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 沿海文化遗产保护

[复制链接]
5 M7 G: H; e) ?* q

原标题:宣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2 s& Q+ [; B% g4 o. _6 `5 [4 n9 F: i- Y# g% K6 m1 p/ V, Q* d8 f% O1 M% o

2 g! J ?/ \2 D3 _8 J

' V0 N& b- i0 p2 K _

泾县中国宣纸小镇俯瞰。这里成为宣纸产业集聚升级、业态跨界融合、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载体。 通讯员 李晓红 摄

' _8 F" [1 Z, _! [

宣城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韩俊书记调研指示要求,统筹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积极服务建设繁荣兴盛的文化强省。

6 u' n5 A, Z! K. I4 s

一是珍惜文化遗产资源,强化系统性保护。突出宣纸和古村落两大特色领域,制定实施《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宣城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将保护纳入法治轨道。在全省率先编制实施以市域为规划范围的《宣城市古建筑古遗址保护与利用规划》,以规划强管控。多渠道筹集保护资金,2020年以来累计争取中央财政支持2.13亿元,市县财政累计投入约4亿元,引进社会主体投资超15亿元。85个传统村落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117个村落列入省级保护名录,数量均居全省第二。绩溪县、泾县跻身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数量居全省第一;绩溪县做法入选住建部首批示范案例,在全国推广。

1 n+ I m! ` T3 q

二是焕发文化遗产新生,推进活态化传承。组织出版《宣城文化概览》《当代名家品宣城》等,把深奥的文化、历史、技艺,以通俗易懂的故事讲出来。打造“互联网+村落资源”展示模式,建成全省首家以数字化为主要呈现方式的非遗展示馆。加强传统技艺技能传承,培育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名、省级87名,居全省前列。依托各类传承基地、“非遗进校园”等活动,传承皖南花鼓戏、皖南皮影等特色技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健全完善红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以传承新四军精神为主题的宣城市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基地今年7月投入使用。务实举办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长三角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宣纸文化艺术节、文房四宝文化创意创新项目大赛,持续扩大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

: a+ T" Y7 g% X

三是升华文化遗产价值,深化融合型利用。推进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编制实施《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发展规划》,宣纸集团预计全年销售额增长超80%,持续彰显宣纸这一安徽的文化符号。加强传统古村落活化利用,依托传统村落建立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9个,形成廊道型传统村落集中连片区,旅游收入连续3年增长20%以上。深度参与大黄山世界级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重点推进57个在建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54.9亿元。深入挖掘绩溪“和”文化内涵,推进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打造“握手言和”特色调解品牌。

0 K1 ~; r* {! B0 a3 L" f

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展是一篇需要持续写好的大文章。下一步,宣城市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特别是韩俊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拉高标杆、加大力度,更好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传下去。

# E+ u8 |* i! Y8 w

【此文系转载,来源于安徽日报,版权归属原作者】实习编辑:屠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w1 `$ n( b) c3 }8 M 9 G3 \; a7 S- f/ I( k

责任编辑:

4 t( A2 Q L& t4 n , b+ ~& |8 ]% s) {; \3 S# C! r' s, j& Q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宿命轮回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