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Y" q8 ?: t# a4 E$ J' W 中国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以及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之间,海域地区,特别是邻近的板块俯冲带区域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地质环境复杂,地震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随着我国沿海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海域及滨海地区大量重要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步入高潮,海域及邻近区域的地震活动将对地震危险性造成不可忽视的影响,甚至会成为威胁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 s. d0 s! f! x( G* |
一直以来,我国始终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取得丰硕成果,但相关工作主要是聚焦陆域工程需求。针对陆域工程建设的地震区划图,从全国性地震烈度区划图到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已先后编制了5版,区划图作为工程建设抗震设防的依据,在我国防震减灾工作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针对海域,特别是指导海洋工程规划和建设的海域地震区划相关研究工作关注和聚焦不够、成果较少。国际上也没有形成行业较为认可的海域地震区划的系统性方法和相关技术储备,特别是我国缺乏海洋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环境调查及地震动记录等基础资料,海域地震区划工作至今仍未系统开展。
: o# C+ X/ R: p# q 我国海域辽阔,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岛以东的西太平洋海域,不同海域地震构造环境与地震活动性特征差异性大。东部海域主要地貌类型为大陆架,地质构造基本上是陆区向海域的延伸,而南部海域是西太平洋的边缘海域,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交汇处附近。在大地构造上,自北向南跨华北、扬子、华南和南海4个地块与其间的3条褶皱带,以及台湾岛以东的菲律宾海板块。虽然各海区所属的构造单元与西太平洋边缘海走向一致,均为北东至北北东向,但它们之间的地壳性质、构造属性却差别显著,相应的地震活动性及地震危险性程度也相差很大。中国海域及邻近区域地震活动强烈,共记录到公元前23世纪~2018年9月4.7级地震5000余次,其中8.0级以上地震7次、7.0~7.9级地震113次、6.0~6.9级地震640次。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针对部分海域开展了海洋地质普查和石油勘探工作,获取了丰富的近海海域地质调查资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进一步通过973项目、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在中国海域及邻近区域获取了一定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震等基础资料。但关于海域活动构造及发震构造特征的研究仍较少,尤其是对与我国海域密切相关的俯冲带地震构造和地震活动性的研究更少。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和《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战略目标的实施,实现海域建设规划和工程建设抗震设防合理和优化发展,提高我国海域工程防震减灾能力和水平,实施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工作,已成为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与战略的迫切需求。因此,我国地震及工程科学界需要进一步重视和关注这一需求,探讨海域地震区划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并形成系统性方法和技术。事实上,相关问题也已成为近期国际研究的热点与前沿方向。开展海域地震区划涉及到一些国际共性问题和我国独有的问题。我国海域地震危险性受海域活动构造和板块俯冲带的双重作用,不同区段板块俯冲带样式及其活动对海域构造活动的动力影响具有较大差异,不同构造单元特性具有明显区别,需要考虑不同区段构造样式及俯冲带对我国海域地震构造环境的影响,需要认识俯冲带地震活动不同分区、分层地震震级分布规律及地震发生率;关注对我国海域具有影响的琉球海沟和马尼拉海沟地震构造区俯冲带地震影响,揭示俯冲带大地震的地震动时间与空间分布特征及不确定性,解决缺少俯冲带地震的地震动预测模型(地震动衰减关系)问题,特别要考虑海洋工程结构的长周期自振特性对长周期地震动的预测结果需求;海底地形地貌、海床土层和海水等因素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也是海域地震区划面临的难点问题,需要开展研究并建立海域场地分类方法和海域地震区划的场地地震动参数调整方法。近5年设立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重点专项中将“海域地震区划关键技术研究”列为重点项目,该项目针对海域地震区划涉及的地震构造环境、地震活动特征、地震动衰减规律和场地地震动影响等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了研究,并借鉴陆域地震区划方法、技术和经验,集成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编制原则,初步形成了区划图编制的方法与技术体系,开展了典型示范区地震区划图编制,为我国海域地震区划图的正式编制提供技术支撑。因此,无论从国家需求还是已有技术条件的层面来看,应该着手规划和实施我国海域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编制工作。另外,需要重视的是在实施区划图编制工作的同时,还应大力加强海域活断层探测、地震监测及海域场地强震动观测等基础资料获取的工作,关注海水、海底地形、场地盆地和软弱土层等对设防地震动的影响及海域地震区划各环节的不确定性对区划结果影响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探讨海洋工程建设抗震设防对风险水平控制的考虑和对地震动控制性参数的需求。
/ h! l: j; g8 ^ 防震减灾融媒体工作室 出品' C0 ]2 r, f4 g5 {. O9 D
, ?- N$ M# y' s" C5 L" v+ U
作者:中国地震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业大学教授、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李小军 # o5 C _& O% N( T
来源:中国地震局公共服务司(法规司)
* @3 w2 \; ^$ y0 e$ Y% ^ 编辑:郭冰 ( ~$ z8 ?, M# l
& @+ S6 W# q5 A% K0 P8 { \- n
# a- [3 m" V0 e' u9 \3 d
0 p7 Y/ f, O: |* Q
$ s! w* p7 t# Y- X5 O
) v7 r9 B* ]$ v2 y R4 g4 T- i- h2 f3 ~,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