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之谜】梦幻鬼鱼现曲靖 可能是人类祖先分支

[复制链接]

4 T) M& q( v# q% m7 X4 l+ {
! c' U$ c7 Z, B( s' o  N  t/ q0 x

! w0 q- q( Y, T8 j8 R
4亿年前的鬼鱼还原图
8 ]% w0 k7 p2 Q$ q  J
; N4 i( _! N" r( c5 v' R0 s( \
  海洋财富网综合消息  据新华网报道  我国科学家在曲靖距今4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了一件迄今为止全球最古老近乎完整的硬骨鱼化石,并将这条具有许多原始特征的古鱼命名为“梦幻鬼鱼”。

7 c+ B" o5 c( @4 T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朱敏等科学家在昨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有关这项成果的文章。美国科学家称,这一发现将有关包括人类在内的现生脊椎动物起源的探索从泥盆纪(4.16至3.59亿年前)推向了更加久远的志留纪(4.43至4.16亿年前)。 . ^5 f2 h3 P; I. z! ^
  朱敏说,这条2008年5月初在距今约4.18亿年前的石灰岩中发掘出来的“鬼鱼”,是世界上唯一完整保存的志留纪有颌类动物化石标本,它比现存最古老的完整硬骨鱼化石要早约800万年。 : ]& o) f: o4 K0 @2 W) ]: x
  他说,鬼鱼长约1尺,展示了一个小型肉鳍鱼的解剖学特征。它作为肉鳍鱼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有颌冠群一系列分支事件在志留纪末之前就已发生。 $ J1 B- K0 x& ^! S" c2 l
  朱敏说:“鬼鱼的梦幻之处在于它身上聚集了有颌类动物的众多原始特征。这些特征过去分别出现在有颌类的不同类群中,并被认为是某个类群的衍生特征。梦幻鬼鱼所呈现的特征组合证明,某些类群的衍生特征其实只是有颌类的原始特征。” , v  ^' [* ]6 F' e
  美国芝加哥大学迈克尔·科兹教授在同期《自然》配发的述评文章中说:“这条完整保存的古鱼的发现进一步揭示,对于现生脊椎动物起源的探索需要冲出被誉为鱼类时代的泥盆纪,重返更加古老的年代。”
7 Y% p0 L, P! e* `4 @' O0 C疑问( h# V4 Z) u& ?1 t% E
  “过渡类型的缺失使得对硬骨鱼类的探索长期停滞不前,研究者处于‘盲人摸象’的状态。” ! @) S$ q/ a2 B
  朱敏说,颌的出现大大提高了脊椎动物的取食与适应能力,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的一个影响极为深远的事件。2 ~& c2 _# d0 d8 V% `
  他说,有颌类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鱼纲的起源与早期分化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然而,直到上世纪末,这些演化环节的化石记录依然十分稀少。 ) U( M9 v% A+ [) c/ O+ \1 x
  瑞典、法国、德国等国古鱼类学家早在40多年前就对欧洲志留纪硬骨鱼类化石进行了研究,他们的材料皆为鱼类微体化石,包括鳞片和一些骨骼碎片,因此对于全面认识硬骨鱼类祖先的特征帮助不大。+ M- a0 f2 t* v/ R$ b, B' F
  肉鳍鱼类与辐鳍鱼类之间,以及硬骨鱼类与其他有颌类之间均存在着巨大的形态学鸿沟。过渡类型的缺失使得上述问题的探索长期停滞不前,疑点重重,研究者往往处于一种“盲人摸象”的状态。 3 Y& R. ~& [3 w- Y- s9 L, \
  过去十年,这些鸿沟由于斑鳞鱼、无孔鱼、弥曼鱼、舌鳞鱼等早泥盆纪(4.16亿至3.98亿年前)化石的新发现得以缩小,有颌类的早期分化、硬骨鱼类的起源与早期分化逐渐成为了国际演化生物学界关注的重点。8 F0 S) S/ I" u& z/ B: q
  发现5 b& o* F2 t0 f4 p( _
  “这条鱼代表着人类遥远祖先的一个分支,它不但罕见地被完整保存下来,而且出人意料的古老。”
0 ?$ s6 X7 M  y  朱敏说,由于早期化石保存不完整,多数早泥盆纪鱼类都是由零散材料拼合到一起再进行研究,特征的解释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会直接影响到对演化格局的重建。尤其是当恢复出来的古鱼完全不同于过去任何见过的鱼类,学术界就会有一定的疑虑和保留。
