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推荐 || 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 海洋鸟类研究计划

[复制链接]
* H( n* W) C0 x9 n

原创 王 玄等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 m) t' B3 y% v# X" i' ?* j
7 H# s4 I3 L% Z3 ~( F+ e

论文推荐

0 {" ~* U4 x; D' e# j

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

2 o$ G- r! j3 x( K Y! s

王 玄1,2崔 鹏3丁晶晶1,2* ,常 青4

9 M4 J) L/ U# E% v

1.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2.江苏盐城滨海湿地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3.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4.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j: L: H0 {% X3 C. `
, W* ~7 j. v! h6 c

沿海湿地优越的自然条件,为鸟类的迁徙、繁衍和越冬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江苏南部沿海不仅是候鸟的中转站,还是迁徙候鸟理想的越冬地。鸻鹬类和雁鸭类的鸟类觅食主要依赖天然潮间带的湿地,同时也依赖人工潮上带湿地,高潮位时海水将潮间带滩涂淹没,迫使雁鸭类和鸻鹬类飞往附近的潮上带生境(如养鱼塘、养虾塘等)停歇。每年春秋迁徙季节途经该区域的鸟类有上百种、数量超过千万只,但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的报道较少,同时,由于经济发展和人口压力,江苏沿海地区的促淤围垦使得沿海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现存湿地仍面临不同程度的丧失和退化,越冬鸟类群落结构及栖息现状将受影响。江苏盐城东台条子泥区已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江苏首个世界自然遗产地,也是全球第2块潮间带湿地遗产。近年来受海洋动力影响,条子泥滩涂受海水侵蚀较为严重,本期论文推荐的作者通过对江苏南部沿海越冬鸟类的种群动态及其生境利用状况进行分析,了解越冬鸟类的种群状况,为越冬鸟类及其越冬地的生境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 M( j1 X' h0 o5 Q4 \5 z: m' V, C

下面跟学报君一探究竟!

3 A( S* I5 n# ^ s. w$ U/ U

作者简介

8 `' z1 [ p! _( j2 Y2 y/ a

通讯作者

Q r L- k8 P% M6 v
8 l! h: y+ A& g) _3 A3 {, b

丁晶晶,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

+ }/ i6 u- Y/ X

第一作者

7 Y9 N& F5 b Z* y! H- k
: D% r; l6 M8 o; @: z* _& O% Z4 y

王玄,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

0 z" W ^6 M ~
* h; C. M. L3 ^ l' K

关键词沿海湿地;水鸟;群落结构;越冬;栖息生境

/ m t' {5 [. n* {' n

基金项目: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自主科研项目(BM2018022);生态环境部生物多样性调查、观测和评估项目(2019-2023)。

5 j; i( {# c1 d. j! M, p7 h+ ~

引文格式:王玄,崔鹏,丁晶晶,等.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45(5):178-184.WANG X,CUI P,DING J J,et al. Community stnucture and diversity of overwintering walterfowls in south coast of Jiangsu Province[J].Jourmal of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 ,2021,45(5):178-184.DOI:10.12302/j. issn.1000-2006.202004058.

: B6 P6 f% Z5 ?6 D3 m( {
/ E* [7 ]/ @- N- ^6 l# c

1目的

4 }0 d4 U. b Q$ g$ G

江苏南部沿海不仅是鸟类迁徙路线上鸻鹬类重要的停歇地,还是众多雁鸭类等水鸟重要的越冬地。对江苏南部沿海越冬鸟类的种群动态及其生境利用状况进行调查,为越冬鸟类及其越冬地的生境管理提供参考。

7 S5 C; e1 @. \

2方法

0 w, ~& y. e5 Q+ [/ ]9 s

采用样点法结合样线法对江苏南部包括东台条子泥,如东小洋口,通州湾、吕四港、启东黄金海滩的沿海滩涂、河口,围湖、高潮栖息地等区域进行调查,依据调查区域内水鸟栖息地分布及活动特点,对越冬水鸟群落结构和各调查区域越冬水鸟的多样性进行分析。

