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 m# o8 s1 M& t/ n 获取本资料的方法: ; I4 x/ T4 b, W6 j6 ]. R
关注公众号——高中地理素养,并在“高中地理素养”公众号后台直接回复“海洋灾害”既可获取本资料的word版本。 * B" ~: e$ [/ x4 b. x: x

( @, ]* D: L$ ~' y$ R9 H F; f6 ` 海洋地理——海洋灾害与污染 # ~6 W1 d1 ~% g+ s, W
一、课标解读
- `( v. |& v' _) Y- I 新课标解读 $ r; K0 j8 S& L8 E
核心素养 ' y0 t# A5 ^# x z
Ⅱ-2.7举例说明主要的海洋灾害及其成因,以及相应的减灾举措。
' ^! A' h# e- h0 X% `8 ?6 s7 q Ⅱ-2.8说明海洋污染的形成以及对海洋环境的危害,简述保护海洋环境的主要对策。
# ^ H2 q+ ?! ~6 Z8 K; @8 H f 1.区域认知:知道各种海洋灾害及其成因及相应减灾举措;知道环境问题的类型及对策;
0 Q6 h: u8 J8 d8 R% a3 n% M6 T6 \ 2.综合思维:能从成因入手,综合运用技术、工程、管理措施以应对海洋环境问题和防灾减灾。
' O. F9 J* N& Q8 { w; [. M7 | 3.地理实践力: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和其它地理工具,分析海洋灾害及其成因,减灾措施;分析海洋污染的形成,危害及对策。
9 L1 W: {) X$ X: ]( I! B# ^. f 4.人地协调观:知道海洋灾害和海洋环境问题对人类影响,树立防灾减灾意识,理解保护海洋地理环境的重要性和措施。 7 K0 m2 c9 ]. _7 h, }
二、思维导图
& d7 D2 j3 D0 b7 @# c% H& N' W  3 ]1 N/ Z8 b! C; Y$ y- \
三、必备知识梳理
$ [7 [! @4 Z/ S0 V; `( K' | (一)海洋自然灾害 . a8 [- ]4 ^& }8 l
1.海洋自然灾害类型 % V7 }: o' A* s
成因 ) o$ O8 g. D! U' k% A m7 Q, B* w
发生时间和地点 4 h2 j3 {+ `! ~$ s3 r
特点
% R" u4 M0 G. A& F 危害 8 l6 o. `9 G0 [" ^- P& ~ e
风暴潮
2 t6 }3 z7 D6 ^6 Z, a 热带、温带气旋、寒潮等强烈天气系统形成的水位暴涨、狂风巨浪 1 d- t) d$ o# F9 {6 Q( p% i
热带气旋:夏秋台风影响海区、飓风影响地区 8 q* A3 C2 Y, d: C8 T, M, s
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 : B T4 w$ ~" L5 ^+ X* t
使海上船只沉没、沿岸堤防决口、农田被淹、房屋被毁、海水入侵、地下水污染、耕地盐渍化 " z' b) r& c; ?) D }9 o+ D
温带气旋:春秋中高纬度沿海地区
$ z J o2 m v; J: Z; x" W i 增水过程相对平缓 / v4 D& |8 U3 J/ G7 f
海啸
4 N) d" I9 o. r, p. l+ e4 J 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引发的大浪
2 n9 ]) V' W5 Z# p. _6 z$ g0 c 海底地壳活动后,可传播很远;发生区的分布基本上是与地震带一致
7 H, {0 b) U: x+ p Q. w 起始快、来势猛、突发性强 ! _2 h6 c1 s& y* q) P: ]0 p/ r3 U2 b
极强的破坏力造成巨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生态破坏 # W1 @8 [2 q- L3 k9 q2 z! u2 W
海冰 ( J q/ Y: s9 {6 @; |
气温低
% R7 h7 w/ i$ V4 ~) [ 风弱、浪小、流速慢、海水含盐偏低的近岸浅水区
: W3 }7 ]5 `, U4 L7 n+ R, i 推力和膨胀力 ; s/ b1 \/ M4 i2 T& _% g
岸冰:封锁航道,使港口瘫痪
* J! M# }1 Q; J! [5 `+ `1 o 冰山 - g0 y0 o; q* I2 K% O( G' m7 @
大陆冰川滑入海中断裂而形成的巨大冰块
. B2 m& A5 N) _, E 高纬度靠近冰川海域
2 v& f/ M- B( u$ a 水下大,水面小
