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n# R$ J: l- d9 y& r8 K# E1 N
/ F/ H; z! F9 {# U* v/ g# Y0 C # b! ?$ o" k, A. O, k# l& ~% _% E7 u
1 e9 B( z& t- u9 p7 c- L+ ?$ r0 C
生活中我们会习惯性地将身边的事物进行分类,这样可以方便我们认识它们,比如我们把生物分成动物、植物、微生物,不过我们的这种分类比较笼统,而且没有将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和演化考虑进去。
- Q7 }) A2 _9 p 当生物学发展到一定程度,尤其是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出版之后,人们认识到生物是长期进化而来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所以,生物学家们在分类学上反映了这种关系,于是就形成了我们现在都知道的“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级别。 7 ]7 K; z) D7 g- R6 n# o) ~
一般来说,生物都有着自己的科属,然而,地球上目前却有六个物种无法归类,这六类物种分别是:树状动物、潘多拉病毒、三斜胶网菌、稀毛怪诞虫、丝盘虫与源自明神的准真核生物。
1 r% `& V/ S; o* S$ c1 j 那么,这些物种为什么无法归类呢?它们有什么独特之处?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4 `: T0 O' J7 r; |6 `/ f; U: u
1 , N1 N7 _; `! [, v1 h; \
树状动物 / a- M, e: F' [8 n& g2 b
(Dendrogramma)
# d9 S# F/ Y! r- @ Dendrogramma听起来很奇怪,它是由来自丹麦哥本哈根国家自然史博物馆的约恩·奥尔森(Jorgen Olesen)与他的同事命名的 。由于长相呈现树状,科学家们专门用“Dendrogram”(树状)一词为它们命名了一个新的属“Dendrogramma”。
* s$ Y% E9 D) O+ J. M7 y 外界认为,Dendrogramma 可以被称为“树状动物”。它来自于澳大利亚海域400至1000米深处,长相酷似水母,两者都有口器既进食又排泄。但是Dendrogramma又与水母不同,没有触手。 + ~7 v1 l+ U* z
$ d. j5 i2 m/ r1 a0 g
4 l% ?0 Q. M4 f; _/ h # G8 Y- w; I9 R6 c/ t- T. F, F
科学家认为,Dendrogramma或许与水母同源,视为独立分支。但这种想法缺乏样本的DNA分析数据的支持,无法得到证实。目前,Dendrogramma仍无从归类。 ; v' J6 I2 W: {, o7 i0 s
2 5 C( }8 R4 E- }
潘多拉病毒 : g' w0 u; B+ `) _4 g! i7 e
(Pandoravirus) ( X# N' c7 X! k, v
潘多拉病毒最早发现于1998年,德国埃森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一生命,但并没有确认其为病毒,只是猜测为新的古菌。15年后,即2013年,潘多拉病毒被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海岸附近发现。这一直径达到1微米,世界上最大的病毒,被正式命名为潘多拉病毒。 $ i; W5 l5 F& |4 k1 Y; _/ |& H
- D! e* G; g* `$ k
. ~4 z* I* V6 @+ i$ i+ x" @ 9 v% Z1 m! T5 m* w U
潘多拉病毒的神奇之处不仅在于体积大,还在于其93%未了解的基因序列,包含了大约200万个碱基对。目前主要的问题是,潘多拉病毒是否来源于其他星球,是否会对人类有所伤害?遗憾的是,这一问题仍在持续调查中,现在下定论为时尚早。 0 a! H1 q' q$ d1 k4 O, L2 L
3
: Y7 R$ W7 [* Z4 A, } 三斜胶网菌
! ^0 B& {% e. _. G* `& R. x (Collodictyon triciliatum)
/ b# n! k B# A5 R 尽管三斜胶网菌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却无法归纳到已知的生物系统中。1865年,在挪威奥斯自治区附近湖中,科学家们发现了三斜胶网菌。尽管在大小上与变形虫无异,但是就内部结构而言,可以根据DNA封闭在细胞核内将其归入真核生物域。 ; T( I( m7 K# q
