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与应用技术”“海洋生物灾害与防控”课程开展阳光课堂 - 海洋生物生态学研究

[复制链接]
; t0 {' T# `/ v! k

11月23日上午,“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与应用技术”“海洋生物灾害与防控”课程走进福田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阳光课堂。此次阳光课程由海洋学部周进老师带队。

* E6 o$ |! }- @, _

位于深圳湾北东岸深圳河口的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自1984年正式创建,毗邻拉姆萨尔国际重要湿地—香港米埔保护区,是中国面积最小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内地势平坦、开阔,有沼泽、浅水和林木等多种自然景观。保护区总面积为367.64公顷,有70公顷天然红树林、22种红树植物和189种鸟类,其中有23种国家保护的珍稀濒危鸟类。保护区已有观鸟亭(约2公顷)和小沙河口生态公园(约19顷)可供生态环保教育使用。本次阳光课堂目的包括考察红树林生物多样性、红树林病虫害现状以及外来物种入侵现状等。

0 W$ G3 o/ P) K( i5 ~2 w

现场参观时,红树林保护区自愿者“翠鸟老师”介绍了红树林保护相关知识,并指导学生用望远镜近距离观测到了黑嘴皮鹭。在观察木榄、秋茄等多种红树林植物病虫害情况时,“翠鸟”老师讲解了福田红树林外来物种入侵问题的起源——不当的引种导致了外来物种生长为先锋生物,其异常茁壮的生命力严重阻碍了本地红树植物的生长发育。同学们还与“翠鸟”老师积极互动,提出了很多关于湿地沉积物、微生物与红树植物相互作用的问题与想法,加深了对湿地保护及生物多样性的认识。

6 B' v% S# J1 i3 V3 w8 O- F/ Z+ [

同时,此次阳光课堂还系统学习了沉积物样本的采集、样地环境微型生物的分选与识别、微生物的逐级稀释与培养方法,以及外来物种对海洋生物的灾害及其防控手段等,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与课堂内容形成互补。阳光课堂结束后,同学们表示 “课堂学习+课外实践”的教学模式对于提升专业课程的认知水平具有十分显著的效果。

" }% T( C/ @2 ^2 T5 V, p

n& R2 i( a; y" f; d/ r$ g

图为“海洋微型生物生态学与应用技术”“海洋生物灾害与防控”课程师生分别合影

o: L% [) f0 i; J+ y3 [8 O

图为湿地环境微生物样品采集图为老师讲解红树植物耐盐、泌盐特点和常见叶片病虫害特性: z! Y: |! H0 M w6 g: D5 I

|李清钞、王昭艺

7 u: s" n' l( \. L5 P9 }: p }

摄影|李鹤宁

' [* B0 l! D6 e" \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 \4 q2 I. Y1 S) i

WeChat ID:SHENZHEN-TSINGHUA

! A5 k) R$ }* `* V

长按二维码关注

, D' X" R7 V6 g) l% X3 Z1 ~8 x% s8 g/ b4 G" _$ w ; y; h0 c1 W/ c" A2 P7 p : p' \7 `, C1 A1 L" o7 Z . ~9 C7 f4 ?6 I* O, O0 ]7 M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张进国
活跃在昨天 19:1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