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H& j1 V* g7 d3 L `
8 Y3 \8 O) c$ ~: y$ `
4 w, [9 S- [ y4 n0 `0 n/ k u9 a4 J' x- V/ ^
% D" `/ d; I/ z! ]# u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C" f* G5 j! C4 R/ ^4 Z
请试试刷新4 \' { z8 d& w1 ^+ }
9 e0 e' l3 L3 e g5 P* L+ G, N2 l0 D2 P0 I2 T' a- X
重播 ~: `% z% ^3 V' b. u- A, D9 b
0 w( E, n7 q& l+ m& Q
h) Y' D. S! t- ?& H1 O
7 w9 a5 g, C6 g3 Q5 B. h2 }
2 w% q6 x- f5 ^6 |" H- p7 j/ }1 a" h& m( e* X, Z" D
播放
6 G8 |0 R. g( C
5 j0 S% ~' G1 j% ^* W 00:00: @" }4 N8 T+ \$ a* a
/
) P0 c; V6 A1 G 00:00* G! r' E4 Y4 I* w
直播
" {& N/ ~. u) o' {" {3 Z4 Q4 _9 o+ g1 r0 g0 ?" n4 [: a
. h% W0 f/ |) N
4 X6 R5 n& f% ?0 p* [3 W ) G5 e! g% J; D7 m
/ \, r# G# ~" ~2 i
00:00 * q- h( W. V+ _4 x: z/ |
: ?3 J8 A; N* Z# V) w+ r
; h4 D6 \/ V2 Z: i% G$ M- T, D$ d+ l8 v
2 ]$ r( j3 X, D! i3 \- e
1 `* [8 E; T- V7 [7 g
/ ]& `3 C" h, U$ P+ ]: v3 O
0 \1 T& y. v) T 进入全屏
1 A5 ~& k- o( M! g
2 s: V; @/ G7 V4 X! E
& J- @. L# ?. ~" R4 k; U# e3 a& W4 A! Y
- \0 T" j1 m) a$ o; V1 s
0 . g E: z# z* H3 A) Z
1 Z, F3 @9 c4 o8 d( @$ s9 O8 r
1 ?/ r: u3 c) w; |' c
- l) c$ D4 t3 @: u$ K' j
2 ~( N: R/ ~( |# k; X
% n% M. [0 J' n' H& E% B7 w$ Y4 _+ O9 `7 S1 I6 c) b0 q4 [( b
x3 v( x2 m0 Y5 a- j5 M/ Z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 S- A- ]3 s9 U* T, H" x; e5 U' u+ @4 _4 [2 a
3 O, R: Q* u4 S8 l9 {
1 J5 g1 T" b) y/ ], k
) ~" W9 m8 ?4 w8 Q$ W" c* T (视频拍摄制作: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配音:邵钰丹)
$ Q9 u% d: m8 C. t0 ?: T 央广网铁岭2月24日消息(记者宗韶峰 实习生邵钰丹 辛易洋)二月的辽北,依旧天寒地冻,寒气逼人。2月23日一大早,福德店水文站的曹阳、曹虎两兄弟便穿戴齐整,带着数十斤重的测量设备,开始了一天的观测。 % g( `" q8 r) j& a6 x4 M% y/ Y
福德店是东、西辽河交汇处(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2 {, p6 o' }; j: F 福德店,位于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东、西辽河在这里汇合,汇合后称为辽河干流,福德店水文就坐落于此,因此福德店水文站便是辽河干流上的第一座水文站,也是全国重点报汛站,防汛位置尤为重要。
- @8 h; {' I4 ~8 } 虽然已进入冬季枯水期,但每天8点的观测水位,却是雷打不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冰面厚度近40公分,曹阳、曹虎需要先破冰。野外荒烟蔓草,冰钏凿击冰面发出的“镪镪”声,随风飘远。 - I- E# G+ N2 N, E- j& u" a# R" z
曹阳用漏锹将凿出的冰窟窿中的碎冰捞出(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 E/ C; [, l$ \& i7 s) L 十几分钟过去了,终于露出了水面,曹阳把测深杆垂直立在矮桩水尺上准确对取数据,“水深0.66(米)。”
* y# l/ e1 C5 n! m# J3 l; b0 ^ 这样的冰窟窿,每隔十米,就要凿出一个,一共要凿5个。凿完冰,将测量仪器固定到水下,进行流速施测、记录,继而测算河道流量,是兄弟俩这个冬天的日常。“现在的设备越来越智能化,像ADCP(声学多普勒流速仪),通过电脑操作,在河面上往返几次就可以获得数据,效率特别高。但是冰期,还得靠人工凿冰来测量。”曹虎说道。 # E) z& U! {% N+ X" Q% Y2 M/ U
接过祖辈、父辈的水尺,曹阳、曹虎已是福德店的第三代水文人。兄弟俩的父亲曹玉山是福德店水文站的老站长,1986年辽河那场大水,老人记忆犹新,“为了随时测量水文数据,40多天没回家,饭都是送到大堤上。”说起当时的艰辛,老人说冬天顶风冒雪,夏天蚊虫相伴,数据都是靠双脚走出来的。 ' M5 j" S5 u6 Y7 j/ v- {$ x0 _
福德店水文站(央广网记者 宗韶峰 摄)
3 a8 z# D, O4 a6 M3 d% T" } 如今,福德店水文站搬到了两千多平方米的新站房,工作生活条件大大改善,但日复一日的坚守,在这里从未断过。“爷爷从事水文工作的时候,天天跟在屁股后面在河边转,对水就有感情。等到父亲从事水文工作,那种不怕苦、一丝不苟、耐得住寂寞的劲儿,对我们影响很大。等到我们干上水文这一行的时候,就更理解了天天和数字打交道,为什么要严谨务实,理解了下雨刮风时,别人都往屋里跑,而你要往外跑的那种执着奉献。”曹虎说道。
/ n/ z1 |# Q& P" X2 ]7 h 去年,曹虎的女儿也走上了“水文路”,成为了第四代水文人。听着前辈故事长大的她,也将继续守护着辽河的安澜。
9 I" v" `" |4 t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 u' G" r3 M3 w
$ ~+ P k' @5 S- f5 { L9 e/ `3 s+ g
9 _. X7 w& H# K6 F+ X) Z8 ~$ F
0 X- p! M0 Z5 x2 {8 P!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