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最新改革.... - 海洋测绘资质包含的内容

[复制链接]
- A! b, v1 R# l9 E7 b8 a. ^

自然资源部关于征求

& q/ \+ d% F0 F

《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公告

, e5 A6 {6 M) [; u/ Y' W

 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9号)关于大幅压减测绘领域企业资质类别、等级的要求,我部编制了《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现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请于7月31日前将意见建议发送至chzz@mail.mnr.gov.cn。

2 M' Y% O1 y/ q) k: D

自然资源部

5 `/ e0 | o9 s z9 E2 i

2020年7月22

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方案(征求意见稿) 9 V0 ]5 Y4 {& t- D* j- L* }3 R

为贯彻落实2019年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和李克强总理讲话精神,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电视电话会议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939号)要求,深化测绘资质管理制度改革,制定此方案。

8 ^* O) s. i5 H1 u! {9 I) q

一、改革思路

: @8 B8 |* T+ k/ B# L, l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坚持“改革创新、连续稳定、强化安全”的原则,深化测绘行业“放管服”改革,通过大幅精简测绘资质专业类别、归并等级设置,下放审批权限,降低准入门槛,优化审批服务,强化国家地理信息安全,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等有力措施,将测绘资质类别、等级压减三分之一以上,进一步破除束缚企业发展的制约,优化测绘市场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促进测绘行业高质量发展。

" n+ V5 k, v& o8 r( b' x3 s: P! _5 \

二、改革内容

5 H+ F) V5 y, n5 a, Y

(一)精简资质类别,归并等级设置

, K5 k: l7 S& h, T: j

为保持测绘资质管理政策的连续稳定,着眼测绘行业长远发展,基本维持现行政策10个专业类别不变,取消其下设的55个子项,所有子项内容整合至对应的专业类别中;将测绘资质划分为甲、乙两个等级,各专业类别不再设置丙、丁级,新乙级标准基本维持在现行政策各专类别最低等级。改革后,测绘资质类别、等级总数由138项压减为20项,压减85.5%

5 A1 g% E9 {* b

(二)下放审批权限

- G' X1 I; ]7 H3 g& o1 r

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将多数专业类别的甲级测绘资质由自然资源部审批下放至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审批,取消甲级测绘资质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初审环节,更便利申请单位就近办理甲级测绘资质申请,更利于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属地化管理和服务甲级测绘单位。

' P- Z2 q' y! q6 f, A1 _

(三)降低准入门槛

0 m7 u, H/ [% t4 k; j) ~

突出测绘资质专业属性,进一步减少测绘资质申请条件,降低对申请单位的非测绘专业技术人员要求,取消无法定依据的前置考核条件,允许申请单位通过租赁等方式解决非常用贵重装备,不再以“学历+工作年限”认定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人员认定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主管部门政策为准,从而更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市场活动的直接干预,更利于测绘市场竞争。

( _9 i1 \5 G; b; ^3 c U; G

(四)优化审批服务

2 x* V- ^7 m& e' y0 P5 V

完善测绘资质审批系统,继续实行全程网上申报和审批,逐步推行电子证书,让数据多“跑路”、申请单位“少跑腿”。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建立部内相关司局会审制度。压减非必要的证明材料,部分考核条件推行告知承诺制,减轻企业申请负担。

0 }5 T1 {" n- F' s/ C; P9 I7 y3 K

(五)强化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5 W1 U8 w/ I9 |- X" {& h8 A4 H; k

维护国家安全是测绘资质设立的根本定位之一。为更好发挥其源头管控作用,进一步对申请单位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管理要求进行细化,完善测绘地理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高安全保障条件的可考核、可操作性,夯实安全保障基础,切实维护国家地理信息安全。

t9 ]* d6 g0 n& Y' A" x4 a

(六)加强事中事后监管

7 W9 S1 x: @& P9 j, X0 c

坚持放管结合、放管并重,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和测绘行业信用等手段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对检查结果的运用。测绘资质审批权限下放后,加强对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加大监管力度。

9 s, X- ^ v1 l( }% x# J1 @8 `

三、配套措施

8 T v8 o" u" v

(一)制定新测绘资质管理政策。按照上述改革要求,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新测绘资质管理办法和测绘资质分类分级标准确保新政策在2020年底前发布实施

- h% Z% G' l, ~- Q5 J! Z

(二)加强新政策宣传和实施。政策发布后,加强宣传解读和舆论引导,指导地方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抓好政策执行。

9 M& O1 \3 H7 k

(三)确保政策平稳过渡。新政策实施后,对因政策调整不符合条件的单位,给予一定的过渡期限。及时完成测绘资质换证工作,确保测绘行业平稳发展。

" m: _* T! ^. _0 d3 B% R& e

附:

8 t0 l. _0 k' s

) n$ d$ Y4 F& J

/ T3 T, Y) M7 |

/ }' `& a$ w1 w- w5 c# y# T

7 D* e; P; g+ e3 e0 V

, K+ j& @* _1 \

备注:

! [/ `; _8 Y3 p: [$ ~

一、业范围及专业子项

) Q2 ]4 d4 ~# n1 }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网位置数据服务是指通过若干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中心及数据通信网络等组成的系统提供位置数据服务的活动。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包括北斗卫星导航系统、GPS、GLONASS、GALILEO 等。

1 Z/ G7 p8 }6 K5 K

二、仪器设备

1 W! K. c( X% Y8 U) f

(1)天文测量设备:标称精度优于 0.5″的天文经纬仪或者全站仪。(2)基线测量设备:用于基线测量的基线尺,其标称精度应当优于 1/100 万,24m 长度基线尺不少于 6 根。

9 C* s! J% K4 w$ y, h

, x( O8 L2 u+ G$ [% [* `- }

备注:

5 |1 |4 r Y9 F

一、专业范围及专业子项

, C5 M; a3 H1 z4 v

一般航摄包含胶片航空摄影、数码航空摄影、机载激光扫描、机载 SAR 成像。

- ^8 c0 q6 b1 N' ]

二、仪器设备

- h8 s& v. O/ D1 t B9 s9 I. w

(1)航摄仪及其他传感器:包括框幅式数字航摄仪(像幅不小于7000×11000),推扫式数字航摄仪、机载激光扫描仪、机载SAR。(2)IMU/DGPS系统:IMU是指惯性测量装置,DGPS是指差分GPS设备。(3)无人飞行器系统:每套含飞行平台2架、飞控系统2套、 测控地面站1套、相机2台(像幅不小于5600×3700)。(4)多镜头多角度倾斜摄影测量系统:具备IMU/DGPS系统,具备5个以上镜头且每个镜头像幅不小于5600×3700。

# S( L" y8 D P: u

三、软件

6 w9 D: Z9 `5 F* ^" s( m6 n, ?9 O) Y

多角度倾斜摄影真三维处理系统:能够处理倾斜航摄获取的多源数据,快速自动生成真三维数据的系统。

2 N+ U) I8 w; d$ K. I

( n; ]# j* b) @) e% y

备注:

% k& W3 G9 Q# W0 F1 i9 K2 f+ u% z

一、专业范围及专业子项

4 L9 G! b9 U7 a

从事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处理与提供的单位,应当取得摄影测量与遥感内业专业子项的测绘资质。

' A& }2 |" ~9 n% _

三、软件

* _$ F1 M- m9 E5 `% T

多角度倾斜摄影真三维处理系统:能够处理倾斜航摄获取的多源数据,快速自动生成真三维数据的系统。

4 Y' A7 y7 y: {+ ^

5 G+ v/ a, l- U

备注:

# {, g, ~8 o. H* c% |- x, g

一、专业范围及专业子项

1 |3 C) \3 h% ?+ z+ B. Q3 C, t

地面移动测量是指利用集成在地面移动载具上的多种传感器,在移动状态下采集各种实景地理空间信息及数据后处理的活动。

( H0 ]7 e3 D4 d

二、仪器设备

p+ P- J) |6 Y/ o% M

地面移动测量系统:是指将多种传感器集成在车载平台上, 沿道路快速精确采集多元地理信息数据,并在内业环境中生产成图的快速多源数据采集和处理系统。GNSS是指接收全球导航 卫星系统信号以确定地面空间位置的仪器,INS是指惯性导航系统,LiDAR是指激光雷达,影像获取设备是指立体相机、全景相机等用于地面移动测量的影像采集设备。

8 k& Q" ]" J; e

三、软件

6 i+ e5 J# @. v9 s# Y0 P

(1)地理信息处理软件:用于处理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软件。(2)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软件: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及数据库建设的基础软件,具备地理信息的获取、存储、编辑、处理、分析和显示等功能,并可支持软件定制开发。

f* V5 v: P) H' C, Q

, Q. g# Y; S$ r: ?) _, l# W

备注:

$ @% K, r: d9 C& ?( @& f: A

一、专业范围及专业子项

& h+ |+ C7 b+ ?! v

(1)规划测量包含城乡规划定线测量、城乡用地测量、规划检测测量、日照测量。(2)变形形变与精密测量包含精密工程测量、变形(沉降)观测、形变测量。

+ A: c5 Z) H! V6 e+ _- o R

(3)线路与桥隧测量包含线路工程测量、桥梁测量、隧道测量。

! p( R2 Z& M$ A7 Z! f ]. ?0 D

6 a+ j% r. d8 N s

5 P& D1 s l- t: i. e( X: u

备注:

