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浸式博物馆丨国家海洋博物馆的沉浸式科普之路 - 海洋科普博物馆

[复制链接]
6 ?' |0 @" M8 s" R2 l2 v

点击下方

. B, R$ H: ^& _! T- w

关注我们

- B+ G& {0 W* J1 h4 j4 i$ z

【温馨提示】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经平台责编重新梳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献参考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文物天地 [& }; v, a. o3 I: |1 j3 O |1 [* w( I

) e, W& ~7 ?9 m1 O& ?8 J$ g

- C3 [4 l" ]. f. x+ Z

, D! x: c% a' H: D

随着海上经济贸易的蓬勃发展,世界各地与海相关的公共设施大量增加,海洋科普性展示内容逐渐变得丰富多彩,人们通过海洋文化的传播与教育极大提高了自身的海洋意识。海洋高新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让人类与海洋的联系空前紧密。

7 e4 [" k9 H, k: O- G

通过对海洋文化的梳理再结合社会发展背景,我们可以认识到海洋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需要研究与保护,需要将之展示从而被认知,因此海洋文化展示空间对于海洋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显得尤为重要。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通过其独树一帜的沉浸式场馆空间设计,让每一位到来的游客都能深刻体验到海洋文化,提升其对海洋的认知程度,以达到博物馆科普海洋知识的目的。

2 K! n& |- w$ z1 ~5 t ( z" m2 [9 @5 j7 ?% a* c: j

INTRODUCTION

9 {$ y& x* s, S& s4 w L

一 · 空间营造沉浸式科普氛围

$ o* T4 B+ l7 k; A6 ?

国家海洋博物馆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中新生态城,占地面积15公顷,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国家海洋博物馆建筑主体3层局部4层,展览展示面积2.3万平方米,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也是中华海洋文化的标志性设施。

7 ?1 N- s0 D; X' Y, R

(图片:国家海洋博物馆外观|来源:网络公开)

) s* i$ F. t6 G: ]) Y1 l

(一)沉浸式表达海洋主题

9 l( h1 X/ Q! s3 n ~

国家海洋博物馆陈列展览内容围绕“海洋与人类”大主题展开,分为“海洋人文”“海洋自然”“海洋生态”三大版块,共设六大展区15个展厅,内设远古海洋、今日海洋、中华海洋文明、海洋课堂、龙的时代、海洋发现之旅、海洋与天文、筑梦极地、欢乐海洋、从风帆到行轮、蓝色家园、海丝文化等多个主题等,这些空间分别负责对应的展示内容,以历史顺序依次布置。在展示内容的选取上,以时间为轴线,展示的内容包含物质类与非物质类两大类别,物质类包含从海洋诞生之初至今的各类海洋生物化石、岩石、古代海洋文物,非物质类展示内容包含海洋开发、海洋保护、海洋政策、海洋经济、人与海洋等宣传教育内容。

7 Z# O" G, N; v) Z3 \. R+ C% j3 W

(二)艺术化呈现海洋文化

9 G4 E' |( a5 @

基于海洋文化博物馆所处的特殊地域环境而生成的建筑外观其艺术化非标准化的形态使得每个室内展示空间形态各异,因此室内造型也延续了非线性设计,在材料选择上,以GRG材料对室内结构进行包设,因其质量轻、强度高的特征能够使室内完整的彰显具有象征意义的建筑骨架,与此同时为了满足现代化、沉浸式的展示要求,无论是通高展厅GRG包装面或是木纹铝板包装面都做了设备槽,为接下来规范有序的应用科学技术展示手段打好基础。

" A# T- o6 _8 j, H _, n, t2 f

(图片:模拟生物展示|来源:网络公开)

6 Y1 O* I t. K" I- A- F% I; b Q

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建筑品牌之所以能取得成功,除了其空间的设计特色形神兼备外,还在于其出色地运用艺术设计语言以和谐原理再造的设计构成,示范性地将地域文化与展陈空间相融合,根植于鱼群、海风、阳光、海水等自然要素的展示空间组合,表现出生动的海洋地域气候风土的文博展示样板。无论是向海亲海还是融合共生,从馆舍天地到大千世界的广义博观之思,构成了设计师笔下的理念与境界,象征与寓意,共性与个性,多元文化交织的可赏可鉴的图景,其中多个场景可能成为海洋类博物馆的IP孵化基地,如今许多观众都能沉浸入海洋文化展陈空间中,进而积极地融入至熠熠生辉的海洋知识殿堂之中。

