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b* [: s) |( X4 ?( L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 2017》(以下简称“《绿皮书》”)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阿拉善SEE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 是我国沿海湿地健康状况的第一份“体检报告”。《绿皮书》共包括中国沿海湿地保护进展、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沿海湿地、沿海湿地健康指数等内容。
5 x- m/ E' \( R- T) G9 a9 o 2017年10月26日上午,由阿拉善SEE基金会、阿拉善SEE华东项目中心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主办的《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研讨会在上海召开。旨在进一步推广《绿皮书》的研究成果,优化《绿皮书》的后续方案。 8 r5 y6 {2 t) F1 e" D. q0 B
来自中国湿地保护协会、阿拉善SEE基金会、阿拉善SEE华东项目中心、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上海复旦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及民间环保组织勺嘴鹬在中国、生地行等多方代表参加。 + }/ m2 }+ Z4 w
今年9月底,《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 2017》在辽宁盘锦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网络年会上,由国家林业局湿地保护管理中心、阿拉善SEE和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发布。《绿皮书》是中国沿海湿地健康状况、保护进展与热点问题的双年度评估报告,共包括中国沿海湿地保护进展、最值得关注的十块滨海湿地、沿海湿地健康指数、沿海湿地保护典型区域等内容。它是“任鸟飞”项目的主要产出之一,也是我国沿海湿地健康状况的第一份“体检报告”。为了进一步推广《绿皮书》的研究成果,优化《绿皮书》的后续方案,特在10月上海国际自然保护周期间,召开此次研讨会。 * D6 z, \5 a% u. j
研讨会由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主持。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于秀波向各位参会代表分享《绿皮书》编写过程和研究成果。他提到,未来在筛选沿海湿地保护十大进展,选择的标准要更加明确,同时希望能加大政府相关部门和保护区等组织参与力度。
- Y% r# D# V2 ?0 G2 d 于秀波
4 k! j- d! F+ b5 w4 w 《绿皮书》利用湿地健康指数对我国沿海11省(直辖市、自治区)的35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湿地健康指数进行了全面评估,引起了保护区的广泛关注。江西师范大学副教授周杨明在会上特地对沿海湿地健康指数方法进行了探讨,他说,“湿地健康指数指标的性质和打分方法未来需要进一步改进,如有些指标有最优阈值区间。”
$ f |( \$ q" U- d+ k( F J 周杨明 & G' v0 l _. }- f* m+ J6 K `
与会代表对周杨明提出的指标设立问题展开讨论,代表们认为体现基于保护的合理有效利用指标是可以反映保护区的综合服务功能的,但也要兼顾保护区的核心保护目标。 % g( o* j$ n( X; n$ S4 A/ @
对于下一期《绿皮书》的编制方案,代表们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阿拉善SEE基金会秘书长张立认为,湿地健康指数的方法可以进一步完善,并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同时政策建议部分仍需多加推敲提炼。他特别指出,在数据库方面一定要结合更广泛的力量,加强南方沿海地区的湿地数据细化和吸纳。 . m& w, L, g2 o( b0 q& V1 N. s& D
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刘亚文表示,中国湿地保护协会将十分愿意支持绿皮书项目,并愿意开展相关共同合作。他也建议十九大提出的新的内容要及时更新到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中;为实现评价符合基层的实际,更具有针对性等需通过走访、座谈会、研讨会,广泛征求意见。他认为指标评价和政策建议方面将是今后研究重点。 / b6 i4 g( D& I+ y: r
刘亚文(右) 8 l p, N' v5 a$ q h* l
阿拉善SEE华东中心副主席刘雷提到,“绿皮书可以作为行业方面的标杆,结合政府、科研界、公益机构等广泛参与,开放开源的合作方式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未来方向。” ( D D( _, M' s |
张立(左),于秀波(中),刘雷(右) ( o% O# t( u& ~1 N7 t
上海复旦大学教授马志军说,“绿皮书属于发动民间力量的发声的研究报告,有很大的影响性。”同时他建议湿地健康评价方面要针对不同的湿地类型设立不同的标准,健康指标针对不同类型、特色、利用目的等进行分类。下一期绿皮书要有对这一阶段评选出的十块最值得关注的湿地以及评价出的各沿海湿地的健康状况的变化的对比分析,体现出延续性。
6 Y' K' f0 Y) a5 A( {& o8 W' F c 马志军 : G5 n- g- f- B9 P: G
广西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副局长黄琦 作为保护区的代表,他建议根据绿皮书可以针对湿地健康指标来分析保护区的问题,作为工作成效的指标。 7 @) \$ Y. `3 P$ L
《绿皮书》编写与发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公众参与机制,推动民间保护力量的成长;影响滨海湿地管理部门,推动湿地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管理。民间组织代表、勺嘴鹬在中国负责人李静很高兴看到《绿皮书》让更多人了解到了民间保护工作,也希望未来健康评价指标上可以增加一些由于与民间组织合作而促进保护的相应指标。 . p- g: {$ ?( G9 U
李静
) F% p# M& q. | 《中国沿海湿地保护绿皮书2017》预计在明年出版发行,同时阿拉善SEE基金会“任鸟飞”项目组也将继续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于秀波研究员团队合作,在明年开展新一期的《绿皮书》编制工作,下一期《绿皮书》预计在2019年正式对外发布 。
% T. t# O6 m/ t+ P “任鸟飞”项目,是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的一个综合性生态保护项目。该项目将在2016-2026年间,以超过100个亟待保护的湿地和24种珍稀濒危的水鸟为优先保护对象,通过民间机构发起、企业投入、社会公众参与的“社会化参与”模式开展积极的湿地保护工作,搭建与官方自然保护体系互补的民间保护网络,建立保护示范基地,进而撬动政府、社会的相关投入,共同守护中国最濒危水鸟及其栖息地。在巧女公益基金会的资助下,阿拉善SEE基金会将与红树林基金会(MCF)共同打造“任鸟飞”项目。同时,该项目也得到了阿拉善SEE华北项目中心、华东项目中心、深港项目中心、腾讯公益基金会以及社会爱心公众、企业的共同支持。 & ?2 n$ s" y. C
如果你想支持我们
4 Z6 j+ I2 ~+ k, u) x 识别下方二维码即可捐赠“任鸟飞”项目
. S4 G. g2 e8 L8 F, h ▼
) ]& m s/ h: A# f4 r- `
! d# U3 w; Y! u X a P' }0 {9 i% q9 c; r0 e
, z' v P8 y, F6 w8 l8 _
' i% q3 f- L: z/ ?, v5 Y1 R;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