, N4 ?4 F2 i! A" N% C: k

一、专业范围及专业子项

0 p: B5 G$ ^. L' s& Y

(1)在内陆江河湖泊等水域从事海洋测绘活动的单位,应当取得海洋测绘专业范围的相应专业子项。(2)海洋工程测量包含底质测量、浮泥测量、浅地层剖面测量、水下管线测量、港口与航道工程测量。

& h- u( T; ~$ ^$ c

% K% B) W, m$ z: g+ T9 p6 p

) z0 {7 X, Y# P3 J; z4 ] v

6 }9 y% _0 w+ ^2 e1 R1 f5 y

备注:

; f& m. F' t1 Y$ O Z) R

一、专业范围及专业子项

$ I& ?. y$ x9 @" S6 X+ E+ ^0 q

(1)互联网地图服务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定位、地理信息上传标注、地图数据库开发三项内容。通过无线互联网络调用的地图也属于互联网地图服务范畴。

, o6 X2 r7 U& }" {! i3 M

(2)地理位置定位是指将空间坐标与互联网地图相应位置进行匹配,并进行地图可视化表达的服务。 

, [2 Y Y, J5 n' G$ H! t

(3)地理信息上传标注是指允许用户在互联网地图上填写 其感兴趣的信息并与他人分享的服务模式。这些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名称、地址、分类、属性、影像、评论等。 

3 O0 P& [& @3 k, d* f/ T& a: ~3 M+ E

(4)地图数据库开发是指互联网地图服务单位开发互联网地图数据库和有关服务功能,供使用者调用、开发。从功能上包括但不限于地图显示、地图标绘、地图搜索、公交换乘、行车路线、地理编码、逆地理编码等地图服务,从形式上包括但不限于API、Web Service、SDK等各种类型的地图接口调用服务。

7 Y2 C- E0 O: A8 Z

三、软件

. G1 m& Y& F3 V" \' f/ K5 @/ ?

独立地图引擎:部署于服务器上,能够向用户提供地图显示、空间搜索、上传标注、接口调用等服务的软件系统。

0 Z$ q2 @. h5 O# c# M+ ~4 ~2 c5 }/ c l3 S

■ 通用标准 

! @- b Z$ r' |: I. s) g% K

一、主体资格

# Z8 d& G/ ?" r( w( M7 @

    具有企业或者事业单位法人资格。 

; H8 v; q9 z: V

二、专业技术人员

0 w, Y$ t" J1 A

    1.本标准所称专业技术人员,包括测绘专业技术人员和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

! ?3 U6 ~2 s! G# g

    测绘专业技术人员,是指测绘工程、地理信息、地图制图、 摄影测量、遥感、大地测量、工程测量、地籍测绘、土地管理、矿山测量、导航工程、地理国情监测等专业的技术人员。 

) m% d: `4 w/ o8 m6 ^3 G; ~" S

     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是指地理、地质、工程勘察、资源勘查、土木、建筑、规划、市政、水利、电力、道桥、工民建、海洋、计算机、软件、电子、信息、通信、物联网、统计、生态、印刷等专业的技术人员。 

" }/ |$ e) O. a: R. _; d$ e3 v

    申请大地测量、测绘航空摄影、摄影测量与遥感、工程测量、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地图编制、导航电子地图制作的单位,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 60%;申请地理信息系统工程的单位,测绘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超过本标准对专业技术人员要求数量的80%;申请互联网地图服务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作要求。 

* L) O! w& V& P) A

    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计入相应类别人员数量: 

7 x( [ u. c0 u8 N, P8 A$ C; `& V

    (1)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测绘及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获得测绘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3 年以上;获得测绘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8 年以上;测绘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10 年以上。 

1 c7 a5 J/ O/ z

    (2)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测绘及相关专业中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获得测绘及相关专业博士学位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1 年以上;获得测绘及相关专业硕士学位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3 年以上;测绘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5 年以上;测绘及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7 年以上;获得测绘地理信息行业技师职业资格(但不得超过 2 人)。 

! J" c9 m8 p: e5 e

    (3)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取得测绘及相关专业初级专业技术任职资格;测绘及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测绘及相关专业大学专科毕业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2 年以上;测绘及相关专业中专毕业并在测绘及相关专业技术岗位工作 4 年 以上。 

- h5 ^" U3 i" b$ S, I

    (4)注册测绘师,是指经过考核认定和注册测绘师资格考试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测绘师资格证书》,并依法进行注册的人员。注册测绘师可以计入中级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3 U: U" g- _# }& x$ v* ^0 P0 D

