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 v' P& K" i6 l3 t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专家牵头的联合团队用生态计算模拟技术研究,揭示大灭绝中生物多样性锐减或为生态系统坍塌前兆。相关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当代生物学》上。
% E, Q# ]8 F- B- b$ }7 q( G 记者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陈中强教授团队获悉,该团队联合美英等国科研机构,用生态计算模拟技术,对2.52亿年前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生物大灭绝模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海洋生物在本次生态大危机中遭受了“两幕”式灭绝的打击,第一幕中生物多样性突然全面崩溃,但生态系统在面对极端环境生态大危机时表现出惊人的抗灾恢复能力,直到6万年后,生态系统才彻底坍塌。
0 |! b3 M' q& w 陈中强团队运用国际先进的生态计算模拟技术,开发了古群落生态数据库结合古食物网模型,主要利用生物之间捕食关系这一关键抓手,将生态系统底层的初级生产者至最高层的顶级捕食者全部联结在同一食物网中,借助生物群落动态模拟技术,定量分析其网络结构及结构稳定性的演化规律。 % Q G9 x& P9 f: \( O8 m
“该国际前沿的大数据和计算模拟方法,从更整体的宏观视角揭示了生态系统在重大地质突变期的演化历程。”陈中强说,团队前期已利用该方法成功重建了二叠纪-三叠纪之交陆地生态系统的坍塌与复苏过程。
3 f- }- M* t& Y' e6 ^2 Q( ]
$ l5 P8 F2 s; K. W' M$ W 大灭绝前、中、后生态系统坍塌过程景观复原图。(姜雅奇 绘制) " o' H1 C, t \" u2 `4 ~5 \
“我们的生态模拟发现,在大灭绝第一幕后,生物多样性锐减一半以上,但生态系统的多项生态指标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其抗灾恢复能力略有下降。”陈中强说,大灭绝第二幕之后,各种生态指标显著变化,群落稳定性完全崩溃式下降。(记者李伟) ) C: x- W$ V& Y5 N, |2 G- U1 o/ S
/ e; [5 q, c- J# V m$ E$ u" V! J" I! S$ X$ X- A. p) g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