" b1 W3 x3 I6 `/ ]' w

2.1 试验材料

7 {9 I* d+ _% P# P) Z3 w0 {

江苏南部沿海属南暖温带向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为长江下游冲积平原,处于海陆相过渡地带,年均气温15 ℃,年均降水量850~1 280 mm ,年均日照1 900~2 250 h。调查区域南端起点为南通的启东(121.927 907°E,31.701 419°N),北端终点设在盐城的条子泥( 120.964 997°E,32.880 936°N),调查途经南通如东等地。调查区域包括南通启东的黄金沙滩、吕四港口、通州湾、如东的小洋口和盐城东台的条子泥。

, I. C2 U H7 x9 V- z( i

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利用生境主要由泥质。滩涂、碱蓬滩和米草滩、围湖、鱼塘、芦苇塘等组成。泥质滩涂是天然湿地,低潮位时为无植被生长的光滩,碱蓬滩和米草滩分布在海堤外侧至中、高潮位的潮间带上,高潮位时海水可淹没该区域;围湖为大堤外侧围成的海水湖泊,围湖内的水位受潮汐影响较小;鱼塘和芦苇塘位于沿海大堤内侧,以广阔明水面为主,水面外围生长有灌木和芦苇。启东的黄金沙滩及其周边区域主要生境包括海水围湖、米草滩;吕四港生境包括港口附近的泥质滩涂和大唐电厂附近的围湖;通州湾生境主要为滩涂围湖及下海通道两侧的泥质滩涂;小洋口生境包括泥质滩涂、闸口内的碱蓬滩和堤内的鱼塘;条子泥生境主要为泥质滩涂、碱蓬滩和堤内鱼塘。

* k% x% ?) J- Z% i1 t

2.2 研究方法

' q3 S3 [3 p3 ?5 F

2019年1月中下旬,以江苏南部沿海地区雁鸭类、鸻鹬类鹭科鸟类等为主要类群,开展滨海湿地越冬水鸟种类组成、数量动态及栖息地选择的调查。依据涨潮时间和天气状况每天调查2~3个样点,调查采用样点法与样线法相结合的方法,借助双筒望远镜、单筒望远镜对区域内水鸟进行观测,依据调查区域内水鸟栖息地分布及活动特点,对物种密度较高的河口、围湖、浅滩和高潮栖息地等区域用样点法进行记录。相邻两个样点之间采用样线法调查,记录样线两侧的水鸟种类及数量。样点半径视开阔程度确定,样点间距不小于500 m,采用直接计数法记录。样点样线调查中均使用GPS记录轨迹及位置,使用ZEISS单筒望远镜(20x60倍)和ZEISS双筒望远镜(10x42倍)观察,使用佳能相机(Canon 5 DIV)对观测到的鸟类进行记录,辅助集群数量的估计。物种鉴定参照《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鸟类分类地位及学名和中文名依据《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第3版)》。

9 s9 R! E: j' O5 [% k

3结果

8 }1 f6 ?( U, I; \" h- z

共记录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41种35 353只鸟类个体,隶属于6目10科;雁形目占总个体数的52.50% ,鸽形目占总个体数的33.02%;人工鱼塘和泥质滩涂生境内越冬水鸟个体数均超过1万只,高于米草滩涂、滩涂围湖和芦苇塘等生境;从物种数来看,江苏南部沿海越冬的雁鸭类物种数高于越冬的鸻鹬类;在多样性指数上,东台条子泥越冬的水鸟物种多样数性最高,其次为吕四港、黄金海滩、小洋口、通州湾。

