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 O, G3 d" s# _/ l2 a 1932年9月22日下午,很多美国和英国的民众将收音机的频率调到了一个特殊的直播节目上,此时这个频率上的声音正是来自于海底几百英尺深的一个深海勘探船之中。 3 m1 W/ e' `7 p8 A! W/ p* P6 ]
) d+ K' c2 _0 n3 P+ W. b% b$ Z
在这艘深海勘探船中的两个人分别是博物学家威廉·比贝(William Beebe)和发明家奥蒂斯·巴顿(Otis Barton),正是因为他们才有了这艘世界上第一条深海勘探船。他们利用贝尔实验室提供的无线通讯系统,描绘了那些从深海勘探船那扇小小的石英窗前游过的奇妙海洋生物。
% _( M$ G" z, k% m5 k3 g 6 o& U! {8 V+ \% o* f. p
比贝惊呼道:“一群明亮的水母带着淡绿色的光来到距离我们窗前不到三英尺的地方,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美丽的海洋生物。”而此刻,比贝和巴顿是从1000英尺深的海底发射出的无线电波信号,接下来他们将挑战人类历史上最深的海洋潜水记录。 8 P4 E( m; Y$ T+ @! u+ {: \
: [- Z; i+ ^& F
在当时来说,五百英尺的深度已经是人类通过装甲潜水服下潜的极限。比贝想潜得更深,并不是为了寻求刺激,而是为了观察海洋深处的那些神秘生物。在此之前,人类对深海生物的唯一了解便是来自于从海底挖出的动物,然而在比贝和巴顿通过深海勘探船下潜之前还从来没有人在深海环境中真实的观察过那些神秘生物。 + K9 L' p s9 E, h; e1 t
/ i# _* `& O- p9 }' Q 比贝和巴顿的这艘勘探船被他们称作“深海球”,这是一个直径不到五英尺,里面布满了各种科学设备的金属圆球。其中包含一部与外界通讯的无线电话装置,另外还有电灯,氧气瓶,装有苏打石灰和氯化钙的托盘,这是用来吸收他们呼出的二氧化碳。为了能够更好地观察外部环境,“深海球”上安装了两个带有三英寸厚的石英窗户,并且还在其中一个舷窗上方安装了一盏聚光灯。当比贝和巴顿进入“深海球”以后,拥有400磅(180公斤)重的入口将会被工作人员从外面用螺栓固定好,以防止可能发生的泄漏事故。 2 H# q9 m5 B" n% c7 g4 r
0 r# e2 x. I# B/ K+ {
比贝和巴顿于1930年5月27日在百慕大海域进行了第一次试水。“深海球”被连接在一根3000英尺长的钢缆上,通过钢缆,该船从一艘前英国军舰的甲板上慢慢下降到水中。在接下来的时间里,这两位勇敢的探险者潜入了将近三十次深海,随着下潜次数的增加,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随之增加。哪怕是在“深海球”上的一个小漏洞,也足以杀死比贝和巴顿。
8 [5 x1 E6 y' B5 i 4 l7 B' ~ m% g/ q
不过,付出总是有回报的,比贝和巴顿观察到了令人震惊的各种深海生物,其中有许多是以前从未见过的。比贝也成为了第一个观察到阳光如何随着一个人下降到海洋的不同深度而逐渐“丧失”分辨颜色能力的人。比贝在其回忆录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当我们下潜时,绿色不知不觉地消失了,当我们达到200英尺的深度时,我们根本无法判断水究竟是什么颜色的。然而,当他们到达1500英尺的深度时,他们对周围的环境感到更加陌生,因为这里的海水颜色是黑蓝色,让人感觉不寒而栗。 % u3 I; v& I; t' O7 C
* [6 h2 O4 g/ R! u7 ~7 B6 s 后来,比贝出于安全考虑便决定返回海面,于是他们连同人类历史上第一艘深海勘探船“深海球”被工作人员用钢缆拉了上来。今天,在纽约布鲁克林科尼岛的纽约水族馆里,“深海球”正在向人们诉说那段传奇的往事。欢迎评论区留言,更多内容请关注我的频道。 1 t/ U( a1 d/ ~- J2 U0 i6 D6 |# L
) o4 N/ n3 y+ r2 d# d
: N, n* ?4 \" u5 E# N- h* l% @$ s; u; g1 T. q
2 w8 K; H7 g9 r2 n. d |