/ e% Z6 g- q. ]4 V  他说:“要彻底澄清这些疑虑,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在距今3.5亿至4亿多年前的地层中寻找出一条完整的古鱼。”
4 v, U7 L, c- j: L0 f; o7 ^  为此,朱敏和他带领的课题组在云南曲靖、昭通等地组织了多次发掘,虽然有很多化石新发现,但未见一条完整的古鱼始终是大家心中的一个缺憾。2007年春,课题组成员赵文金博士带队发现了几处有鱼类化石的地点。随即,朱敏带队对这些地点及周边做了更细致的考察。/ S9 e3 L+ P" ?3 x; N  n
  2008年4-5月,朱敏再次带队对发现下颌标本的层位进行了新一轮的发掘,不仅发现大量分散保存的硬骨鱼脑颅和上、下颌标本,并出人意料地发现了这件“梦幻鬼鱼”标本。* O0 d! d+ j. o2 B0 a6 M7 j1 m2 n1 \
  科兹说,朱敏等中国科学家为解开围绕有颌类分化和硬骨鱼类起源的重重谜团“提供了一条活灵活现的古鱼”。“这条鱼代表着人类遥远祖先的一个分支,它不但罕见地被完整保存下来,而且出人意料的古老。”9 J0 J+ E# e7 l- b+ V- T# g
鱼祖宗尊容让科学家吃惊
! O1 f' {% u$ W  这位鱼祖宗的尊容,实在让古生物学家大跌眼镜:一尺来长的身躯,竟然集中了几乎所有后代的主要特征,它长着鲨鱼(软骨鱼纲)一样的刺、颊部骨骼排列像青鱼(辐鳍鱼亚纲)、和肺鱼(肉鳍鱼亚纲)一样脑袋有前后关节,甚至还有已灭绝的两个纲鱼类的特征。
& }! c3 ~: g* x4 q( w% |  据了解,199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余小波研究员在云南曲靖西郊发现了斑鳞鱼,当时把它鉴定为一种生活在4亿多年前泥盆纪早期的原始肉鳍鱼类。肉鳍鱼类是硬骨鱼类大家族中的一支,硬骨鱼类的另一支是辐鳍鱼类。1999年4月,中科院古脊椎所的朱敏研究员通过对斑鳞鱼进一步研究发现,斑鳞鱼不仅可能是最原始的肉鳍鱼类,而且可能是整个硬骨鱼类最原始的代表。
8 ?) A8 V( @5 E8 y. C9 T8 D( y. h亮亮
/ T" [; G+ |! x3 T2 K% e
起源
$ j. q. {) ?5 T0 d* `' P" W  泥盆纪是脊椎动物飞越发展的时期,鱼类相当繁盛,各种类别的鱼都有出现,故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早泥盆纪以无颌类为多,中、晚泥盆纪盾皮鱼相当繁盛,它们已具有原始的颚,偶鳍发育,成歪型尾。脊椎动物经历了一次几乎是爆发式的发展,淡水鱼和海生鱼类都相当多,现代鱼类——硬骨鱼也开始发展。到泥盆纪晚期,由鱼类进化而来的两栖类登上陆地,标志着脊椎动物开始了脱离水体并最终征服陆地的演化历程。原始的硬骨鱼类具有机能性的肺,但大多数后来的硬骨鱼类的肺转化成了有助于控制浮力的鳔。泥盆纪中期,硬骨鱼类分化成走向不同进化道路的两大分支:辐鳍鱼类和肉鳍鱼类。
3 \7 ?1 P, X8 j体形3 b; Z8 g  w$ _
  硬骨鱼是水域中高度发展的脊椎动物,以其广泛的辐射适应分布于海洋、河流、湖泊各处。其类型之复杂、种类之繁多可为脊椎动物之魁首。主要特点即在于骨骼的高度骨化,头骨、脊柱、附肢骨等内骨骼骨化,鳞片也骨化了。其头部骨骼分化为数目很多、有各自名称的骨片。这些硬骨的来源,有从软骨转变来的软骨内成骨;也有从皮肤直接发生的皮肤骨,故硬骨是双源形成的。硬骨鱼的鳃裂被鳃盖骨掩盖,不单独外露。喷水孔缩小,甚至消失。大多数有鳔,少数有肺。大多数是舌接式的头骨。原始的类群为歪型尾,进步的类群为正型尾。
9 {, W2 h/ |# y) O( [进化
7 w4 W- i' o8 \  M  在泥盆纪中期,一些更为进步的硬骨鱼类出现了。它们骨骼中的一部分或者全部骨化成硬骨质。头骨的外层由数量很多的骨片衔接拼成一套复杂的图式,覆盖着头的顶部和侧面,并向后覆盖在鳃上。鳃弓由一系列以关节相连的骨链组成,整个鳃部又被一整块的骨片覆盖。这些硬骨鱼类的脊椎骨有一个线轴形的中心骨体,称为椎体。椎体互相关连,并连成一条支撑身体的能动的主干。随着硬骨鱼类的进化发展,鳞片的厚度也逐渐减薄,最后,进步的硬骨鱼类仅有一层薄的骨质鳞片。原始的硬骨鱼类具有机能性的肺,但大多数后来的硬骨鱼类的肺转化成了有助于控制浮力的鳔。2 m. T+ [' D& J+ U5 i

! U: |% f4 b1 Y. v$ d5 C4 M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滕3269
活跃在2021-8-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