; J3 G( j" F" v

(三)技术化展示海洋生态

$ e8 Y9 @ w+ o |

国家海洋博物馆的展览空间应用了前沿的科技交流平台与人文互动设施,能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体验到海洋文化之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集影视观摩、演艺表演、科学互动等功能为一体的海洋科普教育沉浸式球幕影院以及4D影院,该展示空间由多媒体投影系统、机械切换系统、LED屏系统以及扩声系统集成,是基于人的感知而应用的多媒体科学技术。观者在观看虚拟展厅展示的时候,不仅能够近距离地观看展览,与此同时,耳边也会响起环境音乐与导览的声音,在演示互动空间中,颠覆了空间和陈设品之间的物理关系,让整个空间可以灵活多变,人的感官在其中沉浸,空间随着人的流动而相应变换,因此颠覆了展示空间惯常的既定设计,扭转了观众只是被动的观看者、信息接收者的局面,使观众的观览思维轨迹是空间展示的核心逻辑和主导者,以人为本的陈列展示原则在此得到良好的呈现。

* T6 D. B! [ h3 ]$ Q8 H, e0 Y

(图片:国家海洋博物馆4D影院|来源:网络公开)

8 u; v" J" s6 [, X2 c5 ^

二 · 叙事构建文化的意境表达

0 J7 i( U9 p6 l1 d; _2 F4 m

在大众视野中,博物馆标识的往往是国家、城市的文明特性与文化骄傲,其源头讲述的是关于民族基因的历史图景与未来向度。一座具备社会影响和文化张力的博物馆,记忆之场的构筑大多建立在集体记忆、群体共情和大众认同的基础上。因此,如何通过对展览叙事的有序经营,有效唤起博物馆观众的观看、认可和共鸣,就成为当代博物馆形塑记忆之场的核心命题,也促使博物馆叙事在“物的展演”与“人的体验”之间,天然建立起双向互构和意境再生的通道。

: y& e. Q& t+ f: l6 E

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叙事脉络的梳理和展现中,明确指示了双向互构的底层逻辑。作为中国唯一的国家级、综合性海洋博物馆,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在呈现海洋历史生态、提升大众海洋意识之外,还承担着展现国家当代海洋经略与未来蓝色愿景的使命,是中国海洋文化叙事体系的重要一环,也是人类海洋文化记忆的代表场域。其叙事演绎的首要任务,就是在海洋与人类的浩繁命题中抽丝剥茧,提取出最具 故事性和讲述感的文化底本。

/ B# N# {8 t8 L

(图片:海洋灾害体验厅标语|来源:编者自摄)

" M( e0 Z* S/ x9 Q3 Y% n/ y# H

例如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海洋灾害”体验厅的环境叙事设计中,多个点位的拟真场景引导观众逐步进入海洋灾害的震撼语境,并在核心展示环节设置海洋灾害剧场,以实景视频结合水雾喷淋、模拟强风等综合体感手段,使观众亲身感受台风来临时的疾风骤雨。此外,“海洋灾害”体验厅还引进一条长50、宽3.5、高2.3米的专业造浪池,在展览现场实现了对多种海浪模式的即时模拟,生动展现出巨浪升腾的奇伟与破坏力量,给予观众富有冲击力的临场感受,也实现了观展体验的递嬗与升华。这种“全方位接触”的展出形式,使近2000 平方米的“海洋灾害”体验厅成为多种沉浸式元素聚合的多元展场,也使大众的参观行为成为可以透过个人体验来亲身感知、自主记忆的审美经验。

( b1 X+ D# _- n I+ W/ G; s

(图片:海洋灾害体验馆内造浪台|来源:文物天地)

3 {' ?) Q3 B/ y$ f, `

三 · 回溯历史书写民族记忆

$ G2 \" G: n U

除了在宏观视野下把握叙事脉络。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展览的意境再生还作为一种情感文化对游客产生影响,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是唤起式展览的应用。唤起式展览是结合展品与场景,还原时代、国家、特殊艺术风格或者景色氛围,从而启发参观者联想的展览形式。在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馆“海洋天文”展厅中,为了给观众带来“天上星河,人间帘幕”的沉浸式观星体验,展览特别设计了由银河的熠熠星光导向太阳系八大行星模型的连续展示场景。观众步入其中,犹如从星河迈向宇宙,这样美轮美奂的视觉展演正是印证了约翰·伯格的“观看先于言语”。

