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 j" g8 b* c0 N# [
& ]/ }% Q" P3 }+ p# o6 O b 湾区(Bay Area)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纵观历史,横观世界,不难发现沿海湾区往往聚集了发展程度最高、竞争力最强的城市群。基于其独特的地理形态和发展优势,如今湾区已成为带动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2 d) u7 f* D7 `7 ?* e' z5 r' V 粤港澳大湾区是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珠三角九市(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在内的城市群,其GDP已在2017年突破10万亿元。为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接力《珠三角规划纲要》,将指引该区域建设世界级城市群。
7 ?0 ~9 s% V. ^
7 k; n6 i( {( K6 i 无论是建设湾区,还是要实现经济腾飞与跨越式发展,都需基建先行。早在发改委2017年7月发布的《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中,“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联”便被列为了合作重点领域之首。此次国务院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下简称《纲要》),更是明确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了发展目标:到2022年,交通、能源、信息、水利等基础设施支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及运营能力进一步提升。
: U! c8 h w; f( x% r- p$ s6 ` 《纲要》也为基础设施建设指明了发展路径: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一系列的基建计划,将给建设领域带来哪些利好呢?
( o- W9 P; K6 g. I/ [1 ^ 7 \( B" g) T& X; I
; j) S3 ~2 W& S: y8 o$ e
0 T0 T" H: b3 n/ o5 o 1 ! _0 Y+ l8 @6 y" N
强化传统基础设施建设
8 u7 Q& }* u. b b' b 轨道交通是一个城市群发展的基础,因此交通基建将成为大湾区早期的重点建设任务。《纲要》提到,粤港澳大湾区依托以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和高等级公路为主体的快速交通网络与港口群和机场群,形成主要城市间高效连接的网络化空间格局。结合广东省交通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的“广州与珠三角各市 1 小时通达”目标,交通基建领域无疑会在区域建设中最先受益。
; C. g: ]5 }( K, F: \3 @+ l U3 x * q1 e+ q$ _6 A
$ k) q, Z# J- R# a# q
5 T) b" K5 Z n% i 能源是现代经济的“基础口粮”,能源转型也是大湾区引领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纲要》将调整能源结构、加强能源储运的安全和稳定列为一个独立的主题,还明确提出要推进石油储备基地、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另外受益于“推进低碳试点示范,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绿色建筑也将蓬勃发展。 : {- X% D) J8 ~
水利即对水力资源的开发和防止水灾,是大湾区克服自身发展制约因素的必过难关。《纲要》提出要完善水利基础设施、完善水利防灾减灾体系,这为以海绵城市为代表的雨洪资源利用等节约水、涵养水的工程建设打开了政策大门。紧接《纲要》发布的《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奖励实施细则(试行)》也设立了十类海绵城市建设资金奖励,大力鼓励海绵城市建设。
7 h$ o5 l$ D/ R. {3 i
& D# r. R9 h5 i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在《纲要》发布以前的半年内,共有32家券商对18家粤港澳大湾区概念上市公司进行了87次调研,其中被调研的粤港澳大湾区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建筑装饰等热门行业。不难推断,地产产业将借助大湾区的人口集聚效应逐渐向好;基建、房建发展也将带动建材以及机械设备需求的大幅上升。
1 U+ u- T$ j" J. R( I 2
6 t. y8 D) l* a N% D& j7 Y. u; _ 优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8 @0 V% b. I* S- D
除了传统的交通、能源、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基础设施也将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成为焦点:围绕“优化提升信息基础设施”,《纲要》明确提出要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成智慧城市群、提升网络安全保障水平。
/ j$ J# c) P8 r4 R. R9 W7 j : d& f4 _7 F% Y5 A9 j( a
要想厚积薄发,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必须先行。《纲要》提出要推进粤港澳网间互联宽带扩容,全面布局基于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作为5G和物联网的基础协议,IPv6的政策推进也为5G(下一代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的发展注入了政策强心针。
: o O$ L; g8 e7 ?# y 被誉为“千年大计”的粤港澳大湾区,其目标对接世界三大湾区,自然要建设智慧城市群。智慧城市建设要求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通过与互联网、大数据、BIM技术、人工智能等深度融合,构建智慧交通、智慧能源、智慧市政、智慧社区。 ) E1 _% e' V& Q, n
2 c4 B/ `( t, [ H- I+ w( h. Y
此外,为完善城市群和城镇发展体系,《纲要》还在第三章第二节明确“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水平”的目标;为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纲要》在第四章第一节中提到“支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要科研机构和重大创新平台在大湾区布局建设”;为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纲要》在第八章第三节要求“完善滨海旅游基础设施”。 : o8 w. n* b* p, O+ h
5 {9 V& A Q+ G0 C2 g% i
《纲要》发布前的2月13日,深圳前海自贸区举行了“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总投资达749亿元的31个项目集中开工;《纲要》落地的次日,东莞市也宣布首批粤港澳大湾区重点项目动工,27个重点项目总投资达534亿元——抓住粤港澳大湾区打开的广阔市场,建设领域将再上一个台阶。
0 U/ H5 I6 \: N* b" y2 R h ▎本文系工保网原创作品,作者龚保儿。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若需转载或引用请后台回复“转载”!
' J% I1 N: t8 ~# y5 U
% @+ f7 p: `7 F) i( Q
1 _9 f8 d S( m: E: X% z, ]; Y5 h6 D8 L* f( G0 |; N9 d( d5 g; B
- W" R+ Q' w* M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