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摩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培育耐盐碱新品种55个 到2025年计划推广3000万亩 - 沿海生态保护计划

[复制链接]
. W u, Y8 a0 H1 J. L: @

原标题: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观摩丨黄三角国家农高区:培育耐盐碱新品种55个 到2025年计划推广3000万亩

! l% [) G( v5 \* { _4 T' ] 7 M$ s3 L! B5 A/ U. v) h 9 Y- @- H+ a# V* d& O

齐鲁网·闪电新闻10月26日讯10月24日至25日,山东省举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现场观摩。现场观摩在滨州、东营市进行,在东营观摩了悦来湖数字经济产业园、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黄河三角洲生态修复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威联化学PX PTA及配套项目。

( f3 Z9 y9 n D/ O' S* w B

# @3 @: M' t; e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2022年12月由科技部批复建设,2023年5月正式挂牌运行。中心由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共同组织建设,中国农科院资源区划所、黄三角国家农高区、省农科院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等国内18家顶尖科研院所、一流高校、知名强企共建。

% {# C7 L/ n" e4 B

2 q U0 Y6 ~8 T' ~& d! D. ?

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石东毅表示,中心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为总部,在西北、华北、东北设立了3个分中心和16个试验站,构建起“全国一盘棋”“1+3+16”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这个布局也从根本上确立了山东省在全国盐碱地综合利用中的“总指挥部”地位。

7 f: h1 g; A8 O& T7 A% o/ v2 l6 _

1 z4 {! o" m; k0 ~% s+ h; t

中心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攻关突破了盐碱地生物育种、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 s( w0 i( z/ v9 L4 m- ]

: D2 _% ^1 m3 x6 C2 j% [

“特别是组建起52支育种团队,搭建了12个育种平台,在全国建立起首个耐盐植物保存评价、分子设计、育种加速、多梯度验证育种体系,筛选培育耐盐碱新品种、新品系达到55个。”黄河三角洲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副主任刘志鑫告诉闪电新闻记者。

! C9 ?7 P- [* _' o. r

% b! w. z. S6 x' k$ {7 a: h

到2025年,计划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到2030年,建成引领盐碱地现代农业技术变革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 R9 l" J9 t. K9 a, p* z9 T+ j

闪电新闻记者 何则伟 王代杰 通讯员 东营台 徐振 报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x' H7 C; Y- i* q) \" h4 h& l Q1 C, O

责任编辑:

5 `7 m" t# ] W8 k0 H9 Z, @0 q$ x: C, W% x$ v& h 4 D* q4 q' i" ?$ @ 0 \6 f; Z- T: [1 M( K$ U+ p: A4 a- y5 [& P( }# V; R* c" a

相关帖子

全部回帖
暂无回帖,快来参与回复吧
懒得打字?点击右侧快捷回复 【吾爱海洋论坛发文有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茶江鱼
活跃在2025-1-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