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8 ?" U% o$ k7 R, b9 v
6 {4 D7 Z7 x! [ x4 D) H 他们有的长期工作在艰苦的野外测绘作业环境中毫不退缩;有的常年戍守孤岛,默默从事基层海洋预报观测工作;有的坚持半个多世纪的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治理成松涛草海……
% J4 L" a E+ x* D% P. M3 X 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7日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最美自然守护者”先进事迹。马银国、任秀波、李大鹏、沈乐毅、钮栋梁、姜文凯、殷跃平、董鸿儒、张辉等9人和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集体)被授予“最美自然守护者”称号。
7 J1 v' R% ^' `$ }" i2 i9 ` 防灾减灾,守护地质安全! B9 I. t/ i) T M$ I
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首席科学家殷跃平是国内外著名的防灾减灾专家,多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西南山区和青藏高原防灾减灾第一线。
* w+ p: C; i' \0 U1 O, s7 K# N& v9 }8 r0 n
殷跃平在贵州平塘中国天眼FAST台址开挖建设期进行地质灾害查勘。自然资源部供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殷跃平持续跟踪研究三峡库区地质安全问题,见证了三峡工程规划论证、施工建设和蓄水运行的全过程,成长为三峡工程库区地质安全问诊把脉、保驾护航的著名专家。 ' _7 d; W# s1 z# a; g% Y. p8 u
& g$ f' O1 I8 p* X. w" f. d- z5 {1 l8 N
殷跃平还把三峡库区防灾理论,成功运用于四川、云南、西藏、甘肃等特大滑坡工程治理。针对滑坡预警预报这个世界级难题,他通过孕灾条件、监测数据、成灾机理研究,找到滑坡的共性,建立预警模型,开拓了地质灾害普适性监测预警之路。 6 V2 n" I7 D3 u4 }1 D' N. U0 a
找矿突破,攻克勘查难题
6 K4 @2 U; ^# F, m/ V0 U 同样投身地质工作的还有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李大鹏。 2 x( s; E3 T9 A+ ?5 U
“找金子”是他的主要工作。李大鹏所在团队通过创新成矿理论实现了鲁西归来庄矿田深部金矿资源量增加20余吨的新突破;率先在胶东地区莱州焦家金矿带开展35km深部探测工作,成功实施“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在近3266米处发现了厚达25米的目前我国最深的金矿体,攻克了我国长期面临的金矿深部资源勘查技术难题。
! Y; \/ ?" ^! W& t; f5 N8 z 孤岛“放哨”,监测海洋异动# N+ b1 H) z3 ~* i) t8 \
对自然资源部北海局千里岩海洋环境监测站站长姜文凯来说,海岛就是家乡,他已经在海岛上工作坚守了38年。
6 m9 `' @) r: c) l8 L$ w 姜文凯几十年如一日,一年365天、每天24小时值班,每天4次固定发报时间,准时将监测到的潮汐、温度、湿度、风速、风向、海水盐度等海洋与气象相关的数据资料传回陆地。
/ `- G* {( X2 a% O9 h4 F" y 岛上没有淡水、没有电,也没有常住居民,这个孤岛上的监测站是整个中国北方环境最艰苦的海洋监测站。姜文凯这样的守岛者就像是“放哨人”,他们为沿海地区人民时刻监视海洋异动——地震、海啸都有先兆,海水水温、盐度和潮位均会出现异常。观测的数据看似乏味,但关系到亿万同胞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t9 g& \/ g/ w* v' E" _ 野外测绘,两次上珠峰# s4 X) U1 E+ R L- Z4 P' i8 B3 t
自然资源部第一大地测量队办公室主任任秀波长期在野外一线从事自然资源测绘工作,从雪域高原到海洋岸线,从荒漠戈壁到繁华都市,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 I$ X6 q; |! [2 p* X, d
2005年,任秀波在海拔5800米营地测量测量后展示队旗。自然资源部供图任秀波也两次参加珠峰高程测量。2005年时,他在海拔6500米以上区域作业时长达43天;在海拔7500米突遇特大暴风雪,他冒着双手被截肢的危险摘下羽绒手套进行20多分钟的测绘作业;成功将重力测量推进到海拔7790米的高度。 * {& `! d+ _+ E7 v5 @2 u' @- Z
2020年,他多次前往海拔5400米的二本营、5700米的Ⅲ7点、5800米至6300米的登山路线,冒着危险、长途跋涉,和队员们一起背着测绘仪器前往交会点。 0 H r4 {( i5 B. a! g8 B" S. @, l2 [
一生守护,荒坡变林场
3 A8 W% D6 ?* \ 对今年83岁的董鸿儒来说,守护绿色就是一辈子的事。董鸿儒是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林场原场长,自他1958年工作以来,就扎根在了苏木山。