; n# i) X% |3 I0 W/ ]8 Y 撞毁船只,危害航行
5 p* B0 j2 ^/ g: i3 \+ ^- ~ 海雾 ! w) o' z% v& z7 y1 O T5 ]# z: h) C" a
海面低层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
+ q3 w6 I- i+ _9 p4 S0 A7 [ 冷暖海流汇合处的冷水面;冷水面上形成逆温层;多在春夏盛行,尤以夏季为最。 ; K( m. n1 I" L* V7 Z. i8 ^# c
呈乳白色, - `& f, G6 w: F, T: B0 k3 i- R
降低海上能见度,使航行船只迷失航道,造成搁浅、碰撞等重大事故 J; N- q. R$ c9 A5 q
咸潮 6 R) x3 r6 n7 a/ ?& \$ H
天体引潮力、
- ]: b" A- C k4 ?3 k. ~ 海平面上升
1 o6 c2 i( l. o0 F 江河水位下降
9 V3 c4 ]( F6 c 沿海(或河口)地区,以冬季最为严重 9 H j/ O! P0 ?; \8 ]% z" X
与海水涨落一致
' L5 g% K: g+ v4 U3 a. f0 k 上游河道水体变咸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升高、危害健康、威胁工业生产 5 F, _! Y3 w, O' j3 u
整治措施
. x0 `& L. l* w1 Y1 y+ r8 W, z 加强预报与监测;加强沿海工程设施建设;修筑防波堤、拦河坝、防潮闸等;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
) `# o' M. Z( E (二)、海洋环境问题
! w3 d( J+ g! [6 I) q! b) } 1.海洋污染 # E0 N+ w; g, ~& X* C
污染源
0 V! H5 x6 O @* s% M 陆地污染物排放,占80%,海洋生产活动、海洋生活垃圾 " U4 J) K6 o& z, w+ U, s
类型 + d2 G$ y: q3 j# q
石油污染:①陆岸排油②海上油田开发(钻井平台附近)③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 s2 K" t9 s( k% K0 ?! p+ l0 f
有机质和营养盐、污染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海洋热污染 % m* x; O+ E3 b, D K* c; T
特点 : h6 R$ A4 o" j0 Q# D
污染源广,污染物质种类多,影响范围大,危害时间长,控制复杂,治理难度大。 7 a3 }5 k: }+ y% c" a
危害 * l m7 D) K; s7 |0 L! h
危害海洋生物:大量营养盐进入海洋,使海水富营养化,引起某些藻类快速繁殖,消耗水里的溶解氧,使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生物多样性减少,影响渔业生产
( |7 k/ n) N+ `; R- [/ B O3 L% P 对人类的危害:生物体内累积或腐化产生的毒素可通过食物链而威胁人类健康
& G) \$ G( P# F& i: q1 h% w 对海洋旅游的影响:破坏旅游区的环境质量
5 S' c, o7 m( Z9 l% A1 ^- q1 p4 I 对策
" V% A! K: B, @$ [8 ]% e 建滨海污水处理厂,先治理后排放
9 }& p* ?% v: H) Y8 p0 `6 w 健全环境保护法制,加强监测监视和管理 ! a- D' F( S1 V+ B
加强国际合作,共同保护海洋环境 $ ?, M7 l* x0 @' z- w. Z8 ^
建立海上消除污染的组织;
1 `% {9 w5 W: ~7 K" V: W o4 w4 ^ 宣传教育 & o/ ^# d* p: @9 `
对海洋环境深入开展科学研究 8 e( ?4 Z6 p4 S4 v1 ]
典例 I) s7 L# V2 K6 ~/ y
如赤潮、绿潮、褐潮,日本的“水俣湾”汞中毒 ; X, G) A& h; F2 D. e
2.海洋海洋生态破坏、海平面上升
$ g7 t' f2 v& ]; S0 G& Q 原因
( v1 ^) ~' R3 {1 Z' e 途径 ! P! c5 a5 x5 q7 X/ ^
危害 + A- j2 Y3 L7 y! N
分布 # J& M- X* y+ [- N
典例
4 E9 K3 q% l* S( C8 E( l+ t 海洋生态破坏 9 K- s4 [8 I$ z7 i
不合理的生产活动和生产方式,自然环境的变化 1 }7 r" p4 d7 S; u& h+ p
