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E( ?6 N- t+ ?9 R3 c, X 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
0 E6 X- o' ?" I- s( h 国务院令 第61号 ' n. I- H. o+ p
(1990年5月25日国务院第六十一次常委会议通过
5 F! G ?( o! j( s8 b2 N9 [2 Q 1990年6月22日国务院令 第61号公布 自1990年8月1日起施行)
' L" @4 Y1 k. Q" T( O1 H/ F 第一条
$ j7 b( i* F& o* E3 a& q! K
! I7 F& c8 K, g. X' [; ` 为加强对陆地污染源的监督管理,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 x ~' M5 d- s0 [3 o0 c8 v2 L* X 本条例所称陆法污染源(简称陆源),是指从陆地向海域排放污染物,造成或者可能造成海洋环境污染损害的场所、设施等。 - P) U9 y1 i- t) m* U( Y* s. S
本条例所称陆源污染物是指由前款陆源排放的污染物。 第三条" c+ u4 }6 k- w* P) T' t. [& V* b
本条例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 k* |+ A& C" n6 w 防止拆船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依照《防止拆船污染环境管理条例》执行。 第四条
& j+ ^$ U" s x, p 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工作。 $ Q6 u" F4 X, I6 V2 I5 g9 W4 [) u
沿海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工作。 第五条! J. j/ K1 a0 `; p6 |$ u% l
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必须执行国家和地方发布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六条% J, a) h' f- e9 L/ ?% ^4 Y$ X
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必须向其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登记拥有的污染物排放设施、处理设施和在正常作业条件下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提供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资料,并将上述事项和资料抄送海洋行政主管部门。
7 T/ F( U9 O- w 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数量和浓度有重大改变或者拆除、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应当征得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并经原审批部门批准。 第七条4 h+ k* k4 q5 z- ?! c( D% o
任何单位和个人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必须缴纳超标准排污费,并负责治理。 第八条
6 f* ^0 [; F+ w2 g8 s) x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海洋特别保护区、海上自然保护区、海滨风景游览区、盐场保护区、海水浴场、重要渔业水域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内兴建排污口。
: C3 ~; m# ^' N( P; |8 ^: @, Q 对在前款区域内已建的排污口,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的,限期治理。 第九条
7 A1 W) u# c, X% x# y 对向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造成海洋环境严重污染损害的企业事业单位,限期治理。 第十条+ a$ E+ w. K; O/ O! q7 S0 O
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市、县或者市、县以下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的限期治理,由市、县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决定。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如期完成治理任务。 第十一条
Z0 W0 E8 U6 t" @0 r 禁止在岸滩擅自堆放、弃置和处理固体废弃物。确需临时堆放、处理固体废弃物的,必须按照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审批程序,提出书面申请。其主要内容包括:
8 R) f5 b# |2 ?* E8 d; r9 b (一)申请单位的名称、地址;
% w9 }& d0 r |6 z (二)堆放、处理的地点和占地面积;
4 ?2 S, k6 l, `4 z (三)固体废弃物的种类、成分,年堆放量、处理量,积存堆放、处理的总量和堆放高度;
. G1 [& X, _5 `4 M. w (四)固体废弃物堆放、处理的期限,最终处置方式; 3 g& b! M2 {/ @1 F$ g" j/ A* Q9 D
(五)堆放、处理固体废弃物可能对海洋环境造成的污染损害;
\, R4 h- D1 Q* n( B9 Q4 s8 v+ \ (六)防止堆放、处理固体废弃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技术和措施; ) C* m& ?4 i0 N- `3 T! @" |
(七)审批机关认为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 j$ o0 Z; L, O+ M/ o H: M
现有的固体废弃物临时堆放、处理场地,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审批手续。 第十二条! V" e" A; S6 r3 r
被批准设置废弃物堆放场、处理场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建造防护提和防渗漏、防场尘等设施,经批准设置废弃物堆放场、处理场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 `& Z1 E" t0 d8 A7 J
在批准使用的废弃物堆放场、处理场内,不得擅自堆放、弃置未经批准的其他种类的废弃物。不得露天堆放含剧毒、放射性、易溶解和易挥发性物质的废弃物;非露天堆放上述废弃物,不得作为最终处置方式。 第十三条
# [4 T J8 [( {. b2 d; ~7 a 禁止在岸滩采用不正当的稀释、渗透方式排放有毒、有害废水。 第十四条/ @' ~: M8 h* V
禁止向海域排放含高、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
# r( Y# A( r9 p0 a- H 向海域排放含低放射性物质的废水,必须执行国家有关放射防护的规定和标准。 第十五条1 m8 B8 o& d: W7 m$ Z
禁止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和毒液。
+ ^+ G' o2 l' T 向海域排放含油废水、含有害重金属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处理后的残渣不得弃置入海。 第十六条8 K% Y Q' `7 W2 V2 W
向海域排放含病原体的废水,必须经过处理,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 第十七条: `" O4 I; f7 b/ ~( ]+ E/ Y% X
向海域排放含热废水的水温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十八条5 u) `" Z( P' h" @
向自净能力较差的海域排放含有机物和营养物质的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应当控制排放量;排污口应当设置在海水交换良好处,并采用合理的排放方式,防止海水富营养化。 第十九条2 `+ X/ m9 B+ Q1 V- n4 x( ]# l
禁止将失效或者禁用的药物及药具弃置岸滩。 第二十条
, L3 I! H8 [: [5 J 入海河口处发生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事故,确有证据证明是由河流携带污染物造成的,由入海河口处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调查处理;河流跨越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由入海河口处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水利部门会同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水利部门和流域管理机构调查处理。 第二十一条