% x3 U' f4 M3 q' y5 T

3.1 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群落组成

7 o# x5 ]9 C& H# X- b. o& f7 E% F3 Z( _

经调查(表1) ,江苏南部沿海共记录41种35 353只鸟类个体,隶属于6目10科。

( F* E8 w+ U, s2 I6 e1 T

▼表 1 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分类及组成

* m3 R) g4 i) S6 I1 }% u9 I% |2 @
+ G* T4 J/ f) R, p7 I+ [

表1看出,个体数量最多的是雁形目鸟类,共计17种18 562只个体,占总个体数的52.50% ;其次为鸻形目鸟类,共计15种11 674只个体,占总个体数的33.02%。其中,属于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1种,为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 ;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鸟类有4种,为斑头秋沙鸭(Mergellus albellus)、角鹏鹛(Podiceps auritus)、黑颈鹏鹏(P. nigricollis)和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la) ;属国家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和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38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29种;属中澳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7种。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IUCN)公布“物种红色名录”中濒危等级为近危(near threatened)种的鸟类有3种,分别为:罗纹鸭(Mareca falcata)、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和白腰杓鹬(Numenius arquata) ;易危种(vulnerable species)的鸟类有2种,为黑嘴鸥(Saundersilarus saundersi)和红头潜鸭(Aythyaferina);低度关注(least concern)的鸟类有37种。

' r3 l7 H2 [( q3 y

根据居留型划分,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中冬候鸟有21种,占物种数的51.22%;留鸟有15种,占种数的36.59%;既属于留鸟又属于冬候鸟的有4种,占物种数的9.76%。此外,黑天鹅在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中尚未记录,属于逃逸物种。根据分布型划分,江苏南部沿海越冬的水鸟广布种鸟类有31种,占物种数的75.61%;属于古北界的鸟类有9种,占物种数的21.95%;另外,逃逸黑天鹅(Cygnus atratus) 的分布型属于大洋洲界。

0 Z, {# `5 e: i( c
1 L1 ?3 `! v; E# F

▲沿海越冬鸟类

7 q0 a8 e' c( O

3.2 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分类及名录

9 R" S' c3 W7 ?9 c

经调查发现(表2),江苏南部沿海共记录到越冬雁鸭类17种,隶属1科6属,统计到的个体数有18562只。鸭属的种类最多,有8种,占鸭科物种数的47.06%,个体数为12084只,占鸭科总数的65.10%。其次为潜鸭属,有4种,占鸭科物种数的23.53%,个体数为5483只,占鸭科总数的29. 54%。其他雁鸭类详见表2。江苏南部沿海记录到的雁鸭类中,罗纹鸭(Marecafalcata)在IUCN名录中属于近危物种,其他雁鸭类均属低度关注物种。江苏南部沿海越冬的雁鸭类中优势种有斑嘴鸭(A. zonorhyncha)和红头潜鸭(Aythya ferina)。

- N/ B# B9 L! [$ Z. R( w1 i

越冬鸻形目鸟类共记录到15种,隶属于5个科,个体总数为11674只。鹬科记录到的个体数.最高,个体数为4457只,占鸻形目个体总数的38.18%;其次为鸥科鸟类,个体数为3 855 只,占鸻形目个体总数的33.02%。记录到的鸻形目中,黑嘴鸥在IUCN名录中属易危物种,蛎鹬和白腰杓鹬属于近危物种。该地区越冬鸻鹬类中,优势种为白腰杓鹬。

5 E) R E9 u1 {2 x- n6 }

除雁鸭类和鸻鹬类,调查中还记录到鹤形目1科1种2962只个体,占调查鸟类总数的8.38%;鹏鸱目1科4种1017只个体,占调查鸟类总数的2.88%;鹈形目1科3种793只个体,占调查鸟类总数的2.24%;最后为鲣鸟目1科1种345只个体,占调查鸟类总数的0.98%(表2)。

' m3 N" N3 r) ]$ q( I

▼表 2 江苏南部沿海越冬水鸟名录

5 V' v; o6 E8 H* Z
# R9 n& e6 f) Q- Y2 h

注:保护等级为列入中日(Δ)、中澳(■) 候鸟保护协定鸟类名录的鸟种。II .国家二级保护鸟类;NT.近危物种; VU.易危物种。 + + +.优势种;+ +.常见种;+.稀有种 ;+.罕见种。

' j6 _" s0 o% j* Q0 Y& A) X' v
7 H- Y |" v- [* k# F1 b

▲鸻鹬类

5 U7 L2 N* E$ J4 Z Q+ S/ i
( N6 m9 S: }' `) o+ S) p

▲大堤内侧鱼塘内栖息的鸻鹬类

, B7 a& A' P6 K2 a) N- b! F
4 L. t, C U/ i5 u& s8 [% d

▲普通鸬鹚

( n# }: e! M9 M: A9 Y8 @4 H( h
$ a, M1 C+ q6 J4 L" r% ?