海岸工程建设和海岸带的开发;红树林和珊瑚礁等生态系统受损;过度捕捞;近岸海域污染严重
/ D6 J7 n+ R" B6 H1 Y 破坏海岸湿地和生态系统;海洋生物多样性减少;海洋生物资源减少,珍稀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生态环境不断恶化 1 C9 b" I3 V) S, ?; ? [
海岸带
% K0 E F6 u( H: c7 x" C 赤潮
( O& O& n: {! H- g 海平面上升 6 D4 @% P6 A2 h7 A/ ~: M
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 a7 T2 j3 m6 g# s! j6 g/ o1 ]
冰川融化 * X' f8 k6 ?; C: Q- P$ G- ~0 @0 U
海水热膨胀等
. f+ ~4 A+ H0 M% \ ①海拔较低的沿海地区将面临被淹没的危险;②改变海岸线,海岸侵蚀加剧;③港口、航道受到影响;④陆地排水受阻;⑤海水入侵,形成咸潮,淹没土地,地下水位上升,土壤盐碱化加剧;⑥风暴潮作用加剧,洪涝灾害加剧⑦影响沿海水产养殖业 2 Y* ~9 J' G( i2 r' \& x
海岸带,尤其是滨海平原、河口三角洲、低洼地带和滩涂地区
{" P& u! s: y- i) h+ r 荷兰、孟加拉国以及热带一些小岛国
0 J( i! H0 k* m, O K' P( Q+ l 海洋环境保护 ' u6 Z( a2 E9 j9 m
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约束和规范海洋开发者的行为; 8 N x& s$ }7 |3 q# N
加强污染控制,禁止向海洋倾倒有害废弃物;
& [) `6 h0 `1 ^$ w! h# U 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对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进行综合处理,达标排放;建设海洋自然保护区,对特定区域进行环境保护; % w2 G! Z4 y c- q& P0 Q
加强环境保护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4 i) V- T# Y- f- n' k5 D
四、练习题
1 y1 Q+ X- E! o; }/ J 1.读以下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i! m+ \! l, I2 ?( B
材料一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古城发生的强烈地震导致了2万人死亡,震惊世界。 3 {, D0 w0 Z3 J2 P, D, N
2004年12月26日上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一场近百年来罕见的8.9级强烈地震,地震引起高达10米的海啸,向附近的东南亚国家沿海地区呼啸而去,已造成2.4万人死亡。
0 j/ Y9 e( n g9 C. c 材料二 海啸通常由震源在海下50千米以内、里氏震级6.5级以上的地震引起,震荡波可以传播到很远的距离。(如下图1所示) ; h! b( x7 y: W

: G$ x6 {/ ~! o) ?, B; c0 X" X u 图1 海啸传播 # }! J' `7 z \" g; u1 r
材料三 罕见地震海啸袭击多国示意图,图2。 - E4 s) @$ D( {" ?2 ^7 |( [, u( z
 ( X `+ }5 K, ~5 J
图2 地震海啸袭击多国路径
: o! w# S7 B, W( d' z (1)巴姆地震和这次地震海啸在成因上的相似点是。苏门答腊岛可能向方向移动。 6 \- ~6 F& W1 x% M
(2)这次地震除导致海啸外,结合东南亚、南亚的区位,联合国警示可能产生的次生灾害是,理由是。
4 q) D! ^, Y& ~* O3 _4 p( H+ t (3)斯里兰卡比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距离震中远,但遇难人数却是后者的几倍,可能的原因是。 9 k; N0 _3 m: x* l
【答案】(1)都处在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处;东北 4 L7 ~1 O) Q. G; O$ c
(2)瘟疫 东南亚、南亚地区地处热带,气温高、湿度大;经济欠发达,卫生防疫条件差