+ a0 f# Q. |: A3 U$ h6 I. c 沿海相邻或者相向地区向同一海域排放陆源污染物的,由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制定共同防治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的措施。 第二十二条
- ^+ C& E: a1 Z8 y; }, r: r 一切单位和个人造成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事故时,必须立即采用措施处理,并在事故发生后四十八小时内,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类型和排放污染物的数量、经济损失、人员受害等情况的初步报告,并抄送有关部门。事故查清后,应当向当地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作出书面报告,并附有关证明文件。 4 d8 z& y: r" ~' S3 X t
各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接到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事故的初步报告后,应当立即会同有关部门采用措施,消除或者减轻污染,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或者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授权的部门对事故进行调查处理。 第二十三条3 \/ }8 C: z. P1 N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项目管理权限,可以会同项目主管部门对排放陆源污染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现场检查,被检查者必须如实反映情况、提供资料。检查者有责任为被检查者保守技术秘密和业务秘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二十四条
. ~* u% R8 H- O& J8 e 违反本条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三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 u* @- E( L0 w% n" c4 j (一)拒报或者谎报排污申报登记事项的;
3 g- g: K/ N8 B8 W0 ~, q (二)拒绝、阻挠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现场检查,或者在被检查中弄虚作假的。 第二十五条8 O; v. h3 n% q8 g; s6 i: O0 D+ ?
废弃物堆放场、处理场的防污染设施未经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而强行使用的,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二十六条
: t% L$ D5 g% d' e* R' P 违反本条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五千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8 C/ p, G2 d" d0 r( I' g R
(一)未经所在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同意和原批准部门批准,擅自改变污染物排放的种类、增加污染物排放的数量、浓度或者拆除、闲置污染物处理设施的;
, _ S* R4 X2 i$ _3 C (二)在本条例第八条第一款规定的区域内兴建排污口的。 第二十七条# j5 g( T. e9 M7 r1 P! s
违反本条例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处以二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U: F, W& r) _. a
(一)在岸滩采用不正当的稀释、渗透方式排放有毒、有害废水的;
2 c# q: H3 O7 o5 G/ A2 @& Z (二)向海域排放含高、中放射性物质的废水的;
5 S" H# E* A* f4 y1 o; w6 Y( D (三)向海域排放油类、酸液、碱液和毒液的;
: L$ e( a8 _7 ] (四)向岸滩弃置失效或者禁用的药物和药具的; + _7 T, b: i, C" J! b
(五)向海域排放含油废水、含病原体废水、含热废水、含低放射性物质废水、含有害重金属废水和其他工业废水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和有关规定或者将处理后的残渣弃置入海的;
8 m \3 ?" @; f" Z7 x- [- y (六)未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在岸滩堆放、弃置和处理废弃物或者在废弃物堆放场、处理场内,擅自堆放、处理未经批准的其他种类的废弃物或者露天堆放含剧毒、放射性、易溶解和易挥发性物质的废弃物的。 第二十八条6 c, J- |6 n3 Z0 w7 }) `5 ^
对逾期未完成限期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征收两倍的超标准排污费,并可根据危害和损害后果,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 & r, P! G- }+ V* o) t
罚款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决定。责令停业、关闭,由作出限期治理决定的人民政府决定;责令国务院各部门直接管辖的企业事业单位停业、关闭,须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十九条
1 c& L, o! N' x+ ?, c) D' ~ 不按规定缴纳超标准排污费的,除追缴超标准排污费及滞纳金外,并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处以一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条) U) r& l8 @! U# }. P
对造成陆源污染物污染损害海洋环境事故,导致重大经济损失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直接损失百分之三十计算罚款,但最高不得超过二十万元。 第三十一条
3 j ~/ d3 o1 `5 S" H% | 县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一万元的罚款,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O, G s% x J7 t: b' o5 D
省辖市级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五万元以下的罚款,超过五万元的罚款,报上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 {$ @8 z) s3 T" b! o% p+ T) _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处以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 X* s h4 l( I( P. }& w, M( |1 F7 j/ U
罚款全部上交国库,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分成。 第三十二条9 l" y. d2 j8 G7 _. `
缴纳超标准排污费或者被处以罚款的单位、个人,并不免除消除污染、排除危害和赔偿损失的责任。 第三十三条- p h- e4 G$ v* S2 S, `) {: h" y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也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逾期不申请复议、也不向人民法院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四条( a( A( L, ~# g: }' h; r5 x, M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6 A/ Y3 @: ]* q
沿海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制定实施办法。 第三十六条% R# m1 q: o" f7 n
本条例由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 本条例自1990年8月1日起施行。
. B# r2 Q" |1 q' W. b* o* h 来源:生态环境部官网
2 {* g# w8 M' y1 c4 m& X$ U& q+ u+ W% B7 K; E
- p0 ~$ T y& B& u1 m
3 a" a& S2 n+ }& o$ w9 }( }7 k
4 x+ V# u9 @2 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