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l6 i7 R, H, M. }) z
 % ^! L8 T3 b7 L
近日,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海洋保护生态学研究团队在典型海洋生态系统的生态修复空间规划研究上取得重要进展。该团队胡文佳博士等与北京林业大学研究人员合作,采用生态建模方法对中国红树林的生境适宜性及生态修复空间规划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研究人员融合多种海陆环境变量,应用生态位模型对中国26种真红树植物的生境适宜性进行了评估,深度揭示了中国红树物种空间分布在大尺度上随纬度变化的环境驱动机制,判断了红树林的保护现状和潜在热点区域。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生境适宜性与土地利用数据结合的红树林修复潜力指数(RPI),可用于快速识别区域红树林的理论可修复空间。针对全球红树林修复潜力研究在中国区的空白,研究人员利用RPI指数首次绘制了中国红树林的生态修复潜力图,在全国范围内确定了约16800公顷理论上具备红树林修复潜力的区域。研究成果支持了《海岸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等专项战略规划的制定,未来将扩展该研究方法至其他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以及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空间规划等研究领域,为中国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提供持续的科学支撑。 . ^; n% A/ t5 f0 E f
上述研究成果以 “Predicting potential mangrove distributions at the global northern distribution margin using an ecological niche model: Determining conservation and reforestation involvement”和“Mapping the potential of mangrove forest restoration based on 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 A case study in China” 为题,陆续发表于相关领域高影响力SCI期刊 《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和《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研究得到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支持。
4 P, ` B' p4 k+ m 论文链接:
& C" X- ~% w( }. r+ O# f$ s https://doi.org/10.1016/j.foreco.2020.118517
; c" P5 L0 p. p+ i' S7 {2 G 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20.142321
S! [* n# Z4 \' X/ `, T* b5 Y( F 
/ O+ R5 D+ j0 d- ? —END— # ^ T* `# k4 [$ f( r, Y% E- u3 C
信息来源: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8 t7 S1 v+ `* x! o4 M9 _( s 转载请注明信息来源及海洋知圈编排
t0 S7 F3 L3 J. T8 T3 o3 } 海 - q. @' y0 g) e% X2 C" v+ @- A
洋 ( D0 H. ?+ _/ v' P9 I# v: _8 o! W
书 % `0 Y0 d/ g+ ^; m. A! I3 G( f
屋 @* H" c7 N8 ^% c8 k+ G
推
; O/ M p; M0 N$ r0 c- ~& q 荐 % R4 P0 b) |0 v; }
热
1 o1 d3 m: ^# [) w/ @ 点 2 D. y- }& E0 L! q4 H8 w( R
海洋知圈
! p7 A9 t9 o8 ]% O# {7 F 知晓海洋 | 探知海洋 $ z3 T4 J! I2 p
宣传海洋 | 服务海洋
4 J& j1 a( R# j9 L% I  2 s- E: n- A6 H! i; P
如您喜欢,请“点赞”并点亮“在看”
# ^4 k7 Z1 k/ u8 ^
% G- R f. @- A( s+ Q2 P
. z3 u( Z X6 @( D- ]/ r! \; e( Y' g$ G* ?) ?! q
/ o9 l/ h F$ T& H0 ~! V4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