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视野】什么是海岸地貌?有哪些类型?原来海洋地质构造如此简单!27幅动图详解,精彩! - 海底地质构造图示例

[复制链接]
: T! @" o2 h8 Z- o

  海岸地貌

9 K4 H' e- [- R
; n/ X) ~8 I! w1 Q

  海岸在构造运动、海水动力、生物作用和气候因素等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第四纪时期冰期和间冰期的更迭,引起海平面大幅度的升降和海进、海退,导致海岸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直至距今6000~7000年前,海平面上升到相当于现代海平面的高度,构成了现代海岸的基本轮廓,形成了当今人们所见的各种海岸地貌。

: Z" ]; ^9 q2 r* J9 K5 c

  研究简史

9 h) E9 c' {) K% R3 m

  19世纪以前,海岸地貌的研究处于地形描述和积累资料的初始阶段。1919年,D.W.约翰逊的《海岸过程和海岸线发育》,开辟了海岸地貌的专门研究。20世纪40年代以来,海岸地貌研究进入动力机制研究阶段。苏联В.П.津科维奇的《海岸发育的基本理论》(1962),从动力学观点阐明海岸侵蚀和堆积地貌的形成机制。英国C.A.M.金的《海滩与海岸》(1972),系统地记述了海岸地貌发育的动力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海岸地貌研究已从定性的描述向着定量的方向发展。

H3 z Z" ?& S) o

  塑造因素

! t. S9 m; B3 I6 T: w

  构造运动奠定了海岸地貌的基础,在这基础上波浪作用、潮汐作用、生物作用及气候因素等塑造出众多复杂的海岸形态。

7 d2 [; ^( l& W( r( ?% W$ y" D

  波浪作用 为塑造海岸地貌最积极、最活跃的动力因素。近岸波浪具有巨大的能量,据理论计算,1米波高、8秒周期的波浪,每秒钟传递在绵延1公里海岸上的能量为8×106焦耳。在苏格兰东海岸曾记录到拍岸浪冲击在岩壁上的作用力,每平方厘米约为3千克以上。海浪冲击海岸,压缩岩石裂隙中的水和空气,海浪离开岩壁的瞬间,裂隙中水和空气又急剧硫胀,导致岩石粉碎,岩壁剥落。蚀落的岩屑在波浪卷带下,又撞击岩壁,磨蚀岸坡。海岸在海浪作用下不断地被侵蚀,发育着各种海蚀地貌。尤其具有较大波高和波陡的暴风浪,对海岸的破坏作用更为显著。被海浪侵蚀的碎屑物质由沿岸流携带,输入波能较弱的岸段堆积,又塑造多种堆积地貌。

. I* f% M5 m" J( W1 N3 h" g9 j

  传入近岸的波浪,因水深变浅而变形,水质点向岸运动的速度大于离岸运动的速度,形成近岸流。近岸流作用产生水体向岸输移和底部泥沙向岸净输移。在波浪斜向逼近海岸时,破波带内则产生平行于海岸的沿岸流动。这样,由向岸的水体输移和由此产生的离岸流、沿岸波浪流、潮流构成了近岸流系。此流系海水的流动所产生的泥沙强烈交换,形成一系列海岸堆积地貌。

4 D4 x+ l: I6 o3 m5 [6 A* w

  潮汐作用 潮差的大小直接影响着海浪和近岸流作用的范围。在由细颗粒组成的泥质海岸带,潮流是泥沙运移的主要营力。当潮流的实际含沙量低于其挟沙能力时,可对海底继续侵蚀;当实际含沙量超过挟沙能力时,部分泥沙便发生堆积。

3 t6 n/ {; G/ W7 T; p

  生物作用 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域,因珊瑚和珊瑚礁的大量发育,构成珊瑚礁海岸;在红树林和盐沼植物广泛分布的海湾、河口的潮滩上,可形成红树林海岸。后者是平静、隐蔽的海岸环境,细颗粒物质易于堆积。在有些海岸上,生物的繁殖和新陈代谢,对海岸岩石有一定的分解和破坏作用。

r# b2 e7 Y4 @7 r! i+ z

  气候因素 在不同的气候带,温度、降水、蒸发、风速等条件的不同,海岸风化作用的形式和强度各异,便形成不同的海岸形态,并使海岸地貌具有一定的地带性。

5 y: z5 \6 p' |( Q0 k

  类型 

3 d4 M3 ~ u, s6 h/ F7 F2 ?

