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船舶博物馆的那些海洋科普 - 海洋科普博物馆

[复制链接]
9 @' D: p* T6 s* ]8 l

文图:海米

! X: o1 ?6 y: N$ e$ y * j5 ~. b4 z3 i3 P5 H* ^7 S+ i

编辑:绿袖 

0 N+ w0 F! P3 I

录音:奕銮

: |+ t* O$ E b P- C. Q7 h# y/ G) m F

日本船舶博物馆(也译作“日本船舶科学馆”“日本船科学馆”)于1974年7月20日海洋节开馆,是以海洋与船舶文化为主题的海洋综合博物馆,致力于促进民众对海洋的理解和认识。

9 f E) U, }) Z1 W

第一代南极考察船“宗谷号”

9 E* U( L2 |7 h4 I; r8 S

船舶博物馆的最大特色在于将第一代南极考察船“宗谷号”作为展品,观众可以进入船舶内部直观感受远洋船舶的实际结构与空间样貌。

! D0 E; M% z% t& k, G6 ?6 _* [

“宗谷号”是一艘耐冰型货轮,建造于1938年,原本是日本川南工业为苏联所造的耐冰货轮,经历过太平洋战争,做过撤退船、灯塔补给船,1956年11月“宗谷号”经强化船体及加强耐冰能力的改造后首次赴南极考察,至1962年4月共6次赴南极。“宗谷号”总吨位2736吨,总长83.7米,最高船速12.3kn,船员人数94名,考察队员人数36名。1979年5月起停泊在船舶博物馆前对公众开放。

/ \3 N. a s2 Z, m. h& z" O) U5 H

: i2 D8 U; ^6 b9 Z% u

图1 宗谷号外观

6 l( E9 o" C$ ?6 W# d, Z, H

“宗谷号”的第一次南极考察并非一帆风顺,在出发一个多月后的1956年12月底就遇到了暴风(图2),1957年1月29日观测队正式登陆钓钩岛(Ongul Island),并建立了观测基地——“昭和基地”。在回程途中,“宗谷号”被厚冰围困,在苏联破冰船“鄂毕号”救援下摆脱浮冰(图3、4)。

+ `9 X8 E: v7 w7 S; Z

9 f" i: m: l9 ]: D% |

图2 与暴风奋战的“宗谷号”

