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的生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 海洋污染影响人类健康

[复制链接]
    

1. 藻类

5 ?9 z7 S P4 }2 ]4 D' V

许多产毒的藻类、致病菌、病毒和真菌等都是海洋和河口环境中的原生生物,而人类不恰当的经济活动有时会激发出这些生物的有害一面。例如一些有害藻类处于正常数量时,不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而不断增加的海洋污染,特别是沿海水域的氮和磷污染,导致海水富营养化,同时全球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升温和海洋酸化使得这些藻类大量繁殖,它们会制造毒素并对: z Z" S b3 [' U 所在坏境造成危害。当这些有毒物种高密度地聚集在海洋区域时,就会形成. c: v( P( R$ L 有害的藻华(HAB),称为“赤潮”。

: U( a# C3 `3 N+ L+ X7 f0 F+ Y

8 u# P4 P$ z" @1 c$ B) h9 q( N

赤潮会导致多种人类疾病,其中某些疾病非常严重。与赤潮相关的疾病大部分是急性疾病。例如由软骨藻酸(DA)引起的失忆性贝类中毒(ASP),这7 @ C4 t$ `$ @$ J 是一种由浮游硅藻产生的强力毒素,它会靶向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谷氨酸受) j5 d7 ]4 s' c7 N! s! ? 体。经历了最初的胃肠道症状之后,患者会出现意识混乱、嗜睡、定向障碍和短期记忆丧失,严重的病例发展为昏迷甚至死亡。

' V+ y% D4 I/ Y' {

2. 海洋细菌

6 |" L* y3 W, l8 v

海洋里有大量的细菌。平均每立方厘米海水就有约100万个微生物细胞,+ ? \8 |! c! w' p1 @ O# v 全球海洋港湾估计有4×1030~6×1030个微生物细胞。虽然海洋中的大多数细菌对人类无害,但有些却是致病性的。例如霍乱弧菌、创伤弧菌、副溶血性! C8 `" g8 Y, v 弧菌和海洋分枝杆菌。 

' D4 ] x$ d; u, k. A) P3 Z6 J

随着气候变化、海平面变暖和海洋污染加剧,海洋原本的病原体和陆地来源引入海洋的微生物所占领的地理范围正在扩大。有害细菌正在侵入河口、海湾和它们以前不居住的海洋区域,并从表层向深层海水进军,例如霍乱的致病菌霍乱弧菌。弧菌种具有强季节性,受温度影响很大,水温温暖时会在河口和沿海水域快速增加。副溶血性弧菌和创伤弧菌情况也是如此。据报道,海洋表层温度每升高1℃,弧菌感染的年发生率就增加近一倍。在美 7 o5 a8 U5 b% `) B' Y4 | 国,气候变暖导致弧菌大肆生长,由于感染弧菌物种而导致的发病率在过去十年里增长了115%。当创伤弧菌,俗称“食肉细菌”进入未愈合的伤口时,1 q4 u7 X: c- G: ^! S1 X- W 就会引起严重的感染,比如坏死性筋膜炎。 

% e* ^! a2 q2 u* y! Z* j

) C" o& x; ~3 f( W" |! {

此外,海洋还有很多外来菌种。这些外来细菌是从陆源进入沿海水域 ; n" ]" i1 I$ k 的非海洋环境的微生物,其中最受关注的有毒肠球菌、大肠杆菌血清型(如0 m; }8 B0 I# ?0 D9 B* z O157:H7)、弯曲杆菌、梭菌、志贺氏菌和沙门氏菌。海洋环境中的细菌是% W2 C0 t# c% W" e& V/ H8 U( p 造成各种急性和慢性疾病的原因,这些疾病包括腹泻和胃肠炎、眼部和呼吸 . p) O- Y6 {' y; x1 N* z 道感染、肝炎和伤口感染。美国食源性疾病暴发监测系统(Foodborne Disease 6 y, x3 D3 z9 n: e2 v! v8 p Outbreak Surveillance System)从1973年到2006年报告了188起与海产品相关的感染,导致了4020例疾病。这些疾病76.1%是由细菌制剂引起的。此外沿海污染还增加了海洋病原体的抗生素耐药性。

6 r" ]9 h t& _

3. 海洋病毒

- h K% b+ d1 p: u# w& j

沿海和河口系统中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病毒包括小核糖核酸病毒科(肠道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柯萨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腺病毒科(腺病毒)、星状病毒科(星状病毒)、呼肠病毒科(呼肠病毒、轮状病毒),最重要的是杯状病毒科(包括诺如病毒和杯状病毒)。从2000年到2014年,诺如病毒感染占美国报告的娱乐用水中病毒导致肠道感染的21%。

4 Q2 D- Z1 b( a. E4 u( L; n8 t6 e

4. 海洋寄生虫

+ j/ R" ?8 t& I3 q: k- p

由于气候变化,与海洋相关的寄生虫感染在数量和地理范围上都在增加。隐孢子虫病、贾第虫病和海水血吸虫病是最常见的感染疾病。海洋环境中出现的两种特别令人关注的人类寄生虫病是异尖线虫病(由鱼类寄生线虫 : p/ A6 Y& G9 p0 e8 u3 q. @$ g- J 异尖线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和日本裂头绦虫病(由日本裂头绦虫成虫 , w+ M, k& _0 s5 j/ q 引起)。自1960年报告首例异尖线虫病以来,至今为止已有了数千例报告,主要来自日本。调查显示,在地中海渔场捕获的凤尾鱼中寄生虫感染率高达70%,而西班牙被认为是目前欧洲异尖线虫病发病率最高的国家。

/ U' C2 v7 Z- b8 `7 [ L. F

5 f! _* z8 ] F* U

P& i& W- E# T6 x8 y. n6 A

购书链接

( R8 H+ k: I1 n1 C / X: y7 a3 ~; J T& C " H, h; h/ H1 I
回复

举报 使用道具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康俊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