  从海岸地貌的基本特征可分为两大类:海岸侵蚀地貌和海岸堆积地貌。

/ M" M, ~& S2 S, ?

  侵蚀地貌  岩石海岸在波浪、潮流等不断侵蚀下所形成的各种形态。主要有海蚀洞、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柱等。这类地貌又因海岸物质的组成不同,被侵蚀的速度及地貌的发育程度也有差异。

6 r/ @; }* E5 y* {7 u
+ L9 E& R- F$ \6 B& L8 Y2 O9 N

  高出海面的基岩陡崖,岸边激浪的强烈冲刷作用,形成高度大致相同的凹槽叫海蚀穴。它们分布在海崖的坡脚部,宽度大于深度的为海蚀穴。深度比宽度大的叫海蚀洞。

1 u& Y9 g8 Y& n# v5 {( o _3 d, i: q
2 `' ~1 g( [9 _2 Q' E' q9 u

  海蚀洞

0 P8 K9 ?1 B/ q5 l0 E
8 E% h$ t0 x8 Y; R6 L4 O( }) q7 Q

  向海突出的岬角同时遭受两个方向波浪的作用,可使两侧海蚀洞蚀穿而成拱门状,称海蚀拱桥。

' Z F6 o& t8 Q4 |2 c$ w
" a* d7 D! C$ d$ y5 }

  海蚀拱桥

2 d# n" Z$ M* i5 x1 J
) {2 v3 E; Z& d* {% `

  海蚀崖

$ P& k0 O3 _' m6 [
2 w3 e$ I- ^* [& V

  海蚀拱桥进一步受蚀,使拱桥顶板崩塌,其外侧形成脱离海岸的海蚀柱。海蚀柱也可以由海崖后退过程中离岸小岛,再经海蚀作用而形成。

. H$ v8 ]$ r* F+ R. F) S( w

  堆积地貌 近岸物质在波浪、潮流和风的搬运下,沉积形成的各种形态。按堆积体形态与海岸的关系及其成因,可分为毗连地貌、自由地貌、封闭地貌、环绕地貌和隔岸地貌。按海岸物质的组成及其形态,可分为沙砾质海岸、淤泥质海岸、三角洲海岸、生物海岸等地貌。

" Z( }; _0 s% _- j

  ①沙砾质海岸地貌。发育于岬角、港湾相间的海岸,由被侵蚀的物质经沿岸流输送堆积而成。波浪正交海岸传入时,水质点作向岸和离岸运动,但两者的距离不等,导致泥沙向岸和离岸运动。这种横向的泥沙运动,形成近岸的泥沙堆积体,它们由松散的泥沙或砾石组成,构成了沙滩以及与岸线平行的沿岸沙堤、水下沙坝等一系列堆积地貌。波浪斜向到达海岸时,沿岸流所产生的沿岸泥沙纵向输移,使海岸物质在波能较弱的岸段堆积,形成一端与岸相连、一端沿漂沙方向向海伸延的狭长堆积体,称为海岸沙嘴;若沙砾堆积体形成于岛屿与岛屿、岛屿与陆地之间的波影区内,使岛屿与陆地或岛屿与岛屿相连,称为连岛沙洲;在一些隐蔽的沙质海岸上,有与岸平行或有一定交角的沙脊和凹槽相间的地形,构成脊槽型海滩。