: F* X, ?1 ]; t1 k3 |) G

2 J% \% s3 H# ] |8 G" h- v; y

图3 “宗谷号”被厚冰围困

7 s" \( b% k d2 R

/ h( I1 P& G) ~3 D+ r5 [0 }/ j

图4 苏联破冰船“鄂毕号”的救援

0 P9 O, c# B! O

“宗谷号”甲板分三层,内部结构图如图5所示。

2 |1 M. u( p/ z7 G% X

. j0 Q }) G, k% }; H

f+ c. P7 L& P7 Z( Y- ^

5 内部结构图

7 `6 R9 w8 j% R

端艇甲板设有直升机升降甲板、救生艇、船长室、海图室(图6)、操舵室(图7)等。

( E7 F- \6 X$ T2 L, J' N

* Z( |* z* ~$ C' z+ U5 E* b

图6 海图室

! @5 m. `6 Q4 l: S( Z

# S, m+ V* p' B/ Q; v5 @0 w8 r

图7 操舵室

* O/ m% x6 H$ {* s

最上甲板设有螺旋推进器(图8)、南极展览室、士官室、机长室、通信室(图9)、士官食堂(图10)等。

# H& o7 a0 [7 X# n/ O9 \

+ E8 D5 S$ ?' O

图8 螺旋推进器

P5 D% \5 U* y5 y" Y

! Q7 M1 O4 i8 X! r" X9 x1 j

图9 通信室

4 L" J7 x' N& F$ O

( l5 S! g/ h0 [( V& K/ t; L3 u

图10 士官食堂

- |( R v, S8 C. A+ ?1 ~ R! m3 x" q

上甲板设有一般船员室(图11)、食堂、医务室、发动机室(图12)等。

/ e2 I/ Z/ S+ i

# `% l$ b% A; x5 C9 E

图11 一般船员室

- f+ H7 x6 q2 T

2 ^, R4 d- t; S3 V

图12 发动机室

- z3 T& z" `( Y$ G

户外展示

( k9 _. `) S! W' A

户外展示的展品包括曾经在静冈县沼津市内浦水深8米处进行为期三年零三个月海底居住试验的海底房屋“步号一世”(图13)、深海潜水艇(图14)、潜水调查船(图15)等。

+ J! ?7 s4 T. d

# F9 |( G- U* @0 F3 P4 F

图13 “步号一世”,全钢制,全长7米,高2.5米,直径3米,宽3米。1968年在日本船舶振兴会的支持下建成,是民间人士建造的世界首个海底居住区。

2 Z) R! O) @* A7 n

7 ~" b, _) I j: D. @% `; @: Q: U

图14 深海潜水艇,全长7.7米,宽2.4米,高2.6米。

3 j. ?8 R1 F0 }# C; r& ?/ E. K; D# y& b$ A

: t( P+ [3 e$ u, Q% ^- q+ b* w# J% m

图15 潜水调查船

+ l0 e l. j# D+ {1 @) c

船舶博物馆的海洋科普

. @1 k+ m) t6 V& g

除了实物展示,船舶博物馆还搭建了藏品数据库供检索浏览,并积极开展资料的接收、补藏与外借,结合各种形式的活动,促进海洋与船舶知识的科学普及。

, \9 N6 R+ K1 w* r1 L# I) m1 B

(一)藏品数据库

+ n: x7 W, \8 `7 u5 @6 a$ q

日本船舶博物馆收藏了不少中国航海术资料、唐船版画、遣唐使船、中国帆船以及借鉴了中国帆船样式的外国船舶模型,并制作数据库收录了约1500件藏品数据,分为“实物资料、模型、绘画、照片、图纸”五大类,可通过类别、年代、关键词检索。

- e( c# g A7 o- P/ ?& e; V& V

绘画资料方面,与中国相关的有《航海金針》(图16),18世纪来长崎的唐船(图17),融合中国、日本、西洋三种风格的巡回船只“三国丸”(图18),以及一些唐船版画。

/ ^. ~& H2 Q# g0 z0 J

7 @/ r7 ]) O) r

图16 1857年出版的航海术相关绘画《航海金針》

+ t, k L$ }2 A

1 e& Z# i& J! X2 o: u. u

图17 18世纪来长崎的唐船

$ U8 F8 o& q- p& Y! H7 J

2 y) V' `# z3 N) i1 Z! u) P

图18 “三国丸”,江户时代中期在北海道、日本海沿岸和长崎之间巡回航行的船只。采用中式船体、日式总矢仓和西式的吊杆帆。

) q7 X+ B: C3 Y9 ]1 K. B+ V. o

模型方面,带有中国元素的船舶模型包括中国帆船(图19),遣唐使船(图20),在中式帆船基础上改造的日本朱印船(图21)等。

" ]' |8 w/ g& \/ j% |9 e, }

) ^* [1 y( u, } M6 p0 p+ s: w

图19 中国帆船模型,有水密隔舱,耐水性好,即便船身有一部分破损漏水,也不会沉没。此外,耐侧风,扬帆行驶的性能高。

" Z) H3 m; |' R+ p: i: s! u

3 }4 D4 T# U u' d& _8 W

图20 遣唐使船,六三〇至八三八年间,日本派遣了十五次遣唐使,在执行外交使节团任务的同时,把中国的物质和精神文化带回国。遣唐使船由博多湾出发。

g5 C- ^5 i- V. V& t

, _3 S2 j' P/ f

图21 朱印船,日本江户幕府自1603年起开始签发准许商船前往东南亚各地的“朱印状”。朱印船在中式帆船的基础上,对舵、船尾结构及帆装采用一些西洋和日本传统技术进行改造。该模型基于长崎清水寺1634年献纳的匾额所画船图制作而成。