0 ?$ D: C w2 v- Q# W

(图片:海洋天文馆中标语|来源:编者自摄)

0 B/ U; C8 {( e5 u- x9 z$ o( W

作为海洋文化记忆的载体,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展陈叙事中的意境再生,还体现在海洋历史记忆的回溯与当代海洋自信的生成当中。传统语境下,中华海洋文明的表征往往是双重性的:它代表着传统文化与古代历史的辉煌,也凝刻着近代历史与民族记忆的晦暗。因此,如何在中国与海洋相连缀的记忆之场叙事中将面对海洋的群体想象置换为民族记忆的图景,并通过国家实力与文明自信的全面复兴进行重新定义是博物馆营造沉浸式文化场景的关键要义。

; t- y* C5 H; w- ?

为此,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选择用“中华海洋文明”系列展览,来关注民族身份与共同记忆的讲述与再定义。在叙事设计中,展览立足中华民族的整体视角,从上古时期先民的海洋初探一路叙说至当代海洋经略的斐然成就,将中国古代、近代以及现代海洋文明以跌宕起伏的故事性联络成篇,并在个体即主题的空间视觉引导下,邀请观众藉由展示空间、群体空间、景观空间的多重维度,成为中华海洋文明的在场者和体验者。也使整个参观过程自洽为一个完整的叙事表达,让观众在亲和、酣畅、沉浸的参观体验中 ,完成基于中华民族群体记忆的海洋意识建构。

: c- D, l' t" P3 h) O: o

(图片:中华现代海洋展厅-科考塑像|来源:编者自摄)

, f8 g0 Z( X. Z; m& [

( m" b4 p2 F8 g( v5 E5 T

4 x) L. B" F9 G$ r

5 e9 f! u9 @) d5 l8 g

/ K$ D6 P. U& c/ f

海洋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一部分,需要对其进行合理的研究与保护,也需要将之展示给大众从而被认知,因此海洋文化的沉浸式展示空间对于海洋文化的传播与继承显得尤为重要。

! ]0 ?8 |9 K9 ?1 l3 `

天津国家海洋博物馆用沉浸式、艺术化和技术性的手段为参观者构建了一个海洋文化圣殿,它将不仅是当代中国致力于保护海洋生态文明、传承海洋历史文化、讲述中国海洋故事的行动缩影,更会是在恒久的记忆与演绎中,把海洋与中国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融入国家意志和民族历史的宏大叙事之中,对中华民族面向蓝色未来的庄严承诺。

2 e, W6 Y7 F* i9 R/ F; s& G. s1 m* T , J W- \7 B" X. K% Z* w

【温馨提示】本文在参考文献基础上经平台责编重新梳理,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1 ?* V: v0 Z. e0 c7 r6 M3 Q8 X

往期推荐

" M: z1 ^, ~4 Y5 W

, q7 h! @! e0 ]' P

( e4 h; M+ l8 O, J2 b: H

: [ p" W5 T$ A$ P1 P

美编|刘俊灵

0 O# N+ z4 t, I9 g+ n6 z: |
图文|文献参考来源:艺术与设计(理论);文物天地责编|贺子怡) H1 Y" S. `3 w7 \2 E# J' E6 y

校对|刘俊灵

1 z9 v, y2 g" \$ H
审核|卜希霆声明|本平台登载此文和此图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进行学术交流之目的,并不用于商业用途且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和 4 R& H% N7 R2 w+ R

图片内容仅供参考。本平台尊重原创与知识产权,凡转载或改编均主动标明出处;如不慎侵犯第三方权益,请与我们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进行处理。本平台原创、整合编辑的内容也可免费授权兄弟公众号友情使用,有需要的可以申请本平台白名单进行转载;或在转发时标注来源。携手共益,共创繁荣。