1 l( R9 _# E. a, h% U

  ②淤泥质海岸地貌。在潮汐作用较强的河口附近和隐蔽的海湾内堆积而成,这类堆积体由0.002~0.06毫米的细颗粒物质组成。地貌形态较为单一,成为平缓宽浅的泥质潮间带海滩。与更新世冰水沉积作用有关而发育成的泥质海岸,岸外海滨有一列断续连接的岸外沙堤,它以北欧瓦登海最为典型。

. V9 V7 u/ ^- i4 B" l l: L

  ③三角洲海岸地貌。在河口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堆积而成的向海伸突的泥沙堆积体。有呈鸟足状的,如密西西比河口三角洲;有呈尖嘴状的,如意大利台伯河口;有呈扇状的,如尼罗河三角洲和黄河三角洲等。(见三角洲)

2 s2 F& O+ A' Y P% M

  ④生物海岸地貌。为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特有的海岸地貌类型。造礁珊瑚、有孔虫、石灰藻等生物残骸的堆积,构成了珊瑚礁海岸地貌,主要分为岸礁、堡礁和环礁三种基本类型。岸礁与陆地边缘相连,并从陆地向海方向生长,如红海和东非桑给巴尔的珊瑚礁。堡礁与岸线几乎平行,礁体与海岸之间由潟湖分隔,如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大堡礁;环礁则环绕着一个礁湖呈椭圆形,中国南海西沙群岛大多为环礁。

" ]- F7 S7 |% ]3 r E" G; H9 U

  在茂盛生长有耐盐的红树林植物群落的海岸,构成红树林海岸地貌。红树植物有特殊的根系、葱郁的树冠,能减弱水流的流速,削弱波浪的能量,构成了护岸的防护林,并形成了利于细颗粒泥沙沉积的堆积环境,形成特殊的红树林海岸堆积地貌。

0 ^/ p* ~" Z. g" Q n; _8 O

  研究意义  

6 `6 u) I$ M! H4 L2 R

  世界海岸线长约44万公里,中国海岸线长达18000余公里,岛屿岸线为14000余公里。在漫长的海岸带蕴藏有极为丰富的矿产、生物、能源、土地等自然资源。自古以来,海岸带是人类活动的地区,这里遍布工业城市和海港,不仅是国防前哨,而且是海陆交通的枢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地。因此,从事海岸地貌的研究,掌握海岸的演变过程,预测海岸的变化趋势,对港口建设、围垦、养殖、旅游和海岸能源等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S1 S- {! _) k1 {* H- ]2 x

  红树林

, o( t& J" p9 U6 e

  什么是红树林?

\7 i s' f. _. F- t; N
d' |( S/ U6 o2 `* j

  红树林是指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岸潮间带的木本植物群落,并非单指某一种植物,红树林是自然界中一个非常奇特的生物群落,红树林的植物种类有很多,全世界有16科24属84种。其中中国有12科15属37种。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 K! e, `/ w# d% n/ ?" }4 I" L/ e

  红树林只能生长在地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海岸的潮间带,也就是说它只能生长在地球赤道两边,超过南纬40度和北纬32度以上的海岸带是不能生长红树林的。

# }1 J5 w: D' i h2 p

  世界上的红树林遍见于亚洲、大洋州、美洲和非洲。中国的红树林见于海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香港、澳门和台湾等省区,其中,海南、广西、广东分布的最为广泛,占全国总面积的94%以上。海水中的红树林

" D3 S/ F$ s6 Q, ^
+ h- d* `% @8 e- w

  红树林生长在潮间带上,涨潮时,潮间带是被海水淹没的。海水淹没了潮间带,也淹没了长在潮间带上的红树林。这时,海底下有着一片片的森林。所以红树林也被形象比喻为“海底森林”。通俗地说:红树林是被海水间歇性浸泡的森林。

: `2 b* c0 }4 Y6 x1 |$ ^' d' @

  红树林是红的吗?