9 l1 h7 j+ `( e' L2 k (3)斯里兰卡地狭人稠,苏门答腊岛人口稀少 ) c& N1 L! V; \& j* `" m
2.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8 |5 I3 l6 U5 I
风暴潮是一种灾害性的自然现象,通常指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系统导致海水异常升降,使受其影响海区的潮位大大超过平常潮位的现象。风暴潮根据风暴的性质,通常分为由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和由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两大类。图甲和图乙都是以某海湾为中心,并且两海湾都是风暴潮的易发区。
) ?- H2 _ J. ]% I  ( y' w* i3 a- Z% G0 j4 N$ ?4 h: e
(1)简析①②两海湾风暴潮的主要类型及风暴潮多发季节的不同。
2 @2 R ]; Z/ k- e (2)2007年3月3~5日,正值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前后,图乙中②海湾出现了8年以来的最强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了严重的损失。试分析此次风暴潮势力特别强大的主要原因。
) s5 N" s9 t1 S% K# C: v7 O (3)为了预防和减轻风暴潮造成的严重损失,你认为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6 L) A7 G, j0 x" @
【答案】 " C5 S2 H! C! q: T1 m
(1)①热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夏秋季节。②温带气旋引起的风暴潮;冬春季节。
* o1 o6 p2 }% q (2)南下强冷空气势力较强;元宵节前后正值天文大潮,加剧风暴潮的强度。 8 u- \" l7 W; U9 R7 A+ o
(3)建立海洋环境灾害的观测网络;加强海洋灾害的预警和预报;加固海岸堤坝,加固危房,船只进港,风暴潮来临时不要外出等。 $ }* q6 Y: x/ p" L* G
3.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0 j1 m- Y1 z! N* ?$ T7 r
飓风是对人类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往往给沿海人民带来生命与财产的巨大损失。了解飓风发生、发展的过程和特点,有利于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图4为某飓风位置示意图 . U$ |- y* X& }+ w# e/ \$ A
 " N/ {: w0 ~! }+ W. j6 N
图4 某飓风位置
) J+ p V H0 ^' t4 t (1)飓风一般发生在什么季节?属于哪一类天气系统?
5 U! p* W+ N1 r+ r) d5 p, v8 ~ (2)简述飓风的气流运动状况。
/ q3 H& W0 ?: a, O8 ]' T7 p) k (3)飓风往往导致沿岸遭受海浪、海潮的袭击。若图示的飓风向西移动,中心到达C地时,A、B两地哪里更容易遭受风暴潮的袭击?分别说明两地遭受风暴潮袭击程度差异的原因。 # V6 l/ p* l+ i" J" T3 x. Z
【答案】
) h6 e2 E) ^" N8 w( s! q (1)发生在夏秋季节,属于气旋(低压系统)
3 P& C, X2 K7 p; S% @6 f (2)水平方向的气流沿逆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汇聚,中心气流呈上升运动。
1 N k7 I0 ~+ n- W; W (3) B地。 因为B地位于飓风的迎风岸,而A地劲吹离岸风,因此B地更容易遭风暴潮的正面袭击。
& H* U2 c2 J% ]: v% N 4.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Q+ V5 i: @) N; s" B, x 2018年12月22日21时27分左右位于印度尼西亚巽他海峡中的喀拉喀托火山剧烈喷发,引发局地海啸。下图5为“喀拉喀托火山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 ?0 d( H) J& {" Y H! f9 }
 5 \* \' w8 a7 \$ i" R; ?