; V' w. v$ c2 S# Z) M( R; O. J6 f
: C0 w/ o, ^: r. I& V
" M" v" |+ H! R& n& r6 Y 但让科学家们疑惑的地方在于,与真核生物域的大类相比,三斜胶网菌的形态毫无相似之处,只能在大类外另成一系。在发现了三斜胶网菌后,科学家们还得为它单独设门类。
0 o% L* C/ j' s0 c0 E- l 4 . f* M# [$ h; i
稀毛怪诞虫
7 P* q. Q/ X. Y) {, k" j( k (Hallucigenia sparsa )
$ v) ^% e% @2 N7 ^& D M. M% f 稀毛怪诞虫是在1977年被英国古生物学家西蒙·康威·莫里斯(Simon Conway Morris)命名的,原因就是长相太奇怪了。这些长3厘米的虫子,拥有管状身体与7对长腿,与已知的环节动物完全不同。
7 f1 I" W2 k) P9 t 科学家们十分好奇,这些生物的来源到底是哪里,为什么会有多达7对的长腿,这些问题也一直困扰着稀毛怪诞虫的分类。
/ ]: | O' j/ v% C # [! H% P) m3 \7 G9 I+ F" f
# _% `( m5 F+ d% }1 B* W& g+ F , j1 q6 L0 b$ W: R; C1 g1 [) x9 H0 V
之后,有科学家将稀毛怪诞虫的背部朝下放置,发现所谓的7对长腿只不过是它们的刺。有科学家就此提出,“这是怪诞虫的武器,可以用以捕捉寒武纪时期的小猎物。” 目前公认的一点是,它来自于五亿年前,当时地球正处于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期间。 ' E/ b: ~% W1 G6 B
5
/ l/ q% O2 W+ Q, z' ~ 丝盘虫
) [4 q7 q$ F$ m (Trichoplax adhaerens) 1 x+ x7 `) d6 z" X$ L, w
1883年,动物学家弗朗茨·艾哈德·舒尔茨(Franz Eilhard Schulze)在奥地利Graz大学的水族馆发现了丝盘虫。这种直径不足4毫米的丝盘虫,不仅缺乏神经系统,而且没有体腔与消化腔,看起来与世界上所有动物都毫无关系。为此,生物学家们发明了扁盘动物门,将丝盘虫归纳其中。 " a) @4 j* X8 ~+ K# G
1 B- S4 L' P# M0 b# j6 Y
% W0 ]5 O4 h8 g$ \2 g! T# H . \$ {+ e3 y; j$ a, ]7 }
丝盘虫被视为已知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之一,也是唯一已知的扁盘动物。
9 V, T" N8 F8 N) ?6 P# l; u 6
5 X; Q9 N/ }6 ` 源自明神的准真核生物 1 t: y% D! @) y
(Parakaryon myojinensis) 7 D& Z+ w5 A- ?3 u: K- s
Parakaryon myojinensis 发现于日本海域1240米深处的热泉内,却难倒了日本的科学家们。由于DNA被包裹在细胞核内,科学家们在真核还是原核生物上产生争议。最后,科学家们一致认为,它并非这两者中的一个。从名字也能看得出来,Parakaryon myojinensis,在日语中为“源自明神的准真核生物”。 3 c5 Y0 ?. I6 u Z5 E2 p4 r
4 _0 u+ h m2 R
- n7 E# M* ]5 u7 P2 B$ Y( {
4 f* p6 F1 h# E. G2 I, Z 有科学家提出,在深海环境能长久保持稳定,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这也是这一神奇物种能最终延续至今的原因。但遗憾的是,Parakaryon myojinensis十分稀少,科学家们很难得到更多相关的样本,也无法通过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 W2 ?1 u% ~6 ]; N3 v1 J 以上六类生物,因其无从归类而成为学界津津乐道的话题。或许这些物种身上,蕴藏着生命起源的重要秘密。科学家们有望在不久的将来,解决这些物种的归类问题,甚至是揭露生命起源的秘密,为人类的长远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o, \: Y7 Z* ? V; k! j 1 ]& t; _, z+ r3 |0 M
举报/反馈 1 N/ x, x9 f- d; M% ?2 H3 }5 G6 G
1 F1 z" F8 o) U# S. e
- x$ j2 h/ o; L
" I8 L+ G) @2 l% d! K9 R1 I
' O) W7 t. n: `$ ?( Z
. Y" D k" e2 X&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