0 ~! v$ C, r, C, K) i
% u/ M: W! p) ?" I6 D& [3 R

  红树林和陆地上的森林一样,是绿色的。人们为什么要称这样的植物为红树林呢?这是因为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含有丰富的丹宁。丹宁是一种化学物质,当它和空气中的氧气结合时,产生化学反应,反应后很快呈现出红褐色。所以,只要把红树科植物的树皮划破,自然就呈现红褐色来。红树就由此得名。由红树组成的森林,人们自然就称之为“红树林”了。

6 w0 S8 B1 {( ^3 I9 V

  红树林是一种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生长于陆地与海洋交界带的滩涂浅滩,是陆地向海洋过度的特殊生态系。调查研究表明,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如广西山口红树林区就有111种大型底栖动物,104种鸟类、133种昆虫。广西红树林区还有159种和变种的藻类,其中4种为我国新记录。这是因为红树以凋落物的方式,通过食物链转换,为海洋动物提供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由于红树林区内潮沟发达,吸引深水区的动物来到红树林区内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由于红树林生长于亚热带和温带,并拥有丰富的鸟类食物资源,所以红树林区是候鸟的越冬场和迁徙中转站,更是各种海鸟的觅食栖息,生产繁殖的场所。

]( f/ c4 g+ Y
# A' ]$ F! I. l

  红树林另一重要生态效益是它的防风消浪、促淤保滩、固岸护堤、净化海水和空气的功能。盘根错节的发达根系能有效地滞留陆地来沙,减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体宛如一道道绿色长城,有效抵御风浪袭击。1958年8月23日,福建厦门曾遭受一次历史上罕见的强台风袭击,12级台风由正面向厦门沿海登陆,随之产生的强大而凶猛的风暴潮,几乎吞没了整个沿海地区,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但在离厦门不远的龙海县角尾乡海滩上,因生长着高大茂密的红树林,结果该地区的堤岸安然无羔,农田村舍损失甚微。1986年广西沿海发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风暴潮,合浦县398公里长海堤被海浪冲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红树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冲跨,经济损失就小。许多群众从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红树林是他们的“保护神”。1982年,华侨郭春秧特地从南洋带回"秋加树"等三种红树林种苗进行育种栽植。红树林的工业、药用等经济价值也很高。

% x5 s" S. c8 {

  我国红树林共有37种,分属20科、25属(另有资料为16科20属31种)。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台湾、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广西自治区红树林资源量最丰富,其红树林面积占全国红树林面积的三分之一强。无论是种类和分布范围,在太平洋西岸,我国的红树林都具有代表性。

8 [; U( d2 |! z3 k$ T+ Z

  红树林是我国保护物种,近10多年来,先后建立了国家级(3个)、省级(4个)、县级(8个)红树林保护区15个,并制订了相应的保护法律法规。然而,得到10多种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保护的红树林并没幸免刀俎之灾。近40年来,特别是最近10多年来,由于围海造地、围海养殖、砍伐等人为因素,红树林面积由40年前的4.2公顷减少到1.46万公顷,不及世界红树林面积1700万公顷的千分之一。特别是在《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颁布实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无视国家法规,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红树林,包括几个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坏,其中尤以广西自治区砍伐红树林为甚。全区原有红树林22387公顷,到1993年仅剩5654公顷。据不完全统计,广西近几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规划的(已批准)即将砍伐的红树林将达近1000公顷。

1 j: [0 g2 s0 l0 D

  已列入《中国湿地名录》,国家保护的重要湿地之一的福建龙海红树林保护区内,1998年龙海市政府未经保护区主管部门批准,将上马一顶耗资2500万元的围垦工程,围垦面积460公顷(6900亩)用于搞养殖,将危及33多公顷(490多亩)红树林的成活。

, T7 ?( P$ l: Y2 L4 _. P

  厦门西海域,80年代在东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红树林,随着这几年的围海造地的不断扩大而消失。

( m( K5 W. G& ~& W% \' a

  深圳福田国家级红树林鸟类自然保护区。自1988年以来,深圳城市建设就有8项工程占用福田红树林鸟类保护区红线范围内土地面积达147公顷(2200亩),占原整个保护区面积的48.8%,共毁掉茂密红树林35公顷(526亩),占原红树面积的31.6%。