. |4 O" Z* I5 L8 x! J) B/ Z- A% L- m
) N$ l' @7 D$ q9 l4 C6 m 董鸿儒讲述造林往事。自然资源部供图经过42年的艰苦奋斗,董鸿儒带领林场职工,把苏木山护林站从荒山秃岭治理成松涛草海、花香鸟鸣、泉水叮咚的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林场。 ; f/ F9 g0 u; I) `' U: E8 f
1987年他被任命为县林业局局长,可他再三要求回到苏木山工作;即便1994年当选为县政协副主席,他也希望不去机关,留在林场。于是县里特批他在林场一直干到退休。
- Z; \8 i9 C- I5 o' h0 Z; |9 {+ x 嫉恶如仇,守护沃土良田2 i+ d( i b. }7 l
河南省漯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整治办公室主任张辉20多年来始终奋战在耕地保护第一线。 + T `# W3 C; h( }) Q0 {7 f
$ o. | f. k z6 y: r' U: r 他嫉恶如仇,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张辉曾为了及时制止破坏耕地非法挖矽行为,不顾危险跳进10多米深的砂坑,摸黑爬到采砂船上,关闭机器,拆除设备,当场制止违法行为。他先后暗访督导各县区28次,核查整改违法用地1100多宗、8300多亩。
# ]- I& O5 {; i- o' T2 ` 推动“田长制”,坚守永久基本农田红线$ c. E0 k+ i4 x& f6 k; J1 k
浙江省杭州市国土整治中心主任沈乐毅从2015年起,牵头组织开展杭州市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他创新提出“多规融合、优化生态、集约用地、都市农业、农耕传承”等模式,在杭州划定永久基本农田254万亩,被原国土资源部和原农业部评价为“杭州样板”。
8 O+ X, ~. n, s' C5 R2 r) a0 a8 N R/ l0 j0 @" G
他还在杭州全市试点推广“田长制”,以“河长制”的做法,实行耕地“田长制”的保护,将保护责任从村委会延伸到村民小组、从村民小组延伸到每一种粮大户。
3 q3 I1 D3 N C7 L" W# _+ f" ` 抢险救灾,跑出“生命奇迹”6 w& k/ H8 D/ H
四川省绵阳市安州区高川乡自然资源所原负责人马银国有个更为当地民众熟知的名字“马国土”。工作41年来,他一直扎根在高川乡基层自然资源工作一线。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马银国投身抢险救灾,在废墟里,他用双手刨开碎砖瓦砾,先后救出22名被困群众。 ; s, \: \$ o {3 v% r* J
3 {( P) `! n+ Q) k5 T% y) y 2013年5月12日马银国在大光包地质灾害巡查。自然资源部供图高川乡次生地质灾害频发,马银国坚持值守,他爬坡上坎、蹚水过河,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排查。多年来,马银国组织安全转移群众达1900余人次,实现69起成功避险,成功守护了全乡6000人的生命财产安全,“5.12”汶川特大地震后实现连续13年地质灾害防治“零伤亡”的成绩。 8 Q" C' U6 N5 P5 l8 y) r M
不惧危险,保护鸟类、保护湿地
; _' e/ U4 D# p& ^& w0 O 上海市崇明东滩自然保护区管理事务中心主任钮栋梁总是身先士卒,不管是夜间滩涂执法伏击,还是凌晨道口守候,都始终冲在最前面。 + x' _6 F/ d3 t& w& V. e2 S4 o
多年来,钮栋梁先后组织了“夜鹰”“春隼”和清除地笼定置网等专项行动,破获多起非法狩猎案,有9名涉案人员被法院判刑,其中,2011年的毒杀小天鹅案件就是他发现并组织抓捕的重大案件之一,案件的破获引起了社会极大反响,有力震慑了违法人员,有效保护了野生鸟类。
4 v9 z! X- h& c “苏小登”,打响不动产登记服务品牌$ |' e6 ]; ?. Z* u, c# R
江苏省自然资源厅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局是此番唯一被授予“最美自然守护者”的集体。这个集体有工作人员7人,全部为中共党员,均具有硕士以上学历。“苏小登”也成为江苏省不动产登记形象代言。 - s9 `: G! c$ H$ l+ o6 d2 j
( j/ _( O* }6 C* w; |& @ 这个名字寓意江苏不动产登记工作人员在不动产登记窗口和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现场高质量开展工作,当好服务民众的“店小二”。 ) N) K* S# a$ {
2021年10月,中央宣传部、自然资源部启动了首届“最美自然守护者”评选活动,根据安排,今后将隔年举办一次。(作者:庞无忌)
6 k' G/ O7 u1 c5 w6 W6 K* K% E" U2 v$ \+ _& N) z% p1 _" M7 b1 `
1 N# f+ H" u. ]* \* H$ s# D# F0 b# F8 T4 r0 }
3 J# ~, v+ V" Z7 a7 V! {2 z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