2 r4 {+ T5 H( Y! e8 ?. o! Z

(二)资料的接收与外借

! [* M" z m9 p( s9 C) C

日本船舶博物馆通过资料的接收与外借,扩充藏品,促进展品的流通交流,2015年接收的资料有南极考察时使用过的“硬铝箱”等物品,外借出去资料有不同类型的船模、航海装备、航海日记及照片资料等,外借对象包括博物馆、图书馆、传媒机构、学术研究机构、出版社、企业等,外借用途包括展览、科研、科普宣传等。此外,还从东京国立博物馆、铁道博物馆、个人等渠道借入船模、油画等资料。

7 \# H/ l" w% C# P3 \7 G4 w, [1 z4 {/ T

(三)其他科普活动

( a! x' B* B7 H( b3 N8 ]2 V. e

1.举办“海与船绘本读书会”

( o: r# a8 e& |

2015年度,以海洋为主题的绘本读书会共举办了6次,参加人数共计222名。

0 u4 H* ^- b8 K' A/ Z

2.皮艇及帆船体验教室

! M; ]# ~) \6 ~' l2 [8 t

皮艇体验教室通过皮艇操作实践,唤起参与者对海洋和船舶的兴趣,同时进行救生衣使用指导以及船舶浮力实验。2015年度共举办5次,参加人数296名。帆船体验教室在东京海洋大学等机构团体的协助下,开展乘船体验和技能提升讲座。2015年度共举办4次,参加人数363名。

6 b& |) E) _, R

3.“大海学社”体验活动

% q5 ?6 g/ w9 Y0 N) d* f5 k2 Q

“大海学社”体验活动在周末面向少儿举办,通过动手实验,在乐趣中了解海洋、船舶和海底生物。2015年度共举办11次,参加人数253名。

' ?" C; w' j" Y! w# C- f1 D' f7 V

4.海洋与船舶演唱会“soya fes”

& w9 P5 M" X# [- l

这是通过音乐吸引公众前来亲近海洋的新尝试,在傍晚时分以“宗谷号”船尾甲板为舞台,以海洋和船舶为主题举办演唱会。2015年9月23日举办过一场,有102人参加。

$ s- M( v) u9 y6 R

5.协办活动

2 c) L7 b4 Q, P0 z

支援、协办以海洋、船舶为主题的各种讲座、展览活动,推动海事科学知识的普及。2015年度共协办讲座展览14场,此外支援博物馆、水族馆、美术馆等社会教育机构举办展览、活动和调研43件次。

9 k* S1 |/ [# R/ v4 J

船舶博物馆除了以来馆观看展览及举办活动的方式吸引公众,还重视收藏资料的数字化,通过远程访问及资料共享,实现更大范围的海事科普,同时注重青少年的船舶操作实践,致力于向青少年普及海洋相关科学知识。此外,作为海洋教育的核心机构,船舶博物馆促进国内博物馆、水族馆、美术馆等社会教育机构与学校的合作,并支援其举办各种海洋相关的展览和调研。

& I' n S, D3 Q$ v0 g _ 1 p. M# {: Y' N( a

参考资料:

! F) O: W7 g0 j8 J+ U) x5 j

日本船舶博物馆[OL].http://www.funenokagakukan.or.jp/,2017-04-25

. Y; ?) c" l) S

林天蔚,黄约瑟. 古代中韩日关系研究[C].香港:香港大学亚洲研究中心,1987

3 }% B$ L* {! H- J# n$ \

郑德华,李庆新. 海洋史研究第3辑[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3 u$ {) P `$ Y6 e9 y4 L

9 J$ X; c0 w- `+ X8 |$ W) x 2 t3 |, X+ Y& o1 S, I& h5 J 0 E' Z0 T9 W% D1 |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天笃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