; y9 Y3 M$ x0 J% f
+ u2 E# S/ s' C* k6 E: n

更美好的生活,更沉浸的城市

/ G9 B0 B, s$ X

「沉浸城市」前身为「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由中国传媒大学卜希霆老师创办,致力于城市文化更新实践与研究、聚焦城市社会创新治理与实验、汇集文旅、文创、文博、沉浸城市等领域学术领袖与业界才俊,搭建政产学研用的共创平台。

+ t. l# @' W# Z$ y- {4 ]( a! P
6 R! _* W6 W% P0 K4 a

投稿及联系合作邮箱|npc@imcity.net.cn;nucuc@qq.com

# D n/ V# G( p' k

      QQ|228582217

% D' k- ?8 D8 T$ ^

      微博|@卜希霆

0 N) T& R( {: U3 Y% e1 L% S3 l 0 s( `4 U) y" t- K) @, l

卜希霆|文博&文创&文旅&沉浸城市&创意营造研究学者

/ s, z+ C) s+ W7 k 7 p5 M8 s2 e: t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副院长

1 c8 O v; V; o9 f3 K+ ?1 c4 P: d + j q) W9 W$ S2 V! l8 Z( N h

沉浸式文旅空间创意营造教学研究与发展平台负责人

# |9 s" [6 W0 q0 F% \+ _" N . U o. L0 \3 C" l

中国舞蹈家协会街舞委员会学术顾问

4 b2 H8 ?4 |" ~0 V, T6 X n % y9 W, Q# `( M) H, p5 g. Q1 K

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秘书长

$ z6 B: P) t& x* }1 y' r" r! ? . e0 z) l( i" ]! |5 ^1 A

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城市中国广电媒体联盟学术顾问

" f9 e% }; o2 g7 r! }: A H$ C* p% W4 T/ f

中华文化促进会文化产业(中国)协作体青年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

% x8 {* b" y$ T% ] 3 Z7 H) ^8 I3 Y8 N$ s, D

全国青少年足球文化与发展中心指导委员会委员

. P S2 c3 T0 |% ~5 ], }. y ' ]; j5 s: Y4 v% q. M

中国传媒大学校友会秘书长(曾任)

: g/ S: T9 [% v& c% C " [* h) z. D4 L' J

中国传媒大学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曾任)

& r& Q1 l3 {; l- A! ^ |; u* y; {8 D5 i7 D3 B* U

中国传媒大学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研究基地主任(曾任)

# t+ H- k1 O; ~9 g! S ( j+ g+ o: w1 C4 z

《品牌价值评价农产品》国家标准(GB/T31045-2014)起草负责人

- Q5 b" v" p3 B3 E ]6 B0 H $ r' ~! L& n6 O. l. Q0 g

国家艺术基金“动漫企业高端管理人才培养”项目负责人

- i" D3 a+ T4 |, M6 E # [0 T. U5 Y% l+ L1 s+ g

《“十三五”时期繁荣群众文艺发展规划》起草负责人

# g* q, n7 Q4 q5 a2 C ) d f% g/ I- N1 X

《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 年)》参与起草人

% e; f( z* |. n& R8 }9 Q ' h: K- X3 A( p; b

《雄安新区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专项规划》核心起草人

- T6 }) I' A: { # H- K! V& n# g3 g( [

《雄安新区公共文化设施专项规划》核心起草人

9 V0 [. [1 z9 B& C $ v! _. D2 B- K& F+ A

《大运河文化辞典(江苏卷》(待出版)编纂负责人

* w( t" l( Y$ v ) l6 Q) U" j: { G2 x% w

《中国街舞产业发展研究报告》起草负责人

& Z* a% B' S/ Z. ~ 1 V Y4 y1 {+ R1 M/ g

  “创意营造”理论首倡者与践行者,复合性公共文化阅读空间——梦想书坊创始人

Z- u6 Q# ~! e0 b) t: O7 G

由于微信公众号近期改变了推送规则,如果您想经常看到我们的文章,可以在每次阅读文章后,点击文末右下角的「在看」,这样推送的文章将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中,感谢大家的支持!

6 T. ?4 s; @- z" f$ Q

点击“在看”继续关注哦

/ ]" w* i: P3 l8 K, O( n! ~

喜欢文章再点个“分享”吧

8 H. l" |- ^/ S4 R " C# E' M* I( ]$ x3 o( o n( S" L : g4 @7 K. w$ i& ?* ~$ r# D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红色必胜
活跃在2025-1-2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