力脱贫攻坚公益慈善培训班【致公风采】最美面罩姐姐——步履不停,斗争不止致公党精准扶贫电商平台上线啦生日快乐!中国致公党想加入致公党的朋友们看过来!# Z" P' _7 F+ Y7 W4 Q1 {3 K+ ~2 R

2 J- J h, R; F* J& Y+ h' n8 O+ F0 q% `: `' l, o) x1 n: |
( j& t4 [4 G' D
2 E6 p% p0 b- P8 ^
' v" E- I. d7 f4 I1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