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南京发现2.6亿年前“虫牙印”化石

[复制链接]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距今2.5亿年前的二叠纪末期,地球上曾发生史上最为残酷的物种大灭绝事件,这一事件已经从大量海洋生物化石中得到验证。但陆地上的生物灭绝程度究竟如何,一直缺少化石证据。在南京发现的一种名为“虫蚀迹”的化石,将成为解开这一千古秘密的“金钥匙”,并为专家推断气候变暖与虫害加剧之间关系提供证据。- a) f7 {3 i3 B' Y

% t4 ^1 o( G: V7 P9 [& I  昆虫吃过的“牙印化石”保存至今! [2 j& T! x# Q3 i  z3 ?6 z. z
6 \+ Z2 B* E7 {! n* |: @
  所谓“虫蚀迹”化石,就是被昆虫吃过的植物化石,这些化石上留有当时昆虫咬过的齿迹。
' s+ v% l+ I9 x/ r( w  昨天,在中国古生物学会学术年会上,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博博士介绍说,位于我市栖霞区的湖山,有保存完好的距今2.6亿年前的龙潭组植物化石。专家调查发现,这种“虫蚀迹”化石在湖山的出现率竟然高达5%。也就是说,20块植物化石里就有一块留有昆虫的“牙印”。
" W) U6 x* x( C2 U; r4 k' t  据介绍,动物化石的形成和水体密不可分,所以在二叠纪时期,海洋动物化石非常丰富,但陆地动物化石很少。“因为陆地动物形成化石,需要许多‘凑巧’”。王博解释说,昆虫死后落在土壤里会很快腐烂,  除非遇到火山喷发,迅速将其掩埋;或者刚好被水流冲进湖泊,迅速被沉积在湖底,才有可能形成化石。但是,昆虫在陆地上会取食、筑巢,就会在植物上形成破坏的痕迹。也就是说,昆虫吃过的齿痕会留存在植物上。- a' ]. `6 @! G

  Z- Z/ d9 j0 i0 a# O8 D8 ?  将成解开气候变化秘密的“金钥匙”" U8 o) ?; B6 a) X$ l1 y
- L- S( i& ]/ r5 @/ s/ _
  并不是植物化石缺个角少条边就说被昆虫咬过。王博说,被昆虫咬过的植物化石会有一些特殊结构,比如被咬过的边缘通常会增厚。
8 M# D) W$ O( P% q7 y/ F  通过对这些牙印化石的研究,专家发现,当时的昆虫多以边缘取食为主,也就是说,昆虫可以像孙悟空吃蟠桃一样,咬一口就扔掉再换一个,“由此可以初步推断,在2.6亿年前,南京的植物种类非常丰富,昆虫衣食无忧。”
! z- O1 `% }. k# ~" L; _8 k  王博介绍,如果能找到足够数量的牙印化石,通过大灭绝前后期昆虫数量的对比,科学家可以推断出当时的气候变化对古代昆虫演化、以及对植物和昆虫生态关系的影响,并以此推断出气候变暖是否导致虫害加剧。8 P% _3 Y7 Z4 G9 J, m- [
据悉,古生物学界之所以高度关注“虫蚀迹”化石,是因为这项研究在国内才起步,而国外古生物家已经搜集了几万块“虫蚀迹”化石。* g; ^1 R7 ^4 E% G' {

" n8 ~# S* v/ O' |8 ~; h6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