" X/ r8 g& h1 ~9 V' `

  海南省文昌市铺前镇约6公里长的沿海岸线上,67多公顷(1000多亩)的红树林区已全面挖塘养殖,近半数的红树林遭受严重破坏。海南东寨港国家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是我国目前面积最大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3300多公顷(5万多亩),有林面积2000多公顷(3万多亩),列入《世界湿地名录》。但从1993年以来,不断有群众进入保护区砍红树、挖塘搞养殖,大片大片的红树林区成为荒芜的水泥塘。

( A$ U' N, V& G8 ?3 E1 G0 B7 c

  我国的红树林遭受如此严重的围垦砍伐破坏,而且还在继续遭受破坏,除了少数破坏红树林事件是由于管理不严,被群众的围垦养殖等活动破坏外,大量的还是当地政府的行为。这就不能简单地用环保意识差、对红树林生态系的重要性缺乏认识、或法制观念不强等原因来解释。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经济利益的驱动。因此,只有提高《国家海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法律地位,使我们的蓝色国土海洋也同陆域土地一样具有同样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滩涂海域“无法、无偿、无序”的开发使用状态,才能更有效地保护包括红树林在内的滩涂和海洋资源环境。

. ~! A; a5 M( D; a" D4 a

  我国加强红树林保护

/ w9 _# I- T' D. S; r

  我国政府近年来采取有力措施保护有“海底森林”之称的红树林资源,特别是发挥红树林在净化重金属、农药、生活和养殖污水能力强,防止赤潮发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9 o6 Z" b/ F b* o. N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红树林,但由于沿海一些渔民毁林建虾塘,近10年来,广西的红树林面积减少了10%。大量红树林被砍伐、破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极大关注。目前,我国已建立7个省级以上的红树林保护区,保护红树林约占全国红树林总面积的一半,并成立了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红树林保护、科研与管理体系。

/ I* g' u0 R6 }+ {( k

  平山吉隆镇的盐洲岛的海边也有红树林。只要你们到了盐洲岛一打听就可以了!你们可以去那里参观。

1 D0 e' H& e. l5 e

  1

9 J0 b% u h2 B& Y1 g. u m+ I

  盘古大陆分裂和大陆漂移

6 K% [; H1 i; g- |. E9 }
- f$ _1 m+ }0 B. G- Z

  2

, m' p* ~3 R2 n

  大陆 - 海洋俯冲带

- |; ~! }+ e8 Z9 C! g
% J( G* Y; Z3 @1 T j

  3

0 h; `: u9 V! g7 `8 T

  印度 - 亚洲大陆碰撞

' G8 c! t$ W# i
. }' x N* E% e6 g: `: H# z6 ]3 I$ n

  4

* e9 k4 E! p' S8 L0 Q, h0 I

  南大西洋的形成

( `' Q* j6 m' f- ]* V
- B% b0 \: y4 {; K+ B

  5

3 O: v1 |! e+ K

  海底扩张和海洋磁异常

: l8 V' v0 _* C' @" }! {
. j! z- w( K8 a* o' s
6 D$ a' N1 e* ?( t9 X4 F6 X s
" O+ ~) V' a: a! j: z9 p) M( \
n9 H4 ^- O) i& j9 i
$ G/ @ x; o/ D" }, a

  6

: P1 \/ `& f- j( P! \

  加拿大冰盖和海岸线移动

8 b) D9 B3 Z8 m2 O% u
1 p2 K/ d z9 y- V* F, h
! k4 G6 h+ O1 p+ \) _% N
, V- E8 T: k* H5 j
& W, L) x2 x7 |% x) M* R0 @