▲翘鼻麻鸭

( Z4 e: r. K( O+ V; l% ]( b4 S

3.3 江苏南部沿海调查区越冬水鸟的多样性分析

/ w+ P( ]* C; ]+ u% S5 |

江苏南部调查区域越冬水鸟多样性指数见表3

' x8 b: W, N# q2 q }" U* m7 E# U

▼表 3 江苏南部5个调查区域越冬水鸟多样性指数

* Q7 }5 s* _& S8 \
+ I5 D; n* E$ l# S% V7 Y% Q: N7 Q

表3看出,条子泥地区越冬水鸟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最高(28种13 727只个体),通州湾地区越冬水鸟多样性指数、物种数和个体数均最低(20种4 161只个体)。各调查地物种数大小排序为条子泥>吕四港>黄金海滩>小洋口>通州湾;个体数大小排序为条子泥>小洋口>黄金海滩>吕四港>通州湾;多样性指数大小排序为条子泥>吕四港>黄金海滩>小洋口>通州湾;均匀度指数大小排序为条子泥>吕四港>黄金海滩>小洋口>通州湾;优势度指数大小排序为通州湾>小洋口>吕四港>条子泥>黄金海滩(表3)。

& v" x4 I6 e y: E" U4 p3 ^

从越冬地生境类型来看,记录到水鸟种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鱼塘(29种)、泥质滩涂(24种)、芦苇塘(22种)、滩涂围湖(12种)、米草滩涂(2种);各调查地水鸟个体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鱼塘、泥质滩涂、芦苇塘、滩涂围湖、米草滩涂;水鸟多样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为鱼塘、泥质滩涂、滩涂围湖、芦苇塘、米草滩涂(表4)。

* R& d3 C( W$ s T! o, T

▼表 4 江苏南部5种越冬生境下水鸟多样性指数

5 K a- ~; {: [$ {& `
' N! y x9 W- X1 C

注:H.多样性指数; E.均匀度指数;D 优势度指数。

! }) A! O, h1 X+ a, R; B% t

经调查发现(表5) ,鸻鹬类和雁鸭类对越冬栖息生境的选择不同,鸻鹬类只在泥质滩涂和人工鱼塘内有记录,泥质滩涂记录10种8978只鸻鹬类个体,人工鱼塘内记录6种2498只鸻鹬类个体。雁鸭类除了米草滩生境内没有分布外,其他4种生境内均有分布,其中人工鱼塘内种类数和个体数最多,共记录14种8 341只个体;其次为芦苇塘生境中,共记录13种5091只个体;再次为滩涂围湖内,共记录10种3672只个体;最后为沿海泥质滩涂上,共记录9种1 457只个体。

. f$ n8 x M/ x8 F* ^* j

▼表 5 江苏南部沿海5种生境下鸻鹬类和雁鸭类的分布

, q+ ]( g W- m9 A" s
* X. r C! U& i \$ B

4结论

( U: r: s$ s* Y t1 M

在自然湿地退化的背景下,人工湿地作为鸟类越冬的替代生境,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合理调控的人工生境为越冬水鸟提供了栖息地;互花米草的入侵对江苏南部越冬水鸟产生了复杂的生态影响,芦苇群落生境破碎化以及侵占泥质滩涂等都将使雁鸭类和鹘鹂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不断减少,互花米草的快速扩增,对沿海鸟类群落数量及分布的负面影响逐渐显现。

; F6 o4 R( x& T7 e
2 B) }8 G) w5 j( C- w# o

关注我们,更多精彩

0 L: j1 f* H- u/ h: c
& O% R3 M S+ X% u# k ) |: M/ r$ _1 z' G5 I % B$ V7 f, `* g4 ~. [: z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伪丶笑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