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塑料对心血管危害再添新证据 - 海洋微塑料危害

[复制链接]
5 N, {. Y" {4 W9 g

原标题:微塑料对心血管危害再添新证据

6 W% i7 ~ O3 S: b) p$ F0 _4 c# H! ~" y

$ l M0 M1 N2 {: y J: B8 ~6 X

微塑料可侵入人体循环、消化、呼吸、生殖等系统,且常常微不可察。近日,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团队完成的一项研究课题“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对血管的毒性影响”,首次证实微塑料能诱使机体出现慢性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血管钙化的发生与发展。相关学术文章近日发表在国际期刊《整体环境科学》上。

2 Y) B- \# j2 Z h2 m, N- K

如今,塑料制品在各个领域广泛应用,预计到2050年全球塑料将再增330亿吨。给公众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塑料也正在持续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产生巨大的威胁。科学家发现,塑料会在机械作用、生物降解、光降解、光氧化降解等过程中,逐渐被分解成碎片状、颗粒状、细丝状、纤维状粒径小于5毫米的微塑料,继而播散到海洋、淡水、土壤和空气中。当微塑料被海洋和陆地生物吞食后,就会随着生物链逐级蔓延。目前,已经在人体的胎盘、血液、心脏、粪便、痰液中检测到微塑料。

9 T! ]6 \* B) ~# @: Y6 S

聚苯乙烯是最常见的微塑料成分之一,普遍存在于食品包装、一次性塑料餐具中。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明,聚苯乙烯通过不同的暴露途径对鱼类、小鼠等实验动物的各个系统均有明显的毒性效应。以血管钙化为例,这种心血管问题可使血管顺应性降低、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斑块不稳定和斑块破裂,最终诱发一系列心血管疾病和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关于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对血管钙化潜在的风险及其机制,人们知之甚少,仍是待解之谜。

! p7 a: x$ s, a4 T _; O: @+ z

在多项科研基金支持下,深圳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专家董少红、尹达、孙鑫及医学博士颜建龙等组成的课题组对上述问题展开了深入探索。他们在研究中发现,血管钙化患者的粪便中均有不同程度的微塑料聚合物的存在,包括聚苯乙烯、聚乙烯、聚酯纤维、聚丙烯、聚酰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丙烯酰胺,排名前三的分别是聚苯乙烯、聚乙烯和聚酯纤维,占比为42.4%、16.3%和15.7%。研究发现,粪便中的微塑料与瓶装饮用水、外卖食品,以及暴露于有灰尘的工作环境息息相关。研究人员同时发现,聚苯乙烯与血管钙化有一定的关联性。

& W( R5 c r. S+ v r( E1 i7 z) v& @

为进一步验证聚苯乙烯微塑料与血管钙化之间的关系,课题组在饮用水中添加了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让正常大鼠、维生素D和尼古丁诱导的大鼠自由饮用,结果发现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使正常大鼠心脏和主动脉血管均产生了轻微钙化,并明显加重了尼古丁诱导大鼠的心脏和血管钙化。与此同时,为了明确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对肠道菌群的干扰,研究人员还对肠道菌群的结构和丰度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可致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丰度下降。

3 G2 J! ^0 Y, D: T

论文第一作者颜建龙解释说,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是产生短链脂肪酸的主要优势菌门。当肠道短链脂肪酸降低时,不利于有益细菌生长,但会促进有害细菌的增殖,致使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

0 g2 F0 ?5 o4 i' f1 K

论文通讯作者孙鑫副主任医师介绍,肠道微生物是构成肠道微生物屏障的基础,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群与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密切相关。研究发现,暴露于聚苯乙烯微塑料颗粒,会使肠道黏膜屏障受损和渗透功能增强。当肠道菌群失衡时,致病性革兰氏阴性细菌释放脂多糖,可破坏并穿透肠道屏障,使脂多糖进入体循环。血液中积累的脂多糖在体内保持低水平的炎症状态,启动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等炎性细胞因子的转录,级联式放大炎症反应,并触发机体慢性炎症反应的“开关”,加快血管钙化的进程。

' q# O, j* V# h4 {9 l

那么,日常生活中如何减少微塑料的摄入?颜建龙博士建议:尽量少用或不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少饮用塑料瓶装水;不用塑料产品盛装油、酒、醋等;不食用动物内脏、腮等容易蓄积微塑料的部分;不用塑料砧板处理食物。

/ A' B- w* d' H! d' g7 x" B. @

9 M6 j- U, a/ J, v3 Z* v

者:健康报特约记者 衣晓峰

1 L5 r, v+ D6 b2 J1 T/ G& H

编辑:王建影

/ c& y; v% T. Y! l; L

审核:谭嘉

* X5 @; R" ~; t. f3 R& l( J7 @

如果觉得内容不错,别忘了把“健康报医生频道”设为“星标”哦~

# I7 |# ~0 T5 [4 M1 T9 u& r) c, J

关注 @临床医生 患者安全专项行动来了(附解读)

, h5 w" L0 _6 u; b+ E! w# _

团队 北京积水潭医院吴新宝团队:融合创新,破解骨盆复位难题

( g" g) v3 Z1 n9 N- a; e" T* W

实践降低同型半胱氨酸,都能获益吗?

+ N8 `9 R! p2 V# n7 j% Y0 L

行动 大连妇儿医疗集团:药学服务﹢科普,守护妇幼健康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n0 R$ Y6 D7 j % O' y1 t5 ^% W( A- c

责任编辑:

6 F3 Q" ~# M, [6 o: ^: h! A 3 G) k. I3 F$ N% j % q4 T4 E5 a: h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吴钩霜雪明
活跃在2025-1-27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