图5喀拉喀托火山位置
' B+ g7 y: O* u; j7 z (1)喀拉喀托火山西侧海域海底地形类型是,其特点有。 G8 U6 [' ?! O S. i- e3 o( C" I7 l: r
(2)该地2018年9月28日也曾发生海啸,其海啸多发的原因主要有。 ) X" E2 O) E2 T
(3)为减轻海啸危害,当地民众可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哪些。 & z6 F0 c K6 {! U& h1 J5 E- T& R
【答案】(1)大陆坡 坡度大;深度较大(一般在200~4 000 m)
' {& \+ q4 {9 n1 k4 C( S' K (2)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强震;火山、地震引发海底岩层大幅度升降;附近海水深度大。 " j2 e) J& e( c. n9 g, V1 l
(3)将房屋建在海拔相对较高处;加固海岸设施;关注海啸预警;掌握相关逃生技能。
5 o/ K M/ `% [" m( f 5.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 O0 N+ n6 [: t
据研究人员统计,全球每年产生1亿吨塑料制品,其中10%的最终“归宿”是大海,而太平洋上这处“旋涡”是最集中的“垃圾场”(下图1甲所示),面积可达343万平方千米,中心最厚达到30米。 , G* H" J9 l/ j/ Q3 _6 w

. @0 U" |7 E& P5 l 图1 太平洋上垃圾漩涡
u6 s( o5 E# o0 I (1)指出图1甲所示“垃圾场”垃圾的主要来源地和指出所示“垃圾旋涡”旋转的方向。 $ i* e8 N0 D# V; g0 x) j2 ]' A
(2)“太平洋垃圾旋涡”的“定居”与不断膨胀产生了一定危害,说明减小此危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 {4 i2 t% i6 j Y9 f3 u4 { 【答案】(1)北太平洋东西沿岸和海上作业与航船,呈顺时针旋转。(2)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依法控制塑料制品的使用量;加强塑料垃圾的管理,建立比较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加强各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共同对海洋垃圾进行治理。
+ z$ L. Q! _0 E/ G; }/ T& h 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海洋与大气之间存在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海洋石油污染对其交换过程具有破坏作用。下图4为世界石油污染分布示意图。
6 A! I6 O1 K+ }8 J, C$ x  7 I# C& l9 @/ v$ o- P
图4 为世界石油污染分布 % i- R$ Y$ ]; K: A
指出世界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分布特点,分析海面油膜对污染海域气候和海洋生物的危害。
' w$ f' P" ^. m; }& v+ t9 } 【答案】分布特点:主要分布在经济发达地区的沿海和海上石油运输航线。危害:油膜阻碍水汽蒸发,使污染海区空气湿度降低,降水减少,温差增大,海洋对气候的调节作用减弱;阻碍氧气向海水溶解,造成海水缺氧,危害海洋生物(反射阳光,影响海洋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海域生产力)。
8 }0 b# ]2 f D9 a; q8 ~- L 7.(2014山东)荷兰国土总面积4万多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是世界著名的“低地之国”和“风车之国”。沿海有1800多平方千米的海坝和岸堤,海岸线长1075千米。13世纪以来共围垦7100多平方千米的土地,如今荷兰国土的18%是人工填海造出来的。