  7

. C4 [ R7 ]4 f `

  沿海侵蚀与海洋梯田的形成

0 E+ i2 V* Z5 U- I
3 m+ h8 [. g) {4 Y, c5 b u
1 ]/ R! @9 D8 F( D+ R

  8

+ F. c4 {* Q) h, y9 L& L" o7 H( Z1 c

  通过海底扩张形成的南大西洋

9 D* C( }- V% z
$ V% E6 x. }8 ~# @3 X, |

  9

; Z( S+ b3 ]/ ~1 v

  北太平洋板块构造史

. ?5 V& x6 a3 Q3 D* t, n* R
( `" v9 K' ^/ b' q3 m

  10

; N% I. L& N5 E8 f/ u* x# {! }8 h

  南太平洋板块构造史

. x# T, L0 R( B1 x& A: o3 y$ f- l( y
7 g& S/ t. {( M8 _. n& J- t

  11

( R d' [7 r2 g" |# k( o* b7 z

  1.7亿年至今,

# W' J% H6 q! v: o0 G9 _. Y/ Y

  非洲板块和北美洲板块间的

4 v" U6 z9 l& s# Y

  大洋中脊的生长过程

7 o3 c, B7 P9 B2 {
3 W, @6 K% Z" A3 x" R. O6 R! a

  12

$ [ p( F+ P9 z, T* Y, O R7 d

  石油沿断裂和多孔介质

( c- e1 q. p* D) s( J

  向上运移的过程

& D' S, F: ^9 O/ r* x6 \ t) _
0 n: |' k* ~' D/ n

  13

0 u& W) ]7 m, d3 s' j) Q

  圣芭芭拉海峡挤压缩短过程中,

0 U) z. Y Y" m; Y( Q* n/ `- C {

  油气向上运移

6 c, K# U* g2 H1 k1 m; Y( W7 c# H( u# B& h

  和在背斜转折端富集的过程

$ o7 t; ]' ~ \2 i
! q2 V& p- ~# `

  14

6 o7 d" ^1 m: h4 x* Z3 ?

  圣芭芭拉海峡南北

! i+ h/ B* a2 p% l

  向褶皱和断裂的形成过程

; e. G1 `& V2 T9 P& X) N q
' {0 n% o0 t- M. q% B/ v

  15

7 v7 U% y, \( I4 ^8 v6 G

  加利福尼亚更新世横断山脉的

! J3 E5 }7 g- v" v2 k

  挤压缩短过程

' o. ^: T4 b6 m* y4 h E
- S. z. i, } M% W

  16

1 o7 ~" N3 h; k% t9 e5 b

  加利福尼亚河流冲积平原的形成过程

" k7 K: a7 L' r: u: d( U
' k t3 e. {. |1 |' X5 P; W5 R0 t

  17

/ ~, \% E) L! O/ Z7 ?$ g8 d

  加利福尼亚横断山脉演化的过程

& v$ A+ S0 {: z. }2 }* K
! h0 d+ J6 J" J

  18

. n! T5 D6 \* ^. ~- p! @

  切萨皮克湾地区,

. i# {/ C) q+ ^: @4 T

  中新世化石层的形成

- @4 `' n. n+ o: s
" n7 \0 u4 _. l- T" N

  19

5 S3 P# N) t& t- }8 R! h

  切萨皮克湾地区,

+ P+ U; D7 v; @

  中新世海岸线移动

S# J% X4 U. h0 S- \: n

  (12-16百万年)

' L- A. Z: u) }6 g: V1 _
0 }/ ]) @2 Y0 z2 {$ K+ Q . e1 ]7 o0 X4 h& ?9 [1 x . B- C5 _5 a9 M6 m ; t4 C( x+ q, M; g! A2 u5 Q" z+ f1 h' \) w8 r8 B + I# S# n$ v' L' a; O8 v2 A9 b! S8 b/ \ ; ]! @- B( L5 E: h ) g" Y9 b) H3 f: L! d: N0 H# m0 d; h8 m/ F & a1 k8 l6 T( n3 e! {5 s# K5 | 1 a! v% j; H& U6 i$ k2 P+ d* X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花草溪泉山林中
活跃在7 天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