    3.同一单位申请两个以上专业范围的,对人员数量的要求不累加计算。 

m3 e3 S& V. k, r% Z

    4.年龄超过 65 周岁的人员和兼职人员,不得计入专业技术人员数量。

7 }* A0 y7 l6 I: ^ e% a8 @

    5.自本标准施行之日起满 3 年后,甲、乙级测绘资质单位的注册测绘师数量应当达到本标准的考核要求。自本标准施行 之日起满 5 年后,丙、丁级测绘资质单位也应当具备相应数量的注册测绘师,具体要求另行规定。

; ~% P' `8 }2 i

    6.未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其他测绘从业人员,应当通过测绘地理信息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9 T. u: N; v. X& p0 q) B1 a) W

三、仪器设备

% K5 d$ z# w- P$ l8 L

    按各专业标准核算仪器设备数量时,所有权非本单位的、报废的、检定有效期已过的仪器设备等,均不能计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性能指标更优越的仪器设备可以替代某一专业标准所规定的相应仪器设备。

1 F, R+ O& @3 @( [$ o6 G

四、办公场所

$ w6 d7 z- }5 ~( s6 q8 g

各等级测绘资质单位的办公场所:甲级不少于 600m²,乙级不少于 150m²,丙级不少于 40m²,丁级不少于20m²。

; p. q/ X3 w- t" P8 d1 i f

五、质量管理

/ s8 S5 A& j0 d K; A" U5 J2 V

    甲级测绘资质单位应当通过 ISO9000 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乙级测绘资质单位应当通过 ISO9000 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或者通过省级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丙级测绘资质单位应当通过 ISO9000 系列质量保证体系认证或者设区的市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丁级测绘资质单位应当通过县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考核。申请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范围的,不受前款规定限制。

7 h) [4 b# O% g6 {# M/ @7 L! Z

六、档案和保密管理

2 U; P$ |, i3 l

    测绘资质单位应当有健全的测绘成果及资料档案管理制度和保密制度;设立保密工作机构,配备保密管理人员;确定保密要害部门、部位,明确保密岗位责任,与涉密人员签订保密责任书;测绘成果核心涉密人员应当持有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涉密人员岗位培训证书;建立测绘成果核准、登记、注销、检查、延期使用等管理制度;生产、存储、处理涉密测绘成果档案的设备设施与条件,应当符合国家保密、 消防及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 R, R1 \ M) V# d5 _

七、测绘业绩

$ }5 o; |1 k. ]' k# ~* m- S

    1.申请晋升甲级测绘资质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近 2 年内完成的测绘服务总值不少于 1600 万元,且有 3 个以上测绘工 程项目取得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5 `: y' ?3 N- u+ L O: `

    2.申请晋升乙级测绘资质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近 2 年内完成的测绘服务总值不少于 400 万元,且有 2 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取得设区的市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 U0 n! F/ H7 t" e2 H/ i1 e' Z

    3.申请晋升丙级测绘资质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近 2 年内完成的测绘服务总值不少于 50 万元,且有 1 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取得县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5 f3 K+ E5 I9 C4 X/ v3 e2 r' c4 Q

    4.申请导航电子地图制作或者互联网地图服务专业范围的,不作测绘业绩考核要求。

+ H F: p, c3 s( C) ~* Q% l

八、测绘监理

% U+ \# W8 B6 i0 i) O: R5 w

    从事测绘监理应当取得相应专业范围及专业子项的测绘资质。

1 g/ N- u% f$ I4 p: @

    本标准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工程、工程测量、 不动产测绘、海洋测绘等5个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专业范围下设置相应的甲、乙级测绘监理专业子项。

# R, d8 M- D8 d# @3 V

    申请甲级测绘监理专业子项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取得相应专业范围的甲级测绘资质;近2年内,在每个相应专业范围内有2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取得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 E3 U7 n' z* S& } E% j

    申请乙级测绘监理专业子项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取得相应专业范围的甲级或者乙级测绘资质;近2年内,在每个相应专业范围内有1个以上测绘工程项目取得省级以上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质检机构出具的质量检验合格证明。

% }; Y# s1 ]# {& ?( W& {6 `" w) p

    测绘监理资质单位不得超出其测绘监理专业范围和作业限额从事测绘监理活动。

9 R( D5 F& p+ p+ h) ]2 z

    乙级测绘监理资质单位不得监理甲级测绘资质单位施测的测绘工程项目。

6 L r6 d% D8 C* b4 p1 Q' G

 • END • 

. d5 u7 R( |- _6 H9 u 3 U! U* y7 X; g* U / }* k/ N' P, [7 g8 i! K % {# [+ a, l/ z5 \ ; I8 S O4 P3 o. a# V6 R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瓦他若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