P$ U; S3 t/ F% a4 E! C+ R 分析荷兰围海造地对沿海海洋生物的不利影响。(6分) V& e* i6 [/ f l5 p- W2 v
【答案】①沿海湿地面积减少,挤压海洋生物的生存空间;
/ P; ~& h# S7 f ②填海造陆使人类活动增多,入海污染物增多,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生存条件; 7 u* ]' P5 @+ I9 P) e2 j
③影响鱼类洄游、栖息环境、产卵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多样性明显减少。 " J" ]- L: K! p! v5 G
8.[2012·福建卷] “海洋资源多样性与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共同关注的议题。图5示意东亚部分区域。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 n! U8 m1 Q2 e4 _0 e 
* x2 Y$ [& f2 Z9 a4 Z3 s) k: i; t 图5 东亚部分区域
" r, D9 [& T# s" ~ W4 J1 R (1) 指出图示半岛南部地区的主要海岸类型,并说明该海岸发展滨海旅游的有利自然条件。 . e/ W! L& z; B* l8 ^; \7 ^
(2) 简述海洋生物多样性面临的主要威胁。 0 j- Y( | V! M. N; Q8 @( j
【答案】 (1)基岩海岸。 # S" d) t. W! z6 V( ?+ K
海岸线曲折,多岛屿;有众多的海蚀地貌景观;海域水浅,光照充足,水生生物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 3 t% f2 J; y, S: e
(2)过度捕捞;海洋污染与近岸海域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化(变暖)等。
( {$ x. [9 Q8 K- b [解析] 本题考查海洋资源评价及问题。第(1)题,半岛海岸为基岩海岸,海洋旅游资源从海岛、海洋生物、海洋地貌等方面分析。第(2)题,海洋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威胁是海洋生物减少、海洋污染及全球气候变暖等。
0 Y" F6 {$ D6 O$ }9 z 9.(2019山西太原)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0 e2 |% m( u- J7 h
占海洋面积不足2‰的珊瑚礁,养育着全球1/4的海洋生物。珊瑚的生存对水温和水质的要求较为苛刻,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5-27°C之间。近30年来,由于海水升温、人为破坏等原因,珊瑚礁的全球性衰退已达40~50%。广西涠洲岛位置及涠洲岛(图7)位于珊瑚分布的北缘,表层海水多年平均温度为24.6°C,将成为热带珊瑚未来的避难所。目前科学家正在涠洲岛海域进行人工繁育“种”珊瑚的实验,积极保护和修复珊瑚礁。 , t9 A; m+ L. y& Z, H
 ; W1 }% s" {% d0 b: T- x
图7 广西涠洲岛位置及涠洲岛
+ G3 @, r( U+ m q/ Z (1)分析涠洲岛能够成为未来热带珊瑚生存避难所的原因。 6 ]6 }1 y, x, E' h
(2)说明在涠洲岛“种”珊瑚的生态意义。
" s5 j- v0 o; J6 \8 d" I$ L! ?( h% Y 【答案】(1)全球气候变暖,海水温度升高,导致热带海域适合珊瑚生存的空间缩小;涸洲岛纬度较高,处于珊瑚分布的北缘,随着水温的升高,将适合珊瑚的生长。(4分) # G* z; [$ B& N% ]8 E
(2)在珊瑚礁自然恢复力不足的情况下,通过人工繁育的方法,积极修复珊瑚礁,保证珊瑚生长的持久性;保护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海洋生态平衡;为成为未来避难所奠定基础。(6分) 1 F5 \& h- d# E/ Q: S+ A
说明:小编原创整理编辑,请尊重小编的劳动成果,如有转载请标明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学地理研究,谢谢配合!
1 l# s4 h2 F% d( `% i 部分历史推文: ; ?- `4 ^/ n" u0 Z. x
【地理课堂】高二复习课件——两极地区
$ w' h, G6 L- w4 ?' L8 }: g. b" ~ 【地理课堂】高二复习课件——拉丁美洲与巴西 / Z- b6 p: L ] U2 L6 S
【地理课堂】高二复习课件——大洋洲与澳大利亚
. ? h2 e$ R' d+ |; T2 B3 C( T* k6 E 【重磅推荐】2020二轮微专题高清思维导图全部打包免费下载(匠心制作)) ( ?% z0 K* ?: z# w1 {* s
【重磅推荐】中学地理研究资料汇总!(速转学生)
3 g, {% W3 i( Y 【地理素养】“龙舟水”突袭东莞、广州,“龙舟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7 i! H( d# W; E4 f0 r+ ?; C
【地理课堂】高二复习课件——北美与美国(免费下载) ) X4 x* ]6 A/ q( Q8 m, n
【地理素养】刻木分水——看古人怎么进行田水管护
5 |) i5 W% L+ }' T' E) l, N* {, | 【地理素养】高考热点——珊瑚礁白化现象
& u/ ]# l6 `7 y' | 【地理课堂】欧洲东部、北亚与俄罗斯课件(无条件下载)
; b$ t) s' L N, n( h 【地理课堂】欧洲西部(无任务下载) " ]% }9 j2 w5 B( l" }
【地理课堂】高二地理——非洲课件(免费获取)
& m" q3 p9 w$ U2 n 【地理课堂】高二地理——西亚(免费获取) ( x6 s3 S( K6 [" y' f
【地理课堂】第一节——东亚与日本(高二复习课,可 0 A* C6 d! J0 d: D% i2 y8 K5 X: r
【地理课堂】第三节——南亚与印度课件(高二地理,
% ^0 f5 v4 R1 ~" @- a- }- D8 k 【地理课堂】第二节——东南亚(高二复习课,可免费
4 B# g8 b; k4 B7 i9 S 【强力推荐】全套中国地理可编辑课件免费赠送
' R$ w, c# s* O. c 【地理素养】高中地理全套高清思维导图(可免费下载 7 b" ^+ a& `) E
【地理素养】最有地理味的春分解读 * b' D+ m: p9 C; W5 W8 W
【地理课堂】高二地理——中亚(免费获取) . ~6 k4 g4 e; g& y, k
【地理素养】高三二轮复习微专题——水循环原理(可
6 c" _) j; S4 d+ b 【重磅来袭】免费获取可编辑的全套《世界地理》课件
$ D: b5 w& P5 f* T/ a- u/ E5 F# q 【地理素养】地理眼看央视春晚(含试题) 7 p* p' f+ b& e( V9 H( @
【地理素养】地理眼看森林之火(值得珍藏)
0 \; M+ k3 ]/ h) [6 j3 O. Y6 F 【地理素养】风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8 r* v( i# y- \) K) W 【地理素养】地球的蓝色眼泪如何形成?
6 {7 w, U5 m4 M) w 【地理素养】河流水文水系分析思路(值得珍藏)
7 P8 u$ ]; d `2 G6 Z' R 【地理素养】盐碱地及其治理
0 F' E% [" ]: `, l 【地理课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塑造(课件+学案)
9 P9 H$ {, r( z: o& f# b 【地理素养】生物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I/ }1 k1 z$ v6 v- ~! Y( s
【地理课堂】《地表形态的塑造》核心素养初探
; F3 e" I+ \8 P3 ?) i0 h 【地理课堂】第二节 产业转移(2019年选考)
$ m- Q3 N, x; `7 s+ P5 W' p 【地理课堂】第一节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 , [9 D6 M3 N( a" q X- L
【地理课堂】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2019选考班)
& z; [) o+ o; b' l: c 【地理课堂】区域农业发展(2019年选考3、4课时) 7 L+ N* ^2 P- E# x
【地理课堂】第一节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 7 i/ [, ?+ m* Q
【地理课堂】第二节-流域的综合开发(2019年选考班
& S Y! F' z# s 【地理课堂】热力环流(2019年选考班)
# H9 \9 T1 b0 V" |% D9 U 【地理课堂】能源资源的开发——以我国山西省为例(2019年选考班) . S: |$ C' v' ]$ s2 G. @' S
【地理课堂】第二节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2019年选考 / t* Y3 l' j, l3 D
 fill=%23FFFFFF%3E%3Crect x=249 y=126 width=1 height=1%3E%3C/rect%3E%3C/g%3E%3C/g%3E%3C/svg%3E) $ J' y0 ~0 x& y# ?/ [. [: E
0 h, T1 c- b' X: ?
8 g8 A) Z, G9 f% G/ c
8 {7 p c! y1 w0 `. L+ `! D